□刘洪银
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双转型的关联机制
□刘洪银
农村劳动力低技能是产业与就业双转型的短板,产业演进与农民就业转型迫切需要突破短板约束。文章通过思辨方法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双转型的关联机制。研究认为,职业教育以技术开发人才供给推动新兴产业形成,新型产业的壮大引起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从而拉动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技能培养提升转移劳动力劳动要价的能力,促进农民就业转型。
农村职业教育;产业升级;就业转型;互动关联机制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低端产业向低耗能低污染的高端产业转变。以改革开放实验区——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的崛起主要依赖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三来一补”行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长三角相比,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对低成本劳动力依赖强,而低成本劳动力从总量看是有限和稀缺的,产业发展遭遇劳动力资源稀缺瓶颈,为此广东省提出“腾笼换鸟”,以实现产业从资源优势和投资驱动向资源节约和科技拉动的新型产业转型。然而“腾笼换鸟”受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制约,技能型劳动力储备需要时间保障,这使得“腾笼换鸟”陷入“二律背反”困境。与此相对应,农村劳动力经过30多年的转移就业,劳动关系、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和劳动待遇仍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农民仍未摆脱体力劳动的困境,农村劳动力就业迫切需要向稳定体面就业转型。本文通过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转型关联机制,试图发现产业演进与农民就业转型的可行路径,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高技能劳动力短缺仅是产业升级受阻的一个方面,产业及其结构的顺利升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路径依赖、产业协同发展度和产业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升级时滞对产业升级形成主要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些约束的解除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路径依赖及其化解。产业路径依赖性是影响产业主动升级的关键因素。路径依赖表现在许多方面:企业资产、生产技术、劳动力、组织结构和外部制度环境等。其中,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是主要因素。企业拥有成熟生产技术和熟练劳动力,如果新技术不会形成高的收入预期,企业不会进行技术创新。即使新技术形成一定收入预期,由于与新技术匹配的技能劳动力短缺,企业也不会冒然采用新技术。同时,劳动力在没有高收入预期的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样,企业与劳动力之间就形成了“低技术均衡”。除非受到外力冲击,这个均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个均衡的打破需要发挥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激励农村人力资源参加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产业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升级的时滞及其消除。产业技术进步是由创新型企业家推动的。企业家市场把握能力和收入预期理性分析能力高于一般劳动者。未来收入预期的判断使企业家首先进行技术创新,高技术企业的形成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只有在产业技术进步前提下,高技术工作与高质量人力资本结合,一般劳动力才会形成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收入预期,人力资本投资才成为可能。产业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存在时滞。人力资本投资的滞后性阻碍了产业技术进步,成为产业升级的瓶颈。农村转移劳动力是产业队伍的主体,农村人力资本储备是产业技术进步的前提。人力资本储备时间取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效率。
3.产业协同发展度及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应遵循一定的产业发展规律。前向产业发展为后续产业积累了资本,后续产业发展为前向产业创造了产品需求;低端产业发展为高端产业创造了条件,高端产业发展为低端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持。如农业发展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高收入阶层成为服务业产品的需求者,工业较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的闲暇使服务业发展成为可能。可见,产业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产业升级离不开前后向产业协同发展的支持。产业协同发展程度成为产业升级的约束因素。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合适的职业教育结构的支持,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应该领先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并与产业结构变动相适应。职业教育重心应该倾向于弱势产业,弱势产业的专业设置应该在职业教育结构中占较高比例。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应不低于GDP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实现离不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支持。在农村家庭总收入中,农村劳动工资收入占较大比重。劳动收入水平提高依赖于劳动者技能决定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除制度成因外,城乡劳动力技能差距解释了大部分的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30多年来,农村家庭收入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农民工较低的工资水平和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打工的结果是高的职业病风险和低的财富积累。多年打工的农民工依旧无法致富。农村劳动力要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安全,实现城乡平等就业,就要实现农民就业转型,即农民实现从低技能低收入高风险就业向稳定安全体面就业转型:农业就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非农就业从劳动力数量转移向稳定转移就业转变。农民就业转型除产业政策与社会政策支持外,还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农民劳动生产力提高推动农民就业转型。
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而职业教育产生后,其发展变化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联性。
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动因之一。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其重要标志是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长为主导产业。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大量生产型和技术型人才上。当技术创新促使新兴产业出现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技术操作人员的支持。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在一定层次和规模水平的培养满足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教育通过人才供给推动新型产业的形成和壮大。
产业结构演进又会拉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使得岗位的复杂性提高,要求工作者掌握更加复杂和先进的技术才能胜任工作。职业教育的内容就应该适应于产业技术结构变化并同步或超前于产业要求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另一方面,在新型产业利益的驱使下,受教育者为了获得并胜任预期的工作岗位也会积极参加职业教育,掌握新型产业需求的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职业教育产生更高层次的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产业需求的引致需求。在产业需求及其引致需求的拉动下,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之间呈现出动态的互动关联性。农村职业教育因劳动力技能的瓶颈约束而与产业结构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关联性。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互动关联机制
从图1看出,新兴产业形成、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升级演进以及产业间协同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技术人才的供给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通过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非农产业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转移为非农产业储备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的平衡有助于产业间协同发展;产业发展增加了技能人才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业需求拉动农村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发展。职业教育供给推动和产业需求拉动促成了产业升级演进,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表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关联性。
经济学家克拉克、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指出,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一般而言,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存在着相对差别,且各产业间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也存在着优劣差异。这种不同产业之间收益水平的综合差异,对就业人员具有不同吸引力,从而会形成产业结构的就业导向。[1]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由于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就业结构本身就是对市场需求的一个反映,从而形成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就业导向。这样,就业结构就成为了连接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桥梁。
不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息息相关,职业教育层次和水平影响劳动力就业转型。以现代农业技术为主的职业教育有助于农民现代农业经营,以非农专业技术为主的职业教育有助于农民转移就业。农民能否实现就业转型不但要看从事的职业类型,更要看劳动条件、劳动关系和劳动收入。低技能劳动者劳动产出低且供过于求,劳动的索价能力低。相反,高技能劳动力因其稀缺性和高产出,劳方与资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较高,就业转型实现的可能性就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高低受农村职业教育层次和水平约束。农村职业教育通过重塑农民技能素质实现农民自身就业转型。农民就业转型后仍然依赖职业教育和培训持续提高技能水平,使其动态适应产业技术结构演进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就业转型互动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就业转型互动关联机制
从图2看出,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供给推动和产业需求拉动农民就业转型。市场导向的专业结构推动产业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比较利益驱使下,农民就业结构升级。同时,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将农民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相应地提高了劳动索价能力,劳动条件和劳动福利得以改善。职业转移与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的改善让农民有条件地实现就业转型。
农村劳动力低技能是产业与就业双转型的短板。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普遍提高受教育者职业技术水平与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关联起来。农村职业教育以技术开发人才供给推动新兴产业形成,新型产业的壮大引起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从而拉动职业教育发展。产业升级转型后,在新型产业利益的驱使下,受教育者为了获得并胜任预期的工作岗位也会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技能培养提升劳动者劳动要价的能力,劳动者就劳动关系、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等谈判实现就业转型。就业岗位之间的比较利益驱使农村拟转移就业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这样,农村职业教育、产业演进与农民就业转型之间形成了互动关联机制。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城乡职业教育负担能力的差别。农民的低收入水平难以负担孩子的职业学习费用,国家应该在农村中职免费教育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免费地区。[2]不但如此,国家还应该对中职教育承担义务责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以下,尚未达到法定社会劳动年龄,国家应该实行“9+2”或“9+3”中职义务教育,将初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全部纳入中职义务教育范畴,不允许这些学生失学。国家中职义务教育应该采取“两免一补”措施,采取免费入学、贫困生救助的方式。义务教育的贯彻执行需要法律的强制性保障。实施农村中职义务教育,就要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跟进。《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没有覆盖农村中职义务教育,国家应该及时修订法律法规,在《义务教育法》中增加有关农村中职义务教育相关条款。[3]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支持。一是建立职业教育投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担机制。义务教育不但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也是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除中央财政支持外,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制定企业分担中等职业教育成本的政策。职业教育提供的是技能型人才,企业使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员工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应按照接收员工的数量、专业、层次付给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引导和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积累了大量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低技能劳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在职人员为取得技能资格证书不得不参加非正规培训机构,如果将这部分人分批次纳入农村中职教育范畴,既扩充生源,实现职教资源的集约利用,又大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未来国家可将农村中职教育范围拓展到农村继续教育和培训,有计划地将那些未经职业教育的初中以下学历在职人员纳入农村中职教育,国家承担大部分教育成本。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但课时总量累计要达到相当于脱产教育的一年以上,学分总量要达到中职教育要求标准。
职业教育是一种为适应职业和胜任岗位而进行的定向教育,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必须与产业、职业岗位保持一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与对应岗位技术标准保持一致,即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双对接机制。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核心问题是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设置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4]目前,中职教育对接产业和职业岗位的专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对接岗位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中职教育创新改革中需要实行中职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包括开展中职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推进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推进中职学校教材创新,旨在培养中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提高职校生就业水平。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以农民就业为导向,农民就业转型需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提高农村职校毕业生就业率既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5]课程还需要创造劳动需求,拓宽就业渠道。一是要鼓励职校毕业生农村创业和鼓励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劳动需求创造拉动毕业生就地就业。二是职业学校为企业定向招生并按照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做教学方案。三是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职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和劳务输出等。
[1]康元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6.
[2]陈树德.民盟云南省委呼吁实施免费农村中职教育[N].人民政协报,2010-05-07(3).
[3]夏学文.新农村建设中制约教育作用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89-91.
[4]杨延.天津市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08(11):101-105.
[5]孙文学,张维新.农村人才需求结构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5(1):36-40.
G710
A
1001-7518(2011)22-0014-04
刘洪银(1968-),男,山东昌邑市人,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农村经济。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JA100321)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刘洪银
责任编辑 韩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