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江 毕德纯
基于相关树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张树江 毕德纯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凸显高职教育本身特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理性思考,就是从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认可的角度,对方案的构建进行科学的分析,设计出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规范性,为推进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并规划出一条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技术路线。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树法;课程网络图
高职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成熟。特色始终是各类高职院校办学的主旋律,但为什么质量与特色仍是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呢?是高职教育直到目前仍缺乏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共同遵守的操作框架和质量标准。它直接的反映即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更不用谈质量标准的确定。[1]笔者力求从技术角度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找到一条更加科学和可操作的技术路线。
相关树的基本原理是借用决策概念来评价未来目标,选择为达到目标所需发展的技术领域。按系统分析的观点,若一整体系统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则各级子系统也必须满足相应条件,如果每一子系统都能达到其规定的目标,则整体目标也能达到。将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子系统又可继续分解为下一级子系统,不断细分,从而构成相关树。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这若干部分之间相互传递信息,进行着正负反馈。按需要解决问题构成的相关树,主要包括六个重要阶段:确定目标(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在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结果。目标应有可以计量成果;可以规定其时间;可以确定其责任三个特点);建立相关树(通过相关树将总目标细分成一系列子目标和问题,利用相关树可以发现大量分析和研究的未知因素);确定价值准则(是一优化的过程,利用专家调查法,对相关树每一级及其单元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各种方案进行价值评估,建立相应的价值准则并定出准则权数。以确定各个子目标的主次及相互发生矛盾时的取舍原则);确定评估单元相对准则的重要系数,对各种方案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权重;计算单元的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确定各子目标所需要的各种保障和技术。
根据以上原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符合教学本身特有的运行规律,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途径如下:
(一)确定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和基础,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2]。既说明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也说明了高职教育特点: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以能力为本位来组织教学。根据目标的特点,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和可操作的,因此就必须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内涵进行深刻的探索,并且与所面向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其方法是采用专家会议预测技术,是指依靠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学校教师及毕业生组成专家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预测技术对社会未来发展人才需求及用人状况进行预测。其优势在于:普遍适用性强;信息量大;通过多个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产生“思维共振”,进而发挥创造性思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创造性的成果。
(二)价值准则。就是对各种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价值评估,是对方案的优化过程。价值准则一般包括三项内容:把目标分解为若干确定的指标;规定这些指标的主次、缓急以及相互发生矛盾时的取舍原则;指明实现这些目标的约束条件。
高技能人才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一素质结构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如工艺流程的革新、加工方法的创造、管理方式的变革等[3]。以此可以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建立相关树。
目标分解是构建课程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形成相应智能结构的教学分析,实现由社会需求向教育功能的转换,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这些理论教学和技术技能训练目标的分解,产生了技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这是构建课程的基础[4]。目前对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解有一种误区,对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做片面的理解,为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而加宽课程的设置,使一些与专业主干课程相关性较小的课程加入进来,搅乱专业培养的目标,分不清主次,破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在短短二、三年内要求学生具有系统、坚实、宽厚的理论基础是不现实的。所以规定这些指标的主次、缓急以及相互发生矛盾时的取舍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主次与缓急确定应实行高职院校与企业相结合,根据“地域性”与“行业性”的要求进行划分和取舍。
1.信息全而准原则。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发生变化,信息的准确、可靠与全面是正确判定的必要条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2.预测未来原则。采用科学的预测未来的技术和方法,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定量、定性的预测分析,可为今后人才的培养方向提供科学的依据。
3.可行性原则。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强调需要,还要强调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可能性。每个目标的实现往往有许多的制约条件,如地域因素、培养时间因素、教学资源因素及社会因素等。
4.系统性原则。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认知过程是由已知导向新知的过程。系统性要求:教学过程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教学过程要重点教学活动和突出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不宜等量齐观,要突出重点。
确定各级指标的主次评价借鉴专家咨询法,即组织若干对高职教育熟悉的专家,通过一定方式对各指标独立地发表见解,并用统计方法作适当处理。
设有个子指标,组织个专家咨询,每一个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所认知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背靠背打票,每个专家确定一组因素权重估计值:
对个专家给出的权重估计值平均,得到各个指标的一组平均估计值。通过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其主次。
(三)拟制方案。是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为寻找一条实现培养目标的可行途径的过程。这里需要专家组的智囊效应。是按各具体目标的性质、功能以及内容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的整合,构建课程门类,组织课程。并按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各教学目标内容的深度、广度、技术技能熟练程度,确定课程标准,完成课程建设。课程的组织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间上的制约,也就是受到课程之间接续的制约。
课程组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也是构建高职教学模式的关键。课程组织借助于数学方式的网络图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图中箭头表示课程教学活动,a代表活动的编号;①表示活动的开始;②表示活动的结束。活动的前后关系,以箭头的位置表示。
如若有a活动为前项活动,b活动为后项活动,b活动必须等a活动完成后才能开始,见图2所示。
图2
若有活动b、c,皆需等活动a完成后才能开始,则网络图见图3所示。
图3
若c活动需要活动a、b都完成后才能开始,则如图4所示。
图4
若有活动 c、d,皆需活动a、b完成后,才能开始,如图5所示。
图5
若活动d的前项活动为a、b;c的前项活动为a,如图6所示。此处引入“虚箭头”表示虚拟活动,其目的在于表达活动的前后关系,并非真有此项活动,其活动时间为零。
图6
按照时间的基本逻辑进行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既可以明确各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明确各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出课程体系的构架,并可以根据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进行教学模式的建设。
方案选定后,要进行至少一个循环的试点实证,以验证方案运行的可靠性,如果成功,可进入实施阶段;不成功,则须反馈回去,进行追踪检查。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职教育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即以实施技术知识为主导框架,其他知识作为基础和辅助的教育,培养为实施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完成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存量知识中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应把各类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共同完成教育目标。
(二)高职教育是终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高职毕业生的后劲应有适当的要求,必须为学生提供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在高职教育中,各类课程之间都有其内在联系及学习顺序,在完成教育目标中有各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确定课程结构、设置和各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过程中,应根据其内在联系、顺序,以最有效的方式组成合适的课程体系。最重要提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即在高职教育中必须使学生具备继续学习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态度。
(三)不应把“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等同起来,以市场需要简单地代替社会需要。其结果专业设置周期缩短,专业转向加快,专业教学模式、课程的建设没在一个完整的适应期和检验期,校与校之间专业重复建设。人才重复培养,相对失业率提高。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的制定,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反馈、修正、改革及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短期的专业,这些过程将被割裂掉。
(四)不应把“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等同起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上,不能针对某一具体固定岗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应有目的性加大实践课的学时,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与维护能力,忽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过分强调学生拿到“岗位技能证书”,缩小了学生知识面,减弱了学生在同一领域或不同领域中转向能力。
[1]姚广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 2006(12).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张健.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9-12.
[4]高雅莉.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06.
G715
A
1001-7518(2011)20-0064-02
张树江(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毕德纯(196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责任编辑 谢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