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尚平 王奎奎 雷 卫 陈玉梅
职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以四川省为例
□彭尚平 王奎奎 雷 卫 陈玉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愈加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必将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因此,对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客观存在的协调性进行研究,从中探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协调性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经济实力的支撑,而发达的职业教育反过来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功能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专门的劳动者,来推动生产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相互的促进作用。而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和素质的提高,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能否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关乎建设和谐社会的全局。本文主要构建了一些指标,对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并以四川省为例进行实证。
对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涉及诸多方面内容。因此,本文在职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以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为指导思想,遵循系统性、层次性、可代表性、独立性和可评价性原则,据此选取相关的可量化的指标综合反映它们的发展水平。
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及准确,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原则。对职业教育指标的选取,本文主要从教育规模、教育投入、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着手,形成三个二级指标,全面系统地反映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设定了8个三级指标,具体来讲,教育规模——学校数、每万人口职业学生数、教职工数。教育投入——生均图书、教育经费、专任教师数。人才培养——在校生数、毕业生数。
表1 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良好势头,我国在向城乡一体化迈进,城乡统筹发展要从总体上通盘考虑,统一筹划城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对资源配置和各种利益关系调解要努力做到统筹兼顾、城乡协调、综合平衡、不可偏废。[1]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体现在城乡的经济融合、生活融合、社会融合和人口资源环境融合等方面。但是各个指标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密程度高低不一,根据其它学者先前研究的成果,我们从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中选取了17项作为最能体现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指标,如表2:
表2 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近来年全省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明显提高,政策措施逐步落实,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蓬勃发展。[2]本文选取四川省1996-2007年能够分别反映其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两组指标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第一组变量选取为反映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8个指标,第二组变量则选取了17个指标来共同反映一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况。然后对上述二组反映各地区的职业教育状况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相关系数法、回归分析法、静动态协调度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深入挖掘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具有怎样的相互影响因素,以及哪些指标起主导作用,以此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完成协调性分析的计算。
首先,利用SPSS16.0软件做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选取几个较少的组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
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指标体系中前2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7.498%,故可由2个主成分变量就可以表达原来8个定量指标全部信息的87.498%的信息。[3]
根据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可以写出职业教育指标体系中主成份综合得分函数:
其中:wm为第m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四川省职业教育发展主成分综合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四川省职业教育发展主成份综合得分表
由spss16.0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中前 2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4.985%,故可由2个主成分变量就可以表达原来17个定量指标全部信息的94.985%的信息。
同样的,根据职业教育体系中计算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方法可以写出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中主成份综合得分函数,从而计算出各主成分的综合指数,如下表4:
表4 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指数
通过对两个指标体系进行的一系列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两者的综合指数,由于样本数据的数值过于庞大,增加了分析的难度,因此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前提下对其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到职业教育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评价得分,如表5:
表5 四川省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发展指数
利用pearson系数对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两个体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pearson系数为0.883,相关系数分为0~1,即0.883为高度正相关,与本文理论假设相符。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四川省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化趋势,根据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做散点图,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四川省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散点图可以看出,两者总体的演化情况呈现出不断向上发展的势头。为了定量描述四川省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以A、B分别代表职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进行两次曲线估计,第一次是以职业教育(A)为自变量,以城乡一体化(B)为因变量;第二次是以城乡一体化(B)为自变量,职业教育(A)为因变量。待选的模型包括线性模型、二次项模型、复合模型、倒数模型、对数模型、三次项模型、S模型、指数模型、逆模型、幂模型、逻辑模型。根据spss的结果显示,两者在线性模型、二次项模型、三次项模型、对数模型、复数模型、幂模型相对其他模型拟合度比较高,其中又以三次函数的拟合度最高,所以选择三次模型作为两者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方程。其中,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方程为:
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方程为:
将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最优拟合方程(1),得到城乡一体化对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如表6所示:
图1 城乡一体化与职业教育综合实力散点图
表6 四川省职业教育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
将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最优拟合方程(2),得到城乡一体化对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如表7所示:
表7 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对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
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度函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U(A,B)为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综合协调指数;U(A/B)为职业教育对城乡一体化的适应度,U(B/A)为城乡一体化对职业教育的适应度。
式中,A为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a’为城乡一体化需要的最佳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值;S2为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值的均方差(标准差)。
式中,B为城乡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b’为职业教育需要的最佳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值;S2为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水平值的均方差 (标准差)。
经过计算,职业教育对城乡一体化的适应度、城乡一体化对职业教育的适应度以及两者的静态协调度结果见表8和图4。
表8 1996-2007年四川省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度测度表
图4 系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子系统协调水平比较
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符合系统的协调度取值范围在0-1之间,为了直观地表现协调度的变化,可以将协调度的范围划分为若干等级。本文主要通过资料收集、相关文献研究来确定协调度的等级划分。借鉴相关研究结论,就两个系统言,综合发展协调性指数对应的协调等级如表9所示。图5则直观地表现了四川省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在1996-2007年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变化趋势。
表9 协调度与城乡一体化等级的对应关系表
图5 系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趋势图
根据图 5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 1996-2007年间这两个子系统各自的状态。此间,四川省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稳中有升,1996-2001年职业教育综合水平都有所上升,2002年有所下降,2005年较2004年有少许下降,但相对于2002年前职业教育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水平在1996-1997年间发展稳定,上升幅度很小,1998-2002年间上升幅度有所加快,到2003年以后,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从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整体的角度看,系统整体的协调从1996年到2007年,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1998年,系统由基本不协调发展到基本协调;第二阶段,1998-2001年,系统由基本协调降到基本不协调;第三阶段,2001-2002年,系统由基本不协调发展到基本协调;第四阶段,2002-2007年,系统由基本协调发展到协调。
在这四个阶段中,只有最后一个阶段达到了协调的状态。协调是为了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互相促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态势,既包括子系统自身内部结构的合理,又能体现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静态协调度的计算,我们知道假如“四川省职业教育系统对城乡一体化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U(A/B)”与“四川省城乡一体化系统对职业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U(B/A)”之间差距越小,那么“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U(A,B)”就越大;反之,如果U(A/B)和U(B/A)间差距越大,U(A,B)A就越小。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有两个阶段均达到了基本协调的状态,但是协调的内涵却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1996-1998年,职业教育系统、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均处在发展初期,两个子系统开始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但综合发展水平都不高,此时表现出来的基本协调只是一种极低水平的协调。
第三阶段,2001-2002年,系统由基本不协调发展到基本协调,主要是由于城乡一体化系统对职业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U(B/A)显著提高引起的。从两个子系统的演化曲线图可以看出,此阶段两个子系统均为较低水平上的上升发展。
第四阶段,2002-2007年,是两个子系统快速发展的阶段,其综合发展水平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U(A/B)和U(B/A)间差距缩减到很小,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满足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显现出来,因此,该阶段系统表现出来的协调可以称之为较高水平上的协调。
但是,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系统从1998-2001年呈现出基本不协调的态势。根据职业教育系统和城乡一体化系统在1998-2001年间各自的综合水平可以看到,职业教育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是大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水平的,同时协调发展系数表中1998-2001年间U(A/B)和U(B/A)的数据也表明,职业教育对城乡一体化的协调性大于城乡一体化对职业教育的协调性,这体现了两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用尚未发挥出来,这也体现了1998-2001年间系统基本不协调的原因。
通过对四川省职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度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我们认为要促进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持续、健康、快速和协调发展,应该从提高职业教育对城乡一体化的协调性和提高城乡一体化对职业教育的协调性两个方面着手,并以此来构建适用于城乡一体化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模式。
多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与职业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还不能完全跟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与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满足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本文在综合国内和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后,提出以下建议:
制定和实施法律是政府干预职业教育的主要手段。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就是其职业教育的法制化过程。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目前从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企业参与办学问题、投入问题、师资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就业培训问题、质量和效益问题等这些都严重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依据法律扫除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障碍,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把职业教育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为发展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和充分发挥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将一些成功经验上升为地方法规或规章,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职业教育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亟须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一要建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实质性地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工作,对承担职业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各类职业培训工作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二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集中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制定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通过对经济社会、人口发展趋势和人才结构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出既符合宏观趋势,又满足微观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三要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前景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避免无序发展,造成社会性浪费。四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督导,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已出台的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政策落实到位。职业教育不仅为优化教育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但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比较薄弱,自我发展的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应重点扶持,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可把职业院校作为引资项目推向市场,通过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推行职业学校投资主体多元化;[4]应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公办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学生待遇等方面同等对待。
把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发展内涵、提高办学质量、办出特色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从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出发,按区域、行业、类型进行整合或重组,通过合并、共建、联办等形式,实现规模办学,提高整体效益。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为职业学校提供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场所和设备。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为职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5]
目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还比较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依靠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都是一种客观要求。对我国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测度与评价可以揭示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律,对我国制定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的实际情况,可以合理地分配资源,对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张学忠.在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
[2]朱建平.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罗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
[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的决定川府发[2008]14号[Z].2009-04-29.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Z].2005-10-28.
彭尚平(1956-),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教育经济及管理;王奎奎(1988-),男,山东济宁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雷卫(1987-),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陈玉梅(1987-),女,四川阆中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JA0801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彭尚平。
G710
A
1001-7518(2011)16-0078-05
责任编辑 刘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