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生
注重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提高远程教育管理水平
■曹克生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装备工程项目的深入落实和发展,农村中小学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要求教师人人使用,并严格要求各项目学校“宁可把设备用坏,也不能把设备放坏”,同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年终评价考核的依据。为此,要强有力地保障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提高远程教育管理水平,便显得日趋突出和重要。
从中心学校到基层学校,都应建立管理机构,签订责任书,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有力地保证政令的畅通和工作要求的落实。在做好远程教育的工作中,建立远程教育工程效益评估制度,把远教资源应用工作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各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开展学科教学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和一学期一次专项综合评估,其结果作为学校评优表模分配指标的依据之一。对远程教育资源管用成绩突出的校长、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把教师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业绩与绩效评价挂钩。对管理不善、应用率低下的学校,在全镇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追究领导责任。对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将其调整到非教学岗位。对积极应用远程资源教学的教师给予0.5元/节的奖励;对有资源无故不按远程课表上课的教师,或者不学习不使用远程资源的教师,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处罚,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不得晋升职称。
领导与管理
教育干部要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及时成立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应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管、用、研、培、技术服务检查评估等全方位工作。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目标责任制,中心学校会计负责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维护经费保障;教研员负责指导各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应用常规教育教学检查活动;装备干部负责各学校教师教学应用培训活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系统维护工作,努力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中心学校其他成员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并采取横向包专题内容和纵向包学区的方式,共同抓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和应用。在工作推进中,上下呼应,左右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向全镇中小学传达上级远程教育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并根据文件精神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组织人员对全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进行检查,下发通报。
乡镇中心学校制订推进应用管理工作的政策,对学校、校长、项目管理员、教师、教研员、装备干部都有明确的责任要求,对学校远程教育经费的使用也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制订并颁布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等,并下发到各校。除外,还要制订有关资源应用、设备管理等相关制度,有效规范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组织项目学校每学期进行自查自评一次,中心
学校定期不定时到各校进行检查督导,并下发检查通报。每学年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应用的经验交流一次,并进行表彰。各类活动档案资料要齐全、规范。
工程建设
工程设备严格按确定的项目学校名单,安装到项目学校;资源光盘按要求发放,并建立相关验收单。
教学应用管理与指导
利用空中英语课堂开设英语覆盖面要达到100%,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上英语教研活动。中心学校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建立乡镇、学校两级教研网络,定期组织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学科教研覆盖面要求达到80%以上,每次活动有通知、有安排、有活动、有总结、有表彰。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教研和培训。全镇可以以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为主要培训集中点,定期分类进行专题培训,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并编辑发放相关培训资料。
系统维护
乡镇中心学校要在全镇挑选电教应用高手成立镇现代远程教育维护小组,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此外,组织对各项目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进行培训,力争小问题不出校,大问题不出镇,难问题出现后一周内解决故障。
经费保障
学校预算必须有10%的远教应用保障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用于运行维护、人员培训、网络通信、设备配置等。经费分配要合理,使用要有效。各项目学校要争取条件接入互联网,实现“天地网”联通。
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必须确立“配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培训是重点、应用是核心”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建设、管理、培训和应用4个环节,强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重视硬件设备建设为主转变到重视管理和应用为主;从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主转变到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从教师运用传统教育方法教学转变到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为主。这就使中小学“三种模式”得到快速地普及应用,从而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确保工程效益,要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工作,以管理促应用,向管理要效益。一抓重点转移。在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后,及时把管理应用情况列入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把管理应用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二抓建章立制。制定下发《现代远程教育考核评估方案》《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登记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制度及责任,从而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三抓检查指导。中心学校定期到学校听资源应用课和检查现代远程教育档案,促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走应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坚持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没有设备想设备,有了设备不会用”是项目实施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应用效益提高的最大瓶颈。为了在短期内解决好这个问题,要做5项工作:1)认真组织电教专干参加培训工作;2)努力提高管理者素质;3)加强教师的全员培训;4)做实校本培训;5)严格培训考核。
坚持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三种模式”的应用是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也是推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各项目学校牢固树立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意识,坚持“以面向学生推进教学应用为核心,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把工程设备和资源的应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不断提高“三种模式”的应用水平。
1)坚持“三个纳入”。为推动“三种模式”的应用,各学校将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纳入课程表,提高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使用率;将远程教育纳入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和课改计划,从制度上推进“三种模式”的应用与研究;将远程教育纳入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发挥远程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2)抓好3个层面的应用。针对“三种模式”的功能和特点,为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着力从3个层面积极推进“三种模式”的基本应用、整合应用和拓展应用。首先,切实抓好基本应用。项目学校充分利用教学光盘,组织学生观看光盘教学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实现光盘中的教师、学生与教室中的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项目学校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节目、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实施多媒体教学。其次,推动学科整合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再次,努力搞好拓展应用。镇中心小学可以利用卫星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对周边学校的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将接收下来的优秀教学节目刻录成光盘,发放给教学点使用;模式三项目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师资优势,对周边学校实施教师培训和教研指导。
坚持与其他教育相结合
为了加速农村信息化进程,各项目学校按照有关要求,利用节假日开放远程教育设备,提供场地和方便条件,积极开展农民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农村的文化中心、党员干部教育中心、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和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促进当地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综合发挥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
鉴于目前还存在个别教师计算机水平不高,部分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还没有接入互联网,项目学校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三农”方面非常薄弱等问题,远程教育及资源应用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注重实效。
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尤其要强化校本培训。切实加强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件制作、网络安全防护和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及现代化手段,保证项目学校教师百分之百熟悉教学资源,为构建有效课堂服务。
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资源整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发挥优势,在各项目学校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使校际之间能够更好地共享优势资源。
树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带动各项目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水平。
抓好项目为农服务,充分发挥项目的综合功能。在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应用的同时,要辐射和带动学校周边农村社会信息化发展,充分运用学校信息技术设备、资源和人才优势,发挥项目的综合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必不可少,成为广大师生离不开的“好帮手”。要让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真正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让农村师生切实感受到“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内涵,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胡家营镇初级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