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王永亮 何 伟
对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探索
□李春华 王永亮 何 伟
通过问卷调研,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在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提出以第一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技社团建设为载体,以专业竞赛活动为激励,以科学研究创新为追求,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的培养方案。
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关注。2009年,笔者在天津市国展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多场招聘会上与部分用人单位和应届高校毕业生交流,有近85%的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及其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的培训不多,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欠缺。用人单位也普遍认为毕业生在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又走访了天津市部分高校,并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出高等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学校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学校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没能形成良好的互动,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学生灵活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上述几个方面也说明在部分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去开发课程与教学研究方面有待提高,否则无法满足生产一线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就没有体现出高等教育的价值。因此,如何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成了高校的首要培养目标。
针对上诉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自我发展平台、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设想,并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案例,阐述这一培养理念的具体实施过程。
1.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大学生在自我发展平台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建自我发展平台的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自愿性,为学生成才服务。在平台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紧紧围绕“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自主管理,自主创新,不断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以创新性为原则。构建一个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的自我发展平台是吸引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在平台构建过程中,成立自我发展平台的管理部门,注重管理的手段,配备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必须转变观念,推进管理创新。
3.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为原则。第一课堂学习是理论知识获取的直接渠道,是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而第二课堂则是给大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课堂互动是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起到桥梁作用。
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就是以第一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技社团建设为载体,以专业竞赛活动为激励,以科学研究创新为追求,通过第一、第二课堂互动,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拼搏精神,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其组成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的组成架构
1.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基础,也是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的基础,它包括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两部分。理论的学习是基础,技能的提高是灵魂。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自我发展平台的构建。
2.社团建设。社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而成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活动机构,每个社团的建设都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明确的目标。科技社团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为目标”,它是第二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环境。
3.专业竞赛。开展各项科技竞赛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自身潜能,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技、走进科技,涌现出更多的未来科学家和未来工程师。开展各项科技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科技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4.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以参加教师科研为追求的思想。科学研究是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后参与专业项目研究、促进能力提升的一种行为,是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的重要环节。
根据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构建原则及内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实践中心。该中心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场所,是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是学生第一课堂的延伸,是培养特色人才、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并为“理论、实验、技能、设计”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提供互动实践基地。
科技实践中心由学院党总支直接领导,其日常管理推行“导师制”,多名教授、讲师被聘为实践中心的指导教师,而且还特别设立了科技辅导员,负责中心的日常工作。中心由学生自主管理、并积极接受教师指导,由此形成了自上而下、师生共管的第二课堂管理指导系统。为促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在大学生中营造更加浓郁的科研氛围,中心还建立了 “科技辅导员-实践中心成员-班级实践委员”的三级信息沟通体制,积极为学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活动、参与老师科研课题搭建桥梁。
科技实践中心设有三个学生科技社团和科技办公室。三个协会在科技实践中心管理下,协调配合,资源互补,通过各种分工合作,使校、院科技活动组织、管理更加合理,大幅度的提升广大同学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热情。
1.学生社团——电子工程师摇篮。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师摇篮协会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科技性、学术性的大学生科技社团。协会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开办培训班,免费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开展义务维修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服务;创建专业资料库及元件库,为学生提供便利;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其他比赛。
电子工程师摇篮自成立以来,协会会员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及创业计划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天津市“盛群杯”单片机竞赛、“华苑杯”科技作品竞赛等重要科技竞赛并多次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为巩固学校多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广泛开展培训活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于2003年开始开设基础班、技术班、单片机三个培训班,2006年起开设基础班、技术班、竞赛班、研发班。发展至今,共培养会员近2000名。通过培训,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协会还从2001年开始每年开展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创新杯”电子竞赛,在竞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生社团——机器人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致力于机器人开发和研究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协会不断致力于各种机器人的研制,并通过比赛、展览等各种活动,利用自主研制的机器人模块化设计开发平台和各种机器人功能模块,成功研制了警用机器人、记者机器人、捡球机器人、铲球机器人、抓球机器人、避障机器人、反恐机器人、太极机器人、跟踪机器人等各种机器人。近几年来,机器人俱乐部培养了大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参与了全国中小学生教育机器人比赛规则的制定工作,相继举办了 “抓球机器人”、“相扑机器人”、“寻轨机器人”、“太极机器人”等比赛。俱乐部还积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等,并代表学校参加了2004年的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获得了第三名的佳绩。这些参加全国和天津大赛的选手,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成为单位的带头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屡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3.学生社团——星火创业协会。星火创业协会是一个培养会员创业大赛相关知识,并协助参加其他各类科技作品大赛的课外科技社团。
我校的学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技校生源的学生(简称技本生),一部分是高中生源的学生(简称高本生)。由于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学术社团技校生源学生占主要优势,技本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优于高本生,而高本生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撰写论文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为了使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星火创业协会将高本生和技本生置于同一平台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培训活动,同时使动手能力较差的高本生能够参与到各种科技作品比赛中,协助进行撰写科技论文和使科技作品产业化工作。
4.学生社团——科技办公室。科技办公室是大学生科技实践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设秘书部、宣传部、网络部和外联部,主要负责科技实践中心各项活动的组织宣传工作,对各个协会之间的工作起协调和监督作用。
学院除了给科技实践中心提供场地、师资支持外,还对积极参加科技竞赛的同学,给予相应的鼓励,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生课外活动计划学分管理实施细则(津工师教发[2006]65号)明确规定,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活动及学科竞赛活动,均可获得相应的课外活动计划学分,还在奖学金评定中对综合测评给予加分,并优先推荐他们参评天津市级及以上奖学金的评选。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获得者高胜同学获得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挑战杯”天津市二等奖;获得者朱雁锋获得2007学年 “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等。通过科技竞赛激励这一平台,学生普遍参与到各类科技竞赛中,提升了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度及参与科技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另外,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并设立大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为学生提供经费保障,使学生提前参与教师科研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从项目调研到查资料、做实验、搞设计、测试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了解科技前沿和技术动态,鼓励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将设想付诸实践,提高了学生搞科研和创新研究的兴趣。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通过科研锻炼,在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均有很大的提升。
学院自构建以科技实践中心为载体的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以来,以这一理念培养的学生在各类重要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且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表1所示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在2005~2009年各类重要科技竞赛中的获奖情况。
表1 2005~2008年各类重要科技竞赛中的获奖
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赋予了高校大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让每位同学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取得人生的不断成功。在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构建并付诸实施过程中,提升了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并缓解了高校毕业生“有业难就”或“无业可就”的现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1]陈永芳著.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匡瑛著.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杨念等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设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李春华(1962-),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法。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编号:C03-0806)成果之一。
G715
B
1001-7518(2011)17-0079-02
责任编辑 夏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