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鲜妮,高 琳,王 雷,王 刚
患者,女,31岁。主因面、颈、四肢色素斑结痂,伴畏光30年,左眼周溃疡3年,于2009年7月24日就诊我科。患者自2岁即出现面、颈、四肢部位不规则色素斑,皮肤发干,面部有溃烂、结痂,伴畏光,日晒后皮损加重,15年前在当地医院就诊,于面部溃烂、结痂处行病理检查,诊断为“着色性干皮病合并基底细胞癌”,局部电子线照射,能量65Gy,症状未见好转;7年前在华西医科大学再次给予放射线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3年前患者左上眼睑出现溃疡、糜烂伴脓性分泌物渗出,偶有渗血,鼻腔肿胀堵塞,自觉疼痛,症状渐加重。发病以来左眼眶疼痛,呼吸不畅,无发热、畏寒等不适,体重无明显变化,二便正常。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及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家族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不良,智力正常,牙齿整齐,毛发、指(趾)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眼睑、眼球运动受限,外鼻肿大,左侧鼻腔内可见白色肿物浸润,堵塞鼻孔,质软,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皮肤发干,色灰暗,可见雀斑、黑斑、色素斑及不规则白色萎缩斑,左眼眶周可见4cm×4cm溃疡、糜烂面,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伴明显异味,下唇有1cm×2cm大小溃疡面,无明显渗出。颈部、四肢可见黑斑、色素斑、白色萎缩斑及痂痕,未见溃疡及渗出,沿颈部呈“V”形分布,四肢皮损以远端为重(图1)。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总免疫球蛋白E 1330.00IU/L(0~100.00IU/L),免疫球蛋白 G 19.70g/L(8.00~17.00g/L),免疫球蛋白M 3.42g/L(0.50~3.00g/L),癌胚蛋白 2.84ng/ml(0~5.00ng/ml)。左眼眶分泌物涂片:见大量G-杆菌及G+球菌,肝肾功、血钾、钠、氯、钙均无明显异常,HIV、HBsAg、HCV均阴性,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鼻窦冠状位眼眶轴位CT提示:左侧鼻腔、鼻副窦腔可见一巨大软组织块影,约7.20cm×5.50cm×6.50cm大小,肿物向外突出鼻腔,向内突入鼻咽腔,鼻中隔及左侧鼻副窦骨质、左眶内侧壁骨质吸收破坏,左侧眼球受压外移,晶状体、前房结构不清,内直肌、眼周软组织增厚,与肿物分界不清,右眼未见异常。左侧副鼻窦腔巨大软组织肿物并周围骨质吸收破坏,考虑恶性;右侧副鼻窦腔见软组织及气液平,考虑炎症,肿瘤蔓延不除外。左眼眶肿块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嗜碱性瘤细胞团体,瘤体由形态一致的基底样细胞组成,核大深染,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团块与周围基质间有裂隙及收缩间隙(图2a,2b)。病理诊断:基底细胞癌。
结合患者病史及组织病理,最后诊断为①着色性干皮病;②眶周、副鼻窦基底细胞癌浸润。治疗:避免日晒,给予口服烟酰胺片250mg/d、维生素E胶丸、维生素C片对症处理,并给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400mg/d静滴抗感染治疗,外用氧化锌油收敛皮损。经治疗创面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转整形科行皮肤肿瘤切除、左眼球摘除、气管切开、左上颌窦根治、血管吻合、游离皮瓣转移术,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切口愈合良好,随访半年原部位未见复发。
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a,XP)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发病率约1:25万,两性发病相当,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至3岁发病,80% 患者有眼部损害[1]。由于其上皮细胞部分缺乏核酸内切酶,不能修复紫外线损伤的DNA,极易伴发面部皮肤恶性肿瘤[2],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韩守云等[3]报道放射治疗着色性干皮病并发皮肤鳞癌1例,随访4年未见复发。该患者经多次放疗后肿瘤仍在不断增生。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注意:①诊断清楚,严密防晒,加强皮肤抵御能力;②出现恶变应及早发现、早切除,面部大的皮损切除后应进行植皮术[4];③不能切除病灶的患者,根据病理性质,采取不同放化疗措施。本病极易合并继发感染,应积极对症处理。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8-1499.
[2]Lichon V, Khachemoune A. Xeroderma pigmentosa:beyond skin cancer [J]. J Drugs Dermatol, 2007, 6(3):281-288.
[3]韩守云, 夏火生, 李苹, 等. 放射治疗着色性干皮病并发皮肤鳞癌1例 [J]. 中国肿瘤临床, 2002, 29(9):684.
[4]Chidzonga MM, Mahomva L, Makunike-Mutasa R, et al.Xeroderma pigmentosum: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in zimbabwe[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9, 67(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