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1-10-20 08:08:46于淼慕善学徐海燕刘唯芬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药品实验教学考核

于淼 慕善学 徐海燕 刘唯芬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110026)

高职《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于淼 慕善学 徐海燕 刘唯芬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沈阳110026)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是药学分析、药学、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药物分析与检验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核心,本文对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探索一套适合高职药物分析专业的《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高职;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是药学和药剂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从各个环节全面控制和不断提高药品的质量,以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性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作为一门研究与发展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药物分析与检验实验是药物分析与检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验证、补充理论,还是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课程实验部分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型”转变为“技能型”。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医药企业人才需求方面的新变化,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着力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更新教学理念,优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才市场的新变化,确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药物分析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验以及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课程目标。通过校企密切合作开发课程。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调查分析医药行业药品检测及质量控制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药品检测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物分析工”等高级工的考核标准,明确药品检测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本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又具有与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以职业标准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客观要求。应以职业为导向,将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情景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具体实施方案为:选择药厂检验工作任务确立知识点和技能点,然后模仿检验岗位要求及其工作环境与工作过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最后按照实际检验过程实施检验任务,并按企业要求完成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并对学生进行考核。

“工作任务驱动项目和岗位模块”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该方法通过确定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设计过程中,把总体目标进行每一步细化,分化为一个个小目标,并且把小目标作为一个模块,使之容易掌握,再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体目标。在设计药物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模式时,将工作过程的每个项目确定为一个岗位模块,共确定了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生物检定和撰写检验报告7个岗位模块,每个模块再分为若干个工位。在组织实施训练过程中,按照药品检测工作过程确定行动领域,设计“任务驱动—分模块轮岗训练模式”。首先由质量负责人(指导教师)下达指令,由本次任务执行人(学生)分组并分配任务,组织学生查阅《中国药典》和相关资料,设计本次检品检测方案;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在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生物检定各岗位模块进行训练。本模块完成后,进入下一个岗位模块,训练另一模块,依此类推,最后完成各模块的训练。

“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用人单位对于高职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一些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参加实验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如试药称量、试剂配制及标准溶液标定和仪器调试及校准等,并进行预试。让学生参加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拍照纠错教学模式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拍照,把错误的操作和正确的操作拍摄下来,然后进行讨论,再进行操作,最后达到熟练操作。经过几轮的实验,拍摄的照片会有一定的积累,再进行实验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看、做、论、讲、评、做”。

(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一是按照药品检测工作过程各项目设计岗位训练模块,使教学内容和行动领域始终与药品检测工作实际相结合,强化了学生对药品检测工作过程的认识与理解。

二是“分模块轮岗训练模式”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的资源,解决仪器设备少、学生数量多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药品检测工作的每个环节上均能得到有效训练。

三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真实的职场氛围中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规范检测真实的药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药品检验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四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组织与管理,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本课程设计,通过选用真实的产品作为工作任务,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规范对药品检测全过程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可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和毕业后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并养成良好的执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完善课程考核形式和内容

实验教学的考核标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药物检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程度,我们在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上进行了改革,采用开卷考核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开卷考核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完成实际检验任务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开卷考试中,提供一定数量的待检药品及相应的质量标准,然后围绕完成实际检验工作,从试剂选用、溶液配制、仪器选用与校正、原理测定、结果判断、检验记录与报告书撰写、试验现象分析、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出一些考试题目。这样,教学组织及学习效果评价都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凸显了药学类职业教育的特色。

实际操作的考核,是建立一套实际操作考核的评分标准,在实验过程中逐一对学生进行考核。目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完成的含量测定的药物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实际操作考核的内容。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药物分析与检验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综上所述,为充分体现药物分析与检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牢固的药品质量控制理念,使其具备扎实的药物分析与检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要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前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药物分析与检验的技能型人才。

[1]张士清.药物分析(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5.

[3]李东,曾喜乐.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4):50-51.

[4]徐明成.基于“任务驱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2):37-39.

[5]王凤秋,吕杰,邹春阳.高职教育中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9):101-102.

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11-0129-02

于淼(1972—),女,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药物分析与检验的教学及相关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药品实验教学考核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