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1-10-20 08:08:50郭发忠朱虹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专业课程教材

郭发忠 朱虹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311112)

高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郭发忠 朱虹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311112)

高职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必须紧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课程改革的进程相继推进。因此,应分析目前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应把握的原则和思想方法,设计特色教材建设与编写的主要流程,并根据课程任务模块设计的具体实例,探索高职教材建设的新途径。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模块设计

我国高职教育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些年来,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从无到有,从本科教材的压缩、中职教材的翻版到初步形成高职教育的系列教材,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高职院校以这些教材为载体,进行了多年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控制,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职毕业生,基本达到了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对高职教育定位认识的清晰化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高职教材建设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许多教材缺乏规划和标准,体系不清、特色不明,内容没有与新的技术接轨,特别在专业课程的教材方面尤为突出。对此,应认真分析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并创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体系,以促进高职教育沿着健康轨道快速发展。

现阶段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材结构不适应“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过程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教材仍采取以下几种编写模式:或由相应的本科教材经过适当删减而成;或由原中职相关教材经过内容的深化处理而成;或由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出校本教材;或由出版社出面,组织几个学校的教师经过几次会议和讨论联合编写而成。这些教材基本上是基于学科体系构建内容结构,是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的体系,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不能解决或不能很好地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没有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如何高效实现。这样的教材与当前高职人才培养过程所需要的载体不符,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教材内容脱离行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 不少高职专业课程的教材其内容的选择没有很好地与地域、行业的生产应用技术相结合,教材内容的定位与生产一线的知识需要发生错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引进到教材中。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适应毕业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缺乏衔接 大部分高职专业都要求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高新技术,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但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设计与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配套的实训教材严重不足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对于理工类专业而言,实践性教学课时一般占总学时数的50%以上。然而,目前的高职教材主要是供教师上理论课使用的,许多专业课程没有适合的实训教材,致使实践教学缺乏规范的参照模式,未能形成规范的技能评价标准及科学的考核方法。比如《路基路面》课程的施工部分,虽然各院校都很重视,但大部分教材的编写都是与理论部分合为一体,在教材内容安排中缺乏实训教学情境设计,缺乏现场实际操作训练的学习指导。一些必需的实训项目,如现场施工放样训练、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等等,有些院校自己编写了指导书或教案,虽各有特点,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比较简单,实践训练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操作性不强,致使教学过程由教师以讲代训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技能训练中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影响了技能训练的效果。实训教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原则及思想方法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办出高职院校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应把握以下原则和思想方法。

实用性 高职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统一。编写者应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教材内容设计要摆脱理论分析长而深的模式,要充实应用实例的内容,在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上多下工夫,把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知识点贯穿于教材始终。

先进性 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与外延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或固定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就业者正由“单位人”逐渐成为“社会人”。岗位的流动、职业的变动要求就业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因此,教材建设要强调知识新颖原则,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等新知识及时引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教育手段不断涌现,高职教材建设不但要注重传统的纸质教材建设,更需要着力加强各种多媒体有机组合的电子教材建设。

通用性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专业面向也已由单一向多个方向拓展,这就要求在教材内容设计与编排中处理好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关系,使编写的教材不仅适用于单个专业方向,更能适用于多个专业方向的教学需要。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取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模块进行裁剪、拼接,使前后课程互相衔接,浑然一体。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而且可以杜绝因教师在表述上的偏差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障碍。教材内容中可包括提高模块,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

多元性和衔接性 高职教育教材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基础的,又是为课程改革服务的。因此,教材的编写必须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反映课程改革的思路,走出“教科书等于教材”的误区,教材在呈现形式上应是立体的,形成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教学参考书、讲义、实验教材、视听教材、工作任务书、实习指导书、自我评价资料等为内容的“学习包”。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要处理好前后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的关系,防止内容的脱节或重复。此外,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应有机衔接,最终形成弹性化、个性化的教材体系。

“双师”结合共建性 高职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设计要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现实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水平,使学生学过之后即能上岗操作,并能解决生产工艺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这样的教材单靠学校的教师是很难完成的,只有教师与生产一线的工程师紧密协作才能完成。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只有企业最清楚,因此,要编写出高质量的高职教育教材,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在合作共建中应邀请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与教师结成对子,共同研讨教材编写思路,共同制定编写大纲。在教材编写中,教师要到企业调研,遇到技术问题随时与企业技术专家进行交流探讨,教材定稿后应由企业专家进行终审。只有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发教材,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职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不妨尝试以下建设思路,旨在探索与实践高职教材建设的新途径。

高职教材建设与编写的主要思路与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教材建设与编写的思路与流程图

以下是《桥涵下部工程施工》中的明挖基础施工模块的建设方案。

模块1:(XM2-1)明挖基础施工。

(一)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培养公路工程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应具备的明挖基础施工及质量控制的核心能力。

促成目标:(1)熟悉明挖扩大基础旱地和水中基坑开挖施工的支护方式及围堰类型;(2)能根据给定的现场条件初步选择合适的排降水方法;(3)熟悉基础圬工浇(砌)筑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二)工作任务

编制旱地和水中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三)相关知识

基坑降排水的常用方法;涌水量、井点管数量及井距的确定以及抽水设备的选用等;边坡稳定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边坡坡度的确定;水泥挡土墙;土钉墙与喷锚支护;排桩式挡墙;板桩挡墙;基础圬工浇(砌)筑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四)思考与练习(主要是围绕工作任务的练习)

例如:明挖基坑涌水量的测算;井点管数量及井距的确定;抽水设备的选用等。

高职教材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将高职教材建设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建设。我们的尝试仅仅是局部的、初步的,认识是粗浅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1]韩广琳.目前我国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J].天津教育,2004,(4).

[2]蒋大平.高职教材建设的几点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3]黄峰.当前高职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4]周晓健.对高职教材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3,(20).

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11-0041-03

郭发忠(1958—),男,新疆吉木萨尔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副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公路桥梁工程技术及专业教育管理。

朱虹(195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专业课程教材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