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卫
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直接升学制度研究综述
□李红卫
职业学校学生直接升学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大多“就事论事”,关注现行制度的价值、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完善该项制度的政策措施,而很少对制度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如为何从制度构想提出到政策出台需要十多年的时间;为何该项既具科学性又合民意、已实施十多年的制度依然限制颇多;为何该项制度会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首选对象。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是该项制度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点。
升学制度;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衔接”被视为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1]。我国职业教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俞启定教授亦有同类观点:“中途终结”是职业教育地位低的根本原因,改变“中途终结”的最佳途径是中职与高职衔接,高职专招中职生是实现两者衔接的关键存在。[2]可见,职业学校学生直接升学制度(以下简称升学制度)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有利于职校学生在教育系统内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所以,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该项制度作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发现政府有关部门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这一制度的初步构想①。对三十余年来有关该项制度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总结成果,发现不足,将有助于该项制度研究的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及推行。
2011年7月,笔者以“职业学校”、“升学”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期刊库的检索时间为1978年至2011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库的检索时间均为1999年至2011年。检索结果为,关于升学制度研究的期刊论文有若干篇,以升学制度为研究主题的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暂无。经认真筛查,笔者认为有价值的期刊论文共计33篇。
以政府出台的有关升学制度的重要政策文件②为标志,将改革开放至今的演变历史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至1986年为第一阶段,即升学制度构想的提出;1987年至1996年为第二阶段,即升学制度的初步尝试及继续探索;1997年至2005年为第三阶段,即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学校学生直接升学制度(“单考单招”)的推出及深入实施;2006年至今为第四阶段,即升学制度的转向、“单考单招”制度的完善及制度价值的重新确认。从相关文献在这四个阶段的分布看,第三阶段(1997-2005)的文献最多(如图一所示),相关论文达24篇。第二阶段(1988-1996)有2篇文献,其中一篇也是在1996年发表的。为什么大家会在这一时段,即1997年前后对升学制度予以特别关注呢?显然这与当时颁布的《国家教委关于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因为这一政策文件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即“单考单招”制度的出台。
从文献内容来看,作者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推行对口升学制度的必要性,或者说价值和意义;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
目的性是政策③的显著特征。政府出台政策,要么为解决现实问题,要么为调整利益关系,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所以,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或者说价值和意义。已实行十多年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制度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范淑娟将其概括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3]。
为什么说对口升学制度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甚至要划清“新高职”与“老高专”的界线,即高等职业教育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庸,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也绝非本科层次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其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工程型、设计型人才是普通高教育的目标定位,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实践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明确定位。俞启定认为:定位于培养高级“蓝领”,即一线操作技术人员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经验型、操作型技术,而非普通高等教育传授的科学型技术,那么,具有一定经验型、操作型技术基础的中职毕业生就非常适合成为高职的培养对象。另外,高职有了自己专有的招生领域和招生系列,也就不必再跟在普通高校后面搜罗剩余生源。所以说,对口升学有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高职办出特色、办出水平[4]。其他学者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高恒山、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张健、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林文斌亦认为:对口招生有利于提高高职生源素质,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确保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5][6][7]。
为什么说对口升学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对口升学有利于解决中职招生困难的问题。如高恒山、刘波粒(河北师大职业技术学院)、韩君(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认为:对口招生给中职部分优秀毕业生创造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满足了学生及其家长对高学历的追求,有利于增强中职的吸引力,缓解职校生源的滑坡现象,有利于中职的稳定和发展[8][9][10]。其次,对口升学有利于坚定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刘波粒、俞启定认为:对口招生有利于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有利于解决中职学校升学、就业可能存在的矛盾,实现就业、升学的双重目标,因为“无论学生升学还是就业,都是以本专业技术的学习为核心”。[11][12]再次,对口升学有利于提高中职的教学质量。刘波粒认为:对口招生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加快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3]。
关于对口升学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俞启定对此作了精彩论述:“从宏观看,高职专招中职毕业生使教育结构体系更趋于合理和有序化。职业教育不再是终途终结型的枝杈,而是像普通教育一样,自身也构成牢固的链式衔接。今后高等职业教育还可以向本科以上层次延伸,这样职业教育就可能真正取得与普通教育一样的平等地位,在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方面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4]
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即“单考单招”制度从其推出至今仅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所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方面,中职学校办学方向出现偏差。如高恒山、时先礼(安徽省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杨金栓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高级讲师)认为:一些中职学校不能正确处理两个培养目标(就业与升学)、两类学生(少数希望升学的学生与多数希望就业的学生)的关系,过度重视升学教育,致使升学准备教育干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职业教育办成了升学导向的普通教育[15][16][17]。另一方面,考试导向出现偏差。如河北师范大学冯玉珠、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丰宗立等认为从各地对口招生考试的内容看,大多存在重文化课,轻专业课;重专业理论,轻专业技能;即使技能考核,也多是“纸上谈兵”的问题[18][19]。显然,这两个问题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考试导向出现偏差是导致对口招生政策干扰中职办学方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学者对招生考试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了概括,如冯玉珠等认为招生考试计划公布太迟,宣传力度不够;考试录取方法单一,不注重职业的特殊要求[20]。高恒山将影响中职学生报考的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的问题:职业学校师生对政策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考试信息发布较晚影响备考的问题;高职学费昂贵带来的经济问题;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问题[21]。
为了保证对口升学制度的顺利实施,实现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许多学者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考试导向出现偏差提出了改革及完善的政策建议。许多学者认为实施对口升学制度的原则为:切实保证职业教育的特色及稳定发展。如冯玉珠等认为对口招生要以维护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前提[22];杨金栓认为要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升学与就业的关系[23];丰宗立、张健等认为必须坚持有利于强化职业教育特色的改革方向[24][25]。具体的政策建议:首先,加大中职学生对口升学的比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邢晖研究员、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尚元明建议扩大对口招生试点,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录取率,让中职学校毕业生成为高职学校招生的主体[26][27]。俞启定甚至主张高职全部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28]。其次,改革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邢晖、时先礼、冯玉珠、林文斌、俞启定、杨金栓等建议分类分步改进考试办法,增加技能考核项目,提高职业技能在考试中的权重,文化课考试的难度和所占分值比例不宜过高[29][30][31][32][33][34]。张健甚至提出,将技能考试达标作为参加文化和专业理论考试的先决条件[35]。总之,北京师范大学和震副教授等认为职业教育的升学制度,应主要是技术技能的升级,而不要搞成学术理论的升级[36]。再次,高等教育改革是关乎职业教育升学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以,和震等建议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如对跨教育类别升学的学生实行教育补习制度,高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控制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37]。最后,有学者还就考试录取相关细节提出了建议,如邢晖建议考试报名、招生录取宜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38],冯玉珠等建议完善招生信息发布制度[39],俞启定建议中职生不与普高生混合编班[40]。
综上所述,从理论层面言,对口招生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俞启定《对口招生: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一文对此进行了详尽阐释。从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受到了中职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甚至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好制度。可为什么这么一项好制度,其实施力度,或者说对口升学的比例总有一定限制呢?制度、政策自诞生之日就面临诸多争议④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应该不是主因,因为造成诸多争议的制度、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人们认识上的偏差都是可以矫正的,上文有关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即为明证。所以,要想令人信服地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研究,需要透过表像探询更为重要、更为实质性的影响因素。还有,对口招生制度的构想早在1980年即已提出,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可为何十多年后,即1997年才会有正式政策的出台?这一制度为什么会在2006年发生转向?为什么对口招生会成为政府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首选对象?据笔者目力所及,现有研究很少涉及这些问题,即这些问题为现有研究的盲点。文献检索的目的之一即为发现现有研究的盲点,找到自己进行同类研究的切入点、发力点。
文献检索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有关升学制度现有研究的不足是什么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且均与研究方法有关。一是现有研究较少运用历史研究法。虽然也有研究会涉及一点升学制度的历史,如有的文章甚至提及早在195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职业中学的质量问题,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41]。但很少有人会对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的历史演变作一系统梳理。笔者认为,这里的历史研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且还是一种研究思路。对于一项历史跨度较久的制度,运用历史研究法进行系统地历史研究,尤显必要。了解一项政策出台的目的,即其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除研讨政策文件本身,还有必要了解其出台的历史背景。研究政策制定或执行中的问题,显然也不能脱离其存在和运行的时空。大的时空因素如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民众心理等的演变;小的时空因素如政策自身的体系(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规范等)是否健全,政策与其相领的其他政策的关系是否融洽,或者说政策与其所处的政策系统、政策生态是否契合。总之,作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历史研究,很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让我们获得预想不到的收获,而获得的研究成果很可能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再者,现有研究大多运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即主要依赖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根据个人的主观经验提出一些看法,然后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对凭经验、凭感觉形成的假设、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总给人一种论据不充实、不充分、甚至不准确的感觉,这难免会影响到文章论证的严密性及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而在自然情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或非参与型观察、文献⑤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研究的质性研究法,其长处恰是可以籍此获取鲜活的、较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如果能将质性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适当运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很有可能将职业学校学生直接升学制度的研究推向深入。
注 释:
①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规定: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的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院校。报考对口专业的考生,考试成绩在同一分数段内,优先录取。
②相关政策文件为:《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1987年)、《国家教委关于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1997年)、《教育部发改委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2006 年)。
③政策与制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是指二者均指某种规则、规范,区别在于二者的来源、制定主体并不完全相同。考虑到制度具有较为明显的稳定性、“沉淀”性特征,所以刚出台的政策一般不宜称为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如果政策被较为稳定的执行下去,这时的政策就具有了制度的特征。本文中的对口升学政策与制度即为这种重叠关系。
④如有人认为对口升学制度有利于解决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从而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和发展,但也有人认为该项制度干扰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人认为该项制度有利于高职学校对口招生,提高生源的质量,但也有人认为,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中职毕业生的总体素质较差,不利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⑤这里的文献是指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也可称其为第一手文献(primary documents)。
[1]李红卫.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台湾为个案[J].职业技术教育,2002(31):28.
[2][4][12][14][28][33][40]俞启定.对口招生: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J].教育发展研究,2003(7):41-43.
[3]范淑娟.“对口招生”应成为高职教育生源主体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1(2):109-110.
[5][8][15][21]高恒山.也聊“对口”说“升学”[J].职业技术教育,1997(11):30-31.
[6]张健.正确认识和把握职校生升学问题[J].职教通讯,2002(2):18-19.
[7][32][41]林文斌.高职对口单招新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8-109,138.
[9][11][13]刘波粒.对口招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J].教育与职业,1999(9):28-29.
[10]韩君.从“教育立交桥”看“对口升学班”[J].职教通讯,2004(11):20-21.
[16][30]时先礼.关于职高毕业生对口升学的效应与建议[J].职教通讯,1997(1):24-25.
[17][23][34]杨金栓.关于做好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工作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技术教育版),2009(2):63-65.
[18][20][22][31][39]冯玉珠等.对口招生考试改革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技术教育版),2001(2):84-86.
[19][24]丰宗立等.职业教育升学考试需要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3(11):12-14.
[25][35]张健.再论正确认识和把握职校生升学问题[J].职教通讯,2003(10):12-14,33.
[26][29][38]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兼议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0(1):27-34.
[27]尚元明.改革要在“接口”上发力:通“小桥”,建“大桥”[J].职业技术教育,2001(3):22-23.
[36][37]和震等.论职业教育升学制度的构建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0-72.
李红卫(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从事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比较教育研究。
G710
A
1001-7518(2011)28-0053-04
责任编辑 刘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