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妮
(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济南250100;2.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25035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展预测
赵燕妮1,2
(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济南250100;2.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250353)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文章以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以来的真实的参保率数据为基础,应用生命表、保险精算等技术对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总结和说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基础养老金;模型测算
我国由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我国人口高速发展的势头得到有力的遏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卫生医疗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这些都导致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及其比例不断上升。
我国近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我国政府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今天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学术研究也显得比较缓慢,这与该问题所涉及的错综复杂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专业的学术攻关与社会实践脱节,起不到理论先锋的总结、开拓、前瞻、疏导作用,也就很难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技术支撑。通观以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都停留在定性分析的程度上,而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研究侧重于理论层面,缺少必要的实证性的分析。针对此种情况,本文着重计算为了应对老龄化危机而必须进行的基础养老金,预测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未来基础养老金的收支平衡问题。
在进行社会养老保险研究时,需要对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进行测算,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由人口状态变动所决定的缴费率、替代率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变动关系。人口状态的变动数据是研究数学模型中缴费率、替代率和退休年龄关系的基本资料。因此,在利用养老保险精算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之前,必须对人口状态的变动进行测算。影响人口状态变化有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三大变量,对于我国农村而言,由于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主要考虑以户口性质作为界定是否为农民的依据,所以即使存在到城镇务工的工员,也不会改变他们的户口性质,我们也不考虑农转非这种情况的存在,因此,在对农村人口进行测算时,只考虑生育率和死亡率两大因素,而忽略人口迁移因素。
本文运用分要素预测法来预测农村人口数,基本方法是利用人口平衡方程来预测人口总数。已知期初人口数为P0、预测期间的出生人数B、死亡人数D,则预测期末的人口数P1为:P1=P0+B-D。
为了使预测结果更为精确,使用分性别、年龄人口进行预测,最后将男、女人数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对于基年的0-W岁人口,利用人口动态平衡方程,即某年X岁的人数等于前一年X-1岁活到X岁的人数,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Px(t+1)表示t+1年x岁的人数,sx(t)表示t年x岁的人口的存活概率,w表示最高年龄组。
0岁人口数等于活动预测时点的前一年内的出生人数,即:
P0(t+1)=Sb(t)B(t),B(t)=∑fx(t)Wx(t)(x=[15,49])
式中:Sb(t)表示出生婴儿存活概率,B(t)为t到t+1年内的出生人数,Wx(t)为t年x岁妇女人数,fx(t)为t年x岁妇女生育率。
设t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为TFRt,则:
TFRt=∑fx(t)
本文运用标准化生育模式乘以预测年份总和生育率得出分年龄生育率。
设标准化生育模式为hx(t),则:
hx(t)=fx(t)/TFRt
(1)基年分性别、分年龄的人口数。由于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没有分性别、分年龄的数据,故本文中采用的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2)死亡率。人口死亡是影响人口数量减少的因素。未来人口如何按照客观实际或基本接近实际发生死亡,这是人口预测中的重要问题,即死亡率参数的设置问题。人口预测中的死亡率参数,是根据与预测人口相应的生命表中的死亡概率来估计人口死亡参数。由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死亡率会有所降低,故本文采用的2004~2005年农村分性别分年龄的死亡率。
(3)生育率。生育率是形成新增人口的重要变量,是影响人口数增加的的因素。一定时期内人口生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口数量增加的幅度与规模。因此对生育率参数的准确把握与科学认定,同预测所能产生的结果关系极大。本文根据200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00年全国分城乡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全国为1.4,其中城市为0.9,镇为1.2,乡村为1.6。在此,假设整个农村的总和生育率为1.5。
(4)出生婴儿性别比。根据200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00年城镇婴儿性别比为116.4,乡村为121.7,全国各地区城乡为119.9,假设整个农村的婴儿性别比为120。
根据上述假定和方法,可以推算出2010~2050年间农村任何一年的任何年龄的人口数。
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精算估计建立在对未来目标期间内基金财务收支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制度规定的覆盖范围、缴费率、给付方式、给付水平等,在科学合理的精算假定下,估计出未来若干年养老保险的年度收支和长期精算平衡状态。本文设定目标期间为40年,自2010年到2050年,按照我国现行养老保险部分积累制的有关规定构建基金收支数学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设定,据此模型预测目标期间内及在现行制度、现有条件下,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演化状况,期望能够及时发现现行制度的基金运行风险以便可以尽早采取相应措施以合理规避风险。
(1)模型的基本假定
假定1基金收入不考虑政府财政补贴,基金支出不考虑用于管理方面的费用支出及职工死亡丧葬费用等,基金收入完全用于参保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发放。
假定2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2)基金收入和支出数学模型
在规定的缴费率下,根据一定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参保农民人数、农民平均工资、收缴率等可以估计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当年收入。根据上述制度规定,建立第i年基金缴费收入模型:
其中:Ii-第i年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收入
ni-第i年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
Ci-第i年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缴费率
Ai-第i年度农民参保缴费的总人数
已知养老金替代率、农民月平均收入、参保领取养老金农民人数等可以计算当年的养老金总支出,建立基金支出模型:
其中:Qi-第i年度养老基金支出Ti-第i年度平均养老金替代率
ti-第i年度参保领取养老金农民人数
因此,第i年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Bi为:
Bi=Ii-Qi
第i年度末累计养老金结余B′i为:
B′i=B′i-1+Bi
其中:B′i-第i年度末累计养老基金结余
B′i-1-第i年度末累计养老基金结余假定的目标期间为40年,并将各年基金折算到目标期末,得到目标期间内基金收支结余基本模型为:
其中:B-目标期间基金结余
ri-目标期间内第i年利率上述公式表明,目标期间基金收支结余取决于农民平均工资、缴费率、收缴率、替代率及参保农民人数和领取养老金人数、预定利率等因素的变动。部分积累制的平衡实质是将目标期间老龄化前期收大于支的基金结余去弥补目标期老龄化后期的基金缺口,当B为0时,则视为目标期内基金收支平衡。
基金收支基本模型是由各因素分解形成的,各分解因素中的有关参数的设定对模型预测的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预测的重点和难点。预测分析养老基金的演化和运行风险需要收集大量的统计资料进行精算,本文参数的设置是基于有关政策规定、过去年份的实际值、及对未来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的经验估计判断而定的。
(1)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率
从2000~2009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分析中,我们计算得到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农民人均平均年纯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基本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考虑到中国目前经济的有序增长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等因素,农民年均收入将持续增长,因此假定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未来年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为8.5%。
(2)缴费率
缴费率即养老保险缴费占农民收入的比例。在这里,做三种缴费比例假设,分别为7%、8%和10%。
(3)收缴率n
养老金收缴率指实际养老金缴费收入与应有养老金缴费收入的比值。在现实中参保农民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全部缴费,农民的很难达到100%的征缴率,对此,我们假设农民的征缴率分别是70%、80%和90%三种情况。
(4)养老金平均替代率t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指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收入与工资收入的比率。对城镇养老保险来讲,一般是指社会平均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率。其中,社会平均养老金是指全体退休者的人均养老金收入,社会平均工资是指全体在职者的人均工资收入。这一指标表明了同一时期退休者与在业者的收入对比关系。平均替代率指标并不考察单个退休者的养老金收入相当于单个在职职工的工资收入的水平,而是把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收入的比较。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采用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这一指标。
其中:ti-第i年度养老金平均替代率
w軍i-第i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q軈i-第i年度领取的平均养老金有人从惠农的角度做过测算,按新出台的政策标准我国新农保的养老金替代率为18.1%,假设每年新农保替代率的增长速度都是一样的。按照中央的政策,到2020年的时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此时新农保的替代率达到18.1%,据此,可以计算出未来各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
(5)参工年龄和退休年龄
表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收支模型重要参数的预测结果
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的相关规定,我们假定农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不分男女,统一为60岁。按照劳动者的定义,16岁以上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来源的为劳动者,因此,本文设定农民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龄不分男女均为16岁。
(6)参保人数
农民参保人数和领取养老金人数是测算基金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这2个指标由我国人口发展状况决定。由于参保率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乘积为参保人数,因此要得到每年的参保人数,需要分别计算每年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参保率。对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通过作者对农村人口的预测,按照国际惯例,从中选取16~60岁的人数作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对于参保率,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至2020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达到全覆盖,我们认为,参保覆盖率达到90%就算做是全覆盖,本文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参保率进行预测,预测方程为:y=14.98101+0.009226x3
(7)参保领取养老金人数
未来的领取养老金的农民人数的增加主要考虑到达正常达到60周岁领取年龄的参保人员,领取养老金农民人数的减少则主要考虑死亡因素。参保正常领取养老金人数采用年龄移算法计算而得。
(8)利率
从目前来看,对于国内由企业和个人缴费积累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简单存入银行,并没有具体的投资经营与运作。所以模型中利率估计分为2%,3%和5%三种情况。3.3基金演化预测计算结果
(1)将设定的参数值代入模型,运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在征缴率为0.7,缴费率为0.07,基金年收益率为0.02悲观情况下,基金演化预测趋势如图1所示。
①在目标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收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基金支出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后开始减少。在目标期间初期,基金支出的上涨幅度大于基金收入的上涨幅度,当年基金缺口有扩大趋势,随后,当年基金缺口开始逐渐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收入的上涨幅度逐渐超过基金支出的上涨幅度,部分弥补了目标期前期的基金收支缺口,使基金缺口越来越小。但至目标期结束,制度还是存在赤字。
②基金累计缺口在2018年首次出现赤字,规模为30.38亿元,至2041年,基金累积缺口达到峰值,为15175.86亿元。此后赤字规模逐年减少,但至目标期结束,仍然存在赤字规模。
表2 基金收支演化预测结果汇总表
(2)在征缴率为0.9,缴费率为0.10,基金年收益率为0.05的乐观情况下,演化预测的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①如图3~4所示,在目标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收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基金支出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在目标期间初期,基金支出的上涨幅度大于基金收入的上涨幅度,当年基金缺口有扩大趋势,随后,当年基金缺口达到最大值,此后开始逐渐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收入的上涨幅度逐渐超过基金支出的上涨幅度,弥补了目标期前期的基金收支缺口,使基金缺口越来越小,并出现结余。
②基金累计缺口在2022年首次出现赤字,规模为2.37亿元,至2030年,基金累积缺口达到峰值,为1792.51亿元。此后赤字规模逐年减少,2036年之后,累积基金转为正值,此后,基金结余逐年增加。
(3)在征缴率为0.8,缴费率为0.08,基金年收益率为0.03的正常情况下,演化预测的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目标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收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基金支出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在目标期间初期,基金支出的上涨幅度大于基金收入的上涨幅度,当年基金缺口有扩大趋势,随后开始逐渐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收入的上涨幅度逐渐超过基金支出的上涨幅度,弥补了目标期前期的基金收支缺口,使基金缺口越来越小,并出现结余。
②基金累计缺口在2020年首次出现赤字,规模为-418.79亿元,2037年,基金累积缺口达到峰值,为-9168.40亿元。此后赤字规模逐年减少,2046年之后,累积基金转为正值,此后,基金结余逐年增加。表2是对上述三种方案做的汇总。
本章采用根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行规定推导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预测模型,根据制度规定、经验数据及我国经济发展及人口发展实情等的若干判断,尽可能切合实际地设定了模型的相关参数,演绎了2010~ 2050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演化的可能趋势。从模拟预测的结果来看,在所采用的三种方案中,只有在悲观状态下,基础养老金将会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而正常状态和乐观状态下,基础养老金会有所结余。可见,如果不发生特别重大的事件,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是可以度过老龄化阶段的,但是上述模拟测算结果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预测数据,基于一些假定之上的,由于多种原因,比如考虑延期冒领现象、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政府有关部门的挤占挪用、提前领取、通货膨胀、投资失败等会导致理论数据与实际结果有一些出入。因此,政府应该未雨绸缪,对影响基金收支平衡的参数进行精确分析,合理增加基金缴费收入和减少基金发放支出,不断开辟养老保险金新的筹资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促进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使制度运行早日能够进入良性循环。
(1)本文着重计算的是为了应对老龄化危机而必须进行的基础养老金,在有条件的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民人群,可以考虑通过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和参加商业养老金等方式来提高保障水平,但这个不是本文考虑的重点。
(2)本文的精算模型是遵循国家经济大背景之后设计的较切合实际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算法,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可以将这个方法运用到每个省市或者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具体养老费用的计算。
(3)政府或者是集体补贴可以分两个部分进行的。第一部分是目前全体农民的基础养老金,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必须实施的全体农民的养老计划,因此对于每一个需要参保的农民,需要政府的补贴或者集体经济的支持。第二部分是农民自己缴纳划入农民个人账户积累的部分,此种情况下,如果国家财政允许,也可以选择补贴以提高农民养老金待遇。
[1]华迎放.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米红,王丽郦.从覆盖到衔接:论中国和谐社会保障体系“三步走”战略[J].公共管理学报,2008,(1).
[3]福建省农村社保模式及其方案研究课题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易永生)
F840
A
1002-6487(2011)05-0089-04
赵燕妮(1977-),女,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