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群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务处,湖南长沙 410205)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应该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几十年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础平台。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讲授者,在课堂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从中获得系统的知识,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课堂教学进行数量化的综合评价,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学质量评价具有模糊性,评价尺度如优、良、中、差是典型的模糊概念,没有明确的外延。湖南M学院实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已有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拟通过对湖南M学院的实际案例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有效解决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性问题,力求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准确[1]。
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由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家L·Azdah教授于1965年提出,至今已在各个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指运用模糊统计方法,综合考虑某事物的各影响因素,将因素集U按某些属性进行分类,先对每一类指标作综合评判,再对评判结果进行“类”间的总体评判,以此对该事物的优劣做出科学评价。该方法提供了解决决策过程中模糊信息量化问题的方案,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极端情况的干扰,提高整体评估的信度和效度,还能较为逼真地模拟综合评价的心理过程,因此是一种客观性强、应用广泛的统计方法。
我们通常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采用百分制,按质量指标打分。由于教学质量指标很难量化,导致评价过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质量评价的准确性。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评价人对教学质量好和差等对立概念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绝对明确的外延,称为模糊概念。为了处理这些“模糊”现象,试图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以求取得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原理,首先必须构建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判指标体系,这是开展后续评价工作的前提。根据M学院建校几十年来形成的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考评标准,目前已经建立了基本成熟的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考评指标体系。根据评判主体的不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判指标也会有所区别。目前将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与教学督导组的专家评价三种形式。下面将以M学院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指标设置为例予以说明。
设U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集合,U={教学态度与行为(U1),教学内容(U2),教学方法(U3),教学效果(U4)}。
其中,U1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1)教学严谨、为人师表、注重教书育人、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大方、语言文明得体、不在教室吸烟;(2)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常与学生交流;(3)按章节要求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适当讲评与答疑、辅导认真、有耐心;(4)上课期间坚守岗位、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自行更改上课时间或地点、不接打手机等。
U2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1)明确各单元及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基本概念、原理讲解准确清晰;(2)理论阐述准确、联系实际、将本学科内容与专业实践联系、注重应用;(3)吸收学科研究新成果、反映学科新动向、信息量大;(4)上课准备充分、有教案、教学内容丰富;(5)维持正常教学秩序、进行课堂考勤。
U3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逻辑严密;(2)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清晰、简练、生动,板书工整、条理清楚,版面设计得当;(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能设疑启发引导思考、不满堂灌、不照本宣科;(4)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进行教学。
U4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1)学生到课率达90%以上、课堂纪律好;(2)课堂气氛活泼、学生踊跃发表意见、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学生能准确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能理解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学生了解课程所涉学科基本状态、前沿动态、时代背景等。
教师教学质量的模糊评判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系统,为确保指标权重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应根据评判指标的重要程度合理确定指标权重。权数的设置可以引入数理统计方法,也可采用经验法或由专家直接确定。此处采用经验法,利用M学院历届教师质量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判指标体系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 A={0.25,0.28,0.27,0.2};二级指标权重集为 A1=(0.5,0.5,0.5,0.5,0.5),A2=(0.8,0.7,0.6,0.7),A3=(0.8,0.5,0.9,0.5);A4=(0.5,0.7,0.8)。
确定评判等级的向量评判集为V={优秀(V1)、良好(V2)、一般(V3)、合格(V4)、很差(V5)}。根据M学院近年学生考评情况分析及教师教学质量评判的特点,组织领导、教师、学生多人分别给某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评语的论域及赋分值为V={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95,85,75,65,55)。
模型一般由三个基本集合条件构成。设U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集合,U=(U1,U2,U3,……Un)。其中,U为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即评判对象的各种特性。V为评判集,即对评判对象给出的评判等级,V=(V1,V2,V3,……Vn),相应的权数分配集为 i,Ai=(a1,a2,a3,……an)。其中ai是Uij的权数,单因素评判模型是指对因素集中的每个因素,根据评判集中的评判等级做出的模糊判断,亦即各因素关于评判的隶属度大小。如果对论域U的每一个因素均做出了判断,就可得到评判矩阵R。
式中rij为因素ui和评语vj的相关系数=1 ,(i=1,2,3,……n);各指标的权重模糊集合 A=(a1,a2,a3,……am),∑mi=1ai=1。
把单因素模糊评判模型按各因素的权重系数综合起来,即可构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B表示综合评判集合,bi定义为第i层各指标的综合测评矩阵,B=(b1,b2,b3,……bn)。H表示综合评判权数集,Hi定义为第i层各指标的综合评判权数矩阵,H=(H1,H2,H3,H4,……Hn)。设量化后的综合评判集为E,则E=B·H。如果采用隶属度大小决策法,根据E即可做出判断。如果不采用隶属度大小进行决策,需对各个等级进行赋值,等级赋值所得的集合设为M,则:这时,E·M就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所得出的数值结果。
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评判工作可以全面评价教师的师德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为获得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加强M学院教师队伍的管理,准确了解和客观评价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近年来M学院在这方面加大了研究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以M学院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综合评判模式为例,构建模糊综合评判矩阵。采用的数据来源于M学院教绩考核中学生通过教务网对所有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所作的评价。随机抽取46名会计专业同学进行调查,对大三年级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价。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同学,采用访谈的形式获取数据,并及时做出记录。将调查所得数据汇总,并转换为频率的形式,可以得到教学态度与行为U1、教学内容U2、教学方法U3、教学效果U4的单因素测评矩阵R1、R2、R3、R4。汇总46位学生的评判量表后,对划“√”数量进行统计,并把该任课教师获得各项等级评判结果用百分比表示法来表示,根据M学院确定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综合评判中的四因素(教学态度与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获得二级评判指标集Ri和评语集为V的模糊矩阵5,并计算得出二级评判指标的隶属度。评判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
表1 模糊综合评判法二级评价指标
以教学态度与行为(U1)为例,U1有五个二级评价指标,学生对某教师在教学态度与行为的评价百分比见上表所示,设二级指标的权重集均为20%,则 R1=A1·V11(0.7,0.174,0.088,0.034,0.004);
同理可以根据网上评教的原始数据得到教学内容U2、教学方法U3、教学效果U4等二级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出评判的具体结果(原始数据略),从而得到一级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矩阵(见表 2)[3]。
R2=A2·V21(0.61,0.225,0.113,0.05,0.002);
R3=A3· V31=(0.556,0.274,0.14,0.027,0.003);
R4=A4·V41=(0.71,0.133,0.09,0.06,0.037)。
表2 模糊综合法一级评价指标
可见,M学院会计系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综合评价矩阵为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综合评价的一级指标体系权重为 B={0.25,0.28,0.27,0.2}。则
把Hi值归一化处理,得到Hi=(0.63792,0.2071,0.1094,0.04179,0.00977)。上述模糊评判集的评判结果表明,该任课教师在本次课的课堂教学情况综合评判中,有63.792%的评判者认为他的教学效果很好,有20.71%的评判者认为他的教学效果较好,有10.94%的评判者认为他的教学效果一般,有4.179%的评判者认为他的教学效果较差,只有0.977%的评判者认为他的教学效果很差。进一步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每个等级赋值,M=(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95,85,75,65,55),则综合分值为 W=E·M=(0.63792,0.2071,0.1094,0.04179,0.00977)·(95 85 75 65 55)=89.6659(分),进而得出该任课教师在本次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综合评判中得分为89.6659分,确定为“良好”等级。
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是M学院课堂教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试行十年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将考核评判结果与激励并举,充分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教学,潜心钻研,也使M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通过总结M学院课堂教学有效性评判中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目前,M学院已将所有的评判指标体系(含一级和二级指标)设计好,通过程序设计挂在教务系统上,学生和同行评价凭借个人密码登录后可直接进行评价。教务处质量评估办在每学期后根据原始数据统计模糊评判集的评判结果,再根据等级赋值计算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的具体分值,最后根据加权平均法计算每一位教师的综合评分。通过采用网上评教后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和同行评价的工作量。
综合评分由学生评分、同行评分、教学督导评分三部分组成。
(1)学生经过严格筛选参与评分,以评判教学效果为主
任课教师在每学期末按课程和班级统计学生考勤情况,将缺课1/3及以上的名单(附课堂考勤表)经系部汇总后交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学生考勤情况来确定有资格参与考评的学生名单,参与考评的学生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实行网上评教。学生主要评价教师的授课情况,评价对象为本学期担任学生本人所修课程的任课教师,评价教师课堂讲授的各项指标,侧重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学生评价分占综合评分的60%。
(2)同行评价以教师代表为基础,重点检查课堂教学基本文件
由教研室主任、两名以上教师代表组成考核组共同对教师的教学基本文件、教学情况、作业布置、批改及课外辅导、课程考核、教学工作量完成、教学研究等情况进行检查、评分。同行评价分占综合评分的20%。
(3)教学督导评价采取随机听课形式,以利于横向的综合评判
为修正学生评价的片面性和同行评价的人情化问题,教学督导评价要求每学年至少对全院或全系所有任课教师随机听讲一次,便于教学督导组及时了解全体教师的教学情况。系部教学督导小组评价由各系部正副主任、教师代表组成(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每年对本系部各位教师承担的课程听课(至少一次)并给予评分。系部教学督导小组评分占综合评分的20%。院级教学督导组评价(不记权重,只记负分)通过听课和参加学生、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对全院教师课程教学情况有计划地进行考核,对考核过程中发现任课教师出现教学责任事故应给予扣分,扣分标准为:三级(一般教学责任事故)扣5分,二级(严重教学责任事故)扣10分,一级(重大教学责任事故)扣15分。扣分事项按照M学院《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学生评价由教务处质量评估办根据学生网上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同行评价、系部教学督导小组评价由系部进行统计后,填写《教师课程教学考核汇总表》并报教务处质量评估办。院级教学督导组扣分由教务处质量评估办根据院级教学督导组的考评结果直接从总分中扣除。教务处质量评估办按系部计算、汇总教师评分并排名。所有考核数据都由教务处对考核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再具体运用模糊综合评分法计算每一位教师的最终得分,形成最终考核结果并将其反馈给各系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得分在95分以上(含95分)且考核得分在该教师所属系部中位居前30%的为"优秀"。对本学年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教师课时酬金上浮20%,上浮部分从教师奖励基金中支付。
目前,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模糊综合评判中各评判指标的量化缺乏科学依据,大多根据经验值或简单算术平均值确定,其权重往往根据经验直接拟定,缺少数量分析作为依据。笔者试图建立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判法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模型,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多层次、多因素地进行综合评判,使评判结果更加具有可信度。我们期待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建立健全合理、公正、公平和权威的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估体系。
[1]陈振环.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本科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J].价值工程,2011,(4):304-305.
[2]辜子寅.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方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53-154.
[3]赵克宝,高 霞,倪 文.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大家,201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