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1-10-13 02:39王晓兰
教育与管理 2011年9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王晓兰

历史课是新课程规定的必修课,是重要的人文课程,内容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规律为线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中学历史学科便以它固有的特点,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挖掘教材思想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求知,更学会做人。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通过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对于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必须明确中学历史课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明确规定,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里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列为教学三大目标之一,强调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德育的相互渗透,更贴近学生成长需要的特点,如果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就放弃了德育教育的一个有效空间。

2 明确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2.1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本身就充满爱国主义的内容,灿烂的文化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商朝的青铜器和天文历法、秦朝的兵马俑和万里长城、汉朝的造纸术和地动仪、隋唐时期的赵州桥、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光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勇破洋枪队、邓世昌勇撞日军旗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狼牙山五壮士抗击日军……学生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会由衷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点燃他们的爱国之火。

2.2 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里。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2.3 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3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的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诸因素实现的。上面已经讲述了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勤劳、智慧、勇敢的教育;欣赏和塑造美的教育、民主法制的教育的素材。通过这些素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同类型的素材,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

3.1 正面诱导。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3.2 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班超投笔从戎、岳飞英勇抗金、戚继光荡平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鲁迅弃医从文、张自忠尽忠报国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3.3 直观教学。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影视,参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当我们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时,讲述当年邓世昌在抗击日军的海战中,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时,播放场景,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热泪。

3.4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以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例如讲述到中共“一大”代表时,我们突出李汉俊、邓恩铭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相反的周佛海等却叛变革命,成为头等汉奸。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爱国者形象,揭露卖国贼的奴颜媚骨丑恶面貌。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美丑,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当立足于历史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挖掘历史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栋梁。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百善孝为先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