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倬
阅读作为文字的提取并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历来被尊为语文“学习之母、教学之本”。通过阅读教学的实践证明,研究并培养阅读本体的最佳阅读心理品质尤为重要,因为处于最佳阅读心理状态的阅读,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自觉探讨阅读技巧,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可使学生在求知、练能的基础上,开智、立德、审美,并不断地创造,可使阅读本体的智力、非智力和谐发展。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下阅读心理类型和培养方法。
1 最佳阅读心理类型
1.1 纯洁的心境。阅读前要把一切杂芜的、混乱的、烦琐的念头全部拭去,使心境如水,印象才会清晰,记忆才会深刻,理解力和吸引力才会更强。如在指导学生默读《再见了,亲人》时,先让学生做深呼吸三次,调节心境。师述:“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这激动人心的情景通过作家魏巍的描述展现在你们眼前。”待学生齐读课题后,“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把最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学生在老师的导语下自然和谐地以纯洁的心境去默读起课文。学生读懂了内容,回答得有声有色,勾画出了最感动的句子。当然,要达到心境如水的境界,这需多次性尝试,控制好心境。阅读教学以优秀的言语作品(课文)为凭借,优秀的言语作品是有血有肉、有灵性、有作者的精神生活的,只有用人所特有的灵性去解读它,才能真正地进入到它的世界里,去和作者对话,去和作品对话,师生也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才能达到心灵相通。因而没有感动,也就没有真正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我们呼唤感动,就是对真正的阅读教学的呼唤。
1.2 安静的心绪。阅读时要安稳宁静、心跳应平稳,呼吸要均匀,克服慌乱、烦躁和紧张。如在指导阅读《白杨》一文时,先让学生调节呼吸快慢,始终要求均匀呼气、吸气地读课文,在回答大戈壁的样子,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的含义时,同学们滔滔不绝,都不慌乱,也不紧张。
1.3 乐观的心情。阅读者对环境、处境,应有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而不应有反感的逆向心理,应对生活充满理想,充满热情和信心。如在指导读诗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先让学生说说农村的巨大变化,把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编成一段话。再放声地读歌词,让学生感受家乡、理想、未来都在希望的田野上,激起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
1.4 专一的心力。阅读时把全部精神倾注在阅读对象上面,要加强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专一的心力是最佳阅读心理的中心内容。如在读写例话中体会句子“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让学生默读例话内容后,再让学生精力专一地读原文《挑山工》两遍,自然就领会了“它”的含义,实际是指的挑山工步步踩实,坚忍不拔,奋力攀登的精神。
1.5 明确的心志。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要有一个念念不忘的目的。如在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先提出阅读目的——本篇课文讲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件事情?同学们读后在书上写出来。我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先分出了四大段,每大段讲什么内容,再用简短的话概括。学生在阅读中带着老师提出的目的写出了四件事。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
1.6 渴求的心欲。阅读者要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要有浓厚和爱不释手的感情。有求知欲的阅读是主动的,有兴趣有感情的阅读是发光的。如我的指导学生作文时,先提出写作范围,学生主动地阅读课外书,有的同学把有关的文章读了多遍,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带有浓厚的兴趣定题目,列提纲,下笔如神,有东西可写。我经常出示语文实践题,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加强后,一本课外读物如《学语文》、《课堂内外》、《小学生时代》等不是泛读,而是有兴趣有感情的精读,并把知识点积累起来,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形成。
2 阅读心理培养方法
2.1 激发兴趣,培养愉快阅读心理。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内发性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阅读教学时,应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诱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集中学生思想,引导其注意力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去,使学生从对阅读材料的求知喜爱中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进而增加阅读活动的动力,愉快阅读心理得到强化,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等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2.2 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更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阅读活动是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语文教材的艺术形象情感丰富,魅力无穷,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得到全面发展。联想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阅读不能没有联想。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形式,不光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使想象既有对原来形象的补充创造,又有合理推论,显示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2.3 因势利导,培养探究阅读心理。探究阅读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是强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学习。阅读教学的材料,大多是典范的语言作品,是艺术精华,但受时空、人文环境和作者的世界观的影响,其中也会有内容或形式上的瑕疵。对此,老师要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因势利导,启发鼓励学生去思考、辨析、探索、研讨。使学生形成从提出单一孤立的问题到提出多样系列化的问题,从提出简单表面化的问题到提出复杂深刻的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面对阅读材料,首先要主动发挥自身的前知识结构参与文章的创作思维,去感知、理解、评价阅读对象。譬如,让学生精读鉴赏优美的语段,体会其构思、立意、选材、表达的技巧,可就内容、语言、写法,阐述感受或疑点,也可比较相关内容,来形成对阅读材料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的鉴赏力,并从中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