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大学生词性误用的调查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2011-10-10 01:46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语料语料库错误

林 红

(洛阳理工学院 外语系,河南 洛阳471023)

关于中国大学生词性误用的调查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林 红

(洛阳理工学院 外语系,河南 洛阳471023)

本文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 (CLEC)大学英语一、二年级学习者作文子语料库中出现的词性误用现象,发现词性误用有一定的规律性。出现误用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语言迁移、对词汇用法的过度推广、对词汇用法没完全掌握及粗心。

词汇习得;词性误用;语料库

语言是一个系统,任何人在学习语言时都会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误。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词汇学习及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析研究,错误分析(EA)的产生使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了突破,使语言研究的重点从只注重语言习得外部环境转移到了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从而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心理因素。词性误用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常犯的错误之一,本文采用错误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学生词汇误用现象。语料取自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大学英语学习者作文子语料库。本文对这些误用现象进行分类和分析,试图分析学习者的词性误用是否具有一定规律性,以及引起这些误用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分析试图给中国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语料库方法。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发起和主持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是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项目。学习者语料库的出现为充分描写学习者中介语的特点提供了便利条件。该语料库属于专用语料库,是国内第一个学习者语料库,它的初始容量为100万词,建成后由专业英语、大学英语和中学英语三个子语料库构成。

具体方法为: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笔者选择了学习者差错中的词性误用进行研究。其次,确定研究语料,选择了CLEC中的大学英语子语料库的ST5作为语料,约230000词。最后,用wordsmith检索语料(词性误用的差错赋码是wd2) ,并对其分类、分析和归纳。

二、研究结果

经过检索,在ST5子语料中总共有197处标注为wd2。下表是各类型词性误用的出现频率及百分比:

Group M(n.) M(v.) M(adj.) M(adv.) M(prep.)ST5 63 32%37 19%67 34%30 15%0 0

Note:M(n.)=Misuse ofnoun M(adj.)=Misuse ofadjective M(v.)=Misuse ofverb M(adv.)=Misuse ofadverb M(prep.)=Misuse ofpreposition

在ST5子语料中,形容词误用(34%) 和名词误用(32%)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动词误用(19%)和副词误用(15%),没有发现介词误用。

其中名词被误用为形容词和形容词被误用为名词的错误出现的比例较大,也就是说,在学习者的习作当中,名词和形容词的词性混用现象较为集中。其次是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误用。

三、分析与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所调查的对象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都已经经历了6年以上的外语学习,还会经常把一些词性搞混,这说明一定有某些因素在干扰着二语习得的过程。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包括内在和外在的两个方面: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首先包括母语的迁移(Language Transfer)。Terence Odlin(1989) 给“迁移”下了定义,认为“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出自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当母语和目标语出现差异时,通常会产生负向移转(negative transfer),而这种干扰就会导致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迁移错误(transfer errors)。

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来说,在习得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干扰。它体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语法结构和文化规约上。当目标语中的一些语言规则和汉语不同时,学习者就易于套用母语模式而产生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由于汉语缺乏词形上的变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言,而英语多具有词形上的变化,所以,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很容易忽视这种由于形式上的差异带来的语法变化,产生很多类似的语法错误。比如:

a.Ifwe can insist,then we will success.

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就可能成功。(succeed)

b.Only a healthy person can be successin hisor her job.

只有健康的人在工作中能够成功。(successful)

另外,内在因素还包括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是否全面与充分。在语言系统中,词汇是通过意义和其他词汇联系在一起的。在词汇习得过程中,习得者需要随时调整所习得的语义网络。在学习一个新的词汇时,根据其基本词义和该词所具有的外涵,应当在已有的语义网络中给这个新词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于那些一词多义的词汇,要清楚地知道各个意思使用的频率。如果学习者错误地理解了一个词汇的意思,或者没有全面的掌握词汇的内延和外涵,那么他的心理词汇内的语义网络就会与本族语使用者所构建的不同。

最后,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矫枉过正”现象。矫枉过正也称“过度推广”,意为学习者把语言项目的语法规则的运用推广到不应有的范围,通常的做法是将词或者结构用于更规则的模式。例如,可能将ball(球)用于指所有圆的物体,用mans代替man的复数men。这种类型的错误属于语际错误(intralingual errors)。中国学习者经常将他们已经掌握的规则作为一种经验推广到新学的知识点上,而且有时这种推广是正确的,然而如果他们把一条规则适用于所有场合的话,由于过度推广而产生的错误就会出现了。

(二)外部因素

显而易见,语言习得的过程会在极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外部因素对于探寻学习者错误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因素。

1.对于学习者来说,语言输入量要远远超出他能用来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他们就无法把新学的词汇和已知词汇很好地联系起来。二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由于课堂上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

2.一些教师还把语法作为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他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仅仅注重词汇的字面意思,而忽略了教授学生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3.考试的题型还是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占的比重不大。这样就掩藏了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能力,不能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

四、 对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中国大学生词性误用的总结与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启示。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改进传统的词汇教学法

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词汇的概念意义而忽视了其他含义。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主要的困难就是汉语的干扰以及完整的词汇知识。根据英语词汇的特点,改变了形式,词性也会相应地随之改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派生法。因此,在词汇教学时教师就有必要强调构词法的相关知识。一些词通过前置或者后缀上某些词缀就能衍生出一系列的派生词。在教授一个新词时,我们可以去除那些派生的词缀,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并且清楚地掌握单个词汇的词性。词汇学习的过程不应该被限制在只掌握词汇的某个意思上,传统的“英语单词——汉语意思”的学习法应该被改进,因为掌握一个单词不仅仅意味着认识它并且知道它的汉语意思。相反,学习者应该全面了解词汇:它的词性、多种词义、相关的语法结构,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等。

(二)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的完整意义

Leech(1978) 把意义划分为七类: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在这七种意义中,概念意义是最基本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完整并准确地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是最重要的。当一个词有许多种不同含义时,教师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其他含义并告知其使用频率。在讲授一个新词汇时,尽量避免使用汉语的对应词来解释这个词汇,除非这两个词的意思及用法完全一致。教师除了解释词汇的基本意义外,还要把建立在这个基本意义之上的其他意义也告诉给学习者。

从前文的分析我们得出:中文的干扰是引发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性误用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这方面引起学习者的足够重视,还要详细讲解引起干扰的原因。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或者提供可行的技巧让学习者避免词性误用。教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在词汇习得的过程中自发、主动地去比较本族语和二语的异同,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发现者,这样才有利于整个习得过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分类、归纳与分析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词汇误用现象,我们发现,中国学生的词性误用有一定规律。根据错误分析理论,我们把学生出现词性误用现象的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对词汇用法的过度推广、对词汇用法没完全掌握及粗心。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不可避免,是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反映了他们对目标语所作的假设。因此,教师不必逢错必纠,应区别对待差错。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词性误用现象,教师可做补偿性教学,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并辅之以适当练习,让学生有机会自己检验词汇掌握情况。

[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Odlin,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Richards,J.C.,J.Platt and H.Plat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蔡虹,英语学生写作中的词类混用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58-61.

[6]林汝昌,母语对学习目的语的干扰——词类的误用[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1):48-52.

[责任编辑:贺春健]

H042

A

1671-6531(2011)09-0093-02

林红,女,广东汕头人,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料语料库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不犯同样错误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