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知识论坛”是早期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新模式

2011-10-10 09:32刘运来李红丽李成仁姚忠祥秦茂林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研室本科生综述

刘运来,肖 岚,李红丽,李成仁,姚忠祥,秦茂林

(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本科生知识论坛”是早期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新模式

刘运来,肖 岚,李红丽,李成仁,姚忠祥,秦茂林

(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结合实践,介绍了本校组胚教研室连续开展了 7届“本科生知识论坛”的实践和效果,指出论坛是早期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模式。

本科生知识论坛;创新能力;医学本科生

加强对医学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1-2]。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注重医学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课程综合化、训练综合化、考核综合化方面,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教研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其中“本科生知识论坛”是培养低年级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种新模式[4]。

1 “本科生知识论坛”的组织形式

1.1 参赛对象

从 2003年起,教研室每年组织一次“本科生知识论坛”竞赛。参赛对象为正在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所有专业五年制、八年制本科学生,利用自愿报名参加,每 3人组成一个参赛团队。

1.2 组织形式

比赛分 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海选阶段。每年 11-12月,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开始自由报名,每个学生队组织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海选,具体比赛内容为5 min有关组织胚胎学的知识演讲,教研室分派教师协助组织、评分、分配参加初赛的名额等工作。

第二阶段:初赛阶段。次年的 1-3月,对于海选晋级的 30个左右的团队,每个团队指定一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题、查阅文献、总结文献、书写综述、制作演讲课件以及完成 5 min的初赛学术报告。

第三阶段:决赛阶段。次年 4-6月,对初赛晋级的 12-16个团队,指导教师协助学生修改综述、投稿,对演讲课件和内容进行精炼、加工,最后完成6 min的学术汇报以及 2 min回答评委提问。

1.3 评比办法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教研室每年聘请基础部教学督导专家、学校教学名师,甚至重庆医科大学的专家组成评委,该教研室的教师只负责组织工作而不参加评分。评分主要从学术性、表达能力、临场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现场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对于公开发表的综述予以适当加分 (具体评分标准参见附表 1),最后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予以适当奖励。

2 举办“本科生知识论坛”的意义及效果

2.1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论坛的参与对象是二年级的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和四年级的八年制医学生。一方面,这些学生刚开始接触基础医学专业课不久,解剖、生化、组胚等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既枯燥,又有难度,需要新的方式去刺激他们对医学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大多已经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也已经学过文献检索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立检索、阅读文献的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举办“本科生知识论坛”,组织、指导学生查阅最新医学进展并进行综述和报告,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医学的热情和参与科研的兴趣。从历年举办的 7届论坛的情况看,学生对组胚知识论坛反响强烈,每年参加各个学生队组织的海选人员超过 400人,甚至有些专业的学生全体报名参加,形成一股全体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潮。

2.2 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整个本科生知识论坛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参与的主体。从查阅文献、选题、综合文献、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综述、口头报告到回答问题这些环节,模拟一个科研课题从设计完成到报告的过程,指导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仅起一个导师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哪些是目前科研的前沿问题、综述书写的注意事项、报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等。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真正自己动手设计和完成科研课题是一次很好的演习,对于他们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实践的锻炼。

2.3 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迅速获取信息、综合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5],组胚知识论坛正是同时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在检索、搜集文献的同时,又必须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综合锻炼了学生分析、判断、选择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最后把信息资料汇总起来,形成一篇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并完成一个学术报告和回答评委提问,又充分锻炼了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4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论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术报告。学生团队需在 5-6 min内对自己检索的内容进行一个学术报告,并回答评委即时提出的 1-2个问题。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但是多数缺乏实际登台演讲的经验。在历时半年的知识论坛竞赛过程中,学生通过多次的试讲和实际登台演讲,口才和演讲经验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近两年的比赛,半数以上的参赛团队以英语完成演讲和回答问题,对于他们增强自信心,更好地应对国际交流合作大有帮助。

2.5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

医学科研论文具有特定的写作模式,通常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此项内容,尽早开发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才[6-7]。因为该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条件自主设计和完成课题,一般不易发表学术论著,因而从综述的撰写入手更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写作能力的首要环节是阅读规范的医学文献,指导教师在选择文献时需要有针对性,既要内容新颖,能够代表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又要逻辑性强、格式规范。然后,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整理、归纳、书写摘要、反复修改等步骤,逐渐建立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在已经举办的 7届论坛中,学生共撰写医学综述100多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 20余篇,编写综述论文集 3部。

表1 组胚知识论坛评分标准

2.6 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精神

未来的科研创新工作,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团队的协作配合,而对于习惯于一个人作为行为主体的 80后、90后学生来说,培养团队意识尤为重要[8]。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学术报告和文献综述都由一个 3人小组集体完成。学生既有分工,每个人在文献检索、文献阅读、信息分析和信息综合等方面各有侧重,在最后共同完成的综述、多媒体报告和回答问题过程中,能展示出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见解;同时又有协作,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求同存异,在字数有限的综述和时间有限的报告中,需要对自己和同伴的内容进行判断取舍、前后连贯,最后达到一个最好的结果。通过这样个体努力和团队合作相结合的锻炼,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增强了在完成局部工作时的责任心,增加了在集体中进行合作和交流的锻炼机会。

[1]吴军,杨梅,晓开提,等.论本科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47-648

[2]谭健苗,姜志胜,金海燕.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85-888

[3]罗成基.推行创新性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5):576-579

[4]李红丽,李泽桂,李成仁.医科大学二年级学生中开展“本科生组胚医学基础知识论坛”活动初探[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l5(l0):1468-1469

[5]胡西厚.注重本科生信息能力开发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1):10-11

[6]黄甲清.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华夏医学,2007,20(6):1380-1381

[7]谢贤镛,唐琼兰,文彬.开展医学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的探索和实践[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4):401-403

[8]姚真真,缪明永,黄才国.本科生创新团队培养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94-596

"Knowledge Forum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is
a new model to cultivate medical students’creativity at an early stage

Liu Yunlai,X iao Lan,L i Hongli,L i Chengren,Yao Zhongxiang,Q in M aolin
(Department of Histology&Embryology,Third M i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

By relating to our practic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of holding"Knowledge Forum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seven ti mes by the Department of Histology&Embryology of our university. The forum is a new model to cultivate medical students’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creativity at an early stage.

Knowledge Forum ofUndergraduate Students;creativity;med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

G642.0

A

1004-5287(2011)01-0101-02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 (09-2-066);2008年度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教学改革项目。

2010-07-28

刘运来 (1971-),男,湖南涟源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教研室本科生综述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