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小金库”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1-10-09 07:05象山县财税局顾小亚
财经界(学术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小金库领导单位

象山县财税局 顾小亚

随着我国经济的起飞,国库收支范围逐步扩大,各行政单位的可支配资金缩水,因此部分单位的部分领导以小部分人的利益为主,设立“小金库”,给单位和国家带来不好的影响,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不许设立,但是止不住一些人的巧立名目,小金库在全国范围内不断的扩张蔓延。

一、“小金库”的来源和危害

从已被报道出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为设立“小金库”真可谓用心良苦,有存在社团组织账上的,也有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派专人保管的,还有财务人员另外设账管理的,甚至有将单位改为简称后存人银行的账户。

(一)“小金库”的来源

分析“小金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勾结付款单位及有关人员,将单位应收的各种收入,如技术转让、服务费、管理费等收入,打到指定的“小金库”账户,或者,直接付现金,使企业合法的收入,变成部分人的小金库。

(2)隐匿处理残次品、边角废料的,以及报废固定资产得来的收入,将其直接存放于账外。

(3)将收取的回扣等灰色收入直接存入小金库。

(4)从单位零星创收、存款利息和超期押金等中转账或者提取现金,进而转入“小金库”。

(5)私下另设账户专门存放联营、投资的所得,并单独收支。

(6)通过各种会计失真的手段,如多报、虚报开支,冒领现金,将其转入单位账户之外的账户,就形成了“小金库”。

(7)将应付账款中的呆账,通过假账的形式核销,然后进行资金转移,达到公款私存的目的。

(二)“小金库”的危害

“小金库”,游离于单位的合法账户之外,没有纳入单位的预算,也没有列入财务会计的账内,是单位中部分人私自存放的各项资金,而它的危害性也是非常严重的,不仅是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失真,还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如《会计法》,国家的财政资金和税收流失不说,滋生了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成为腐败的温床。最近一段时间,纪检机关通过深挖细查各单位的“小金库”,查处了众多与经济有关的违法违纪案件,因此单位“小金库”成为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突破口。

二、“小金库”的形成原因

(一)利益的驱动

“小金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小集团的私利,假公济私,在公帐之外设立自己能做主的账。因为很多单位每年获得的财政拨款是由单位的基本人头决定的,其中单位职工各种福利和奖金需要单位自筹,这成为一些领导向外收费,向内挪用财政收入,侵占公款的借口。

(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现如今,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中对小金库没有一处法律定义,在查处方面也没有一处明确的的规定和条例来规范其程序。因此,就造成了在查处“小金库”这一问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也是因为财政支出的范围界定本省就比较模糊,不科学,且没有具体针对对象。

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并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隐瞒某些单位无预算开支事实、超预算开支行为和严重追加预算情况;②不同的单位有“贫富”不均现象,是监督处查力度不够,没有有效地阻止逃避预算监督行为造成的;③个别单位的工作存在漏洞,没有完全落实“收支两条线”这一规定,“罚缴分离”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三)处罚查处的力度不够

查处处罚不力,“小金库”极易死灰复燃,为“小金库”的存在留有生存空间,并且其隐蔽性会更强,而查处的难度变得更大。

“小金库”处罚查处不力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查处单位的思想认识比较模糊,不明确。很多单位领导,甚至执法监督单位认为,“小金库”的钱并没有进私人腰包,还是单位的钱,是为领导服务的,是为单位服务的,进而也是为国家服务的,只是其存在形式不太正规。所以,执法监督单位在处理时没有发现特殊情况,一般会从轻处理,有时仅仅收缴违规资金而不处罚。其次,相关领导的干预。“小金库”的存在与领导有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查出小金库之后,虽然有些监督检查单位雷声大,雨点小,存在严格批评,宽松处理的态度,而本应得到重处的违法违纪部门和领导,结果只处罚单位,轻罚领导或者不罚领导,在客观上纵容了,甚至包庇已违规违纪的领导,但即便是这样,经常会有领导出面讲情、打招呼,碍于人情面子,处理“小金库”这一问题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这一系列行为的结果就是有些单位违法违纪行为不止,私设“小金库”是屡禁不止。

(四)单位领导在思想上有误区,欠缺法制意识

很多单位的“小金库”长期得不到清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领导,他们认为是为了维护本单位的经济利益才设立小金库,并不是为某个人的私利设立,只要没有将“小金库”内的钱据为己有,没有放到自己私人的口袋里等违法违纪行为,最多只能算做不正之风。这样的思想意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正确的法制意识,没有正确认识到“小金库”的危害性,也没有意识到小金库会腐蚀单位的其他领导,这也是犯罪的一种。

(五)难以制止腐败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实行市场化运作,与之对应的是,腐败到处。许多单位的领导以权谋私的行为时常出现,与此同时,更多的单位为了一己私利,与这种腐败现象同流合污,使用大量公关费用。而按照相关规定,这种公关费用国家是不予报销的,这时小金库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即帮助解决单位和部分领导的不法支出。

三、对“小金库”的治理策略

(一)加强对领导的法律观念和思想教育

加强所有领导的思想教育,尤其是法制观念的加强要时刻不放松,组织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增强事业单位员工遵守法律法规、党纪和本系统的各种条例等的自觉性。另外,财务人员在自觉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要牢记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同时要自觉抵制不符合财经制度的收支行为。让他们深深地认识到“小金库”的存在对于国家的财经制度和反腐败的危害性,这样才能真正的教育与“小金库”行为有关的人员,让他们能够从内心树立起廉洁自律的观念,把握好国家利益与单位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财经制度的完善

现在我国市场经济当道,但是市场经济绝不是腐败的代名词,也不是离开金钱腐败就无法运转了,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单位物资、职工工资、基建等方面的管理,要坚决实施“收支两条线”,消灭“小金库”可能产生任何土壤,此外,可以考虑向职工或群众公开单位财务收支情况,以便使事业单位财务得到更完善的监督。

(三)不断完善监控机制

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对各种专项资金实行全程跟踪监控,对采购资金进行适时监控,在收费方面加以监管,比如严格收费资格审批,票据缴销管理。同时,改变以往以行政领导为主的审计方式,发挥相关部门的内部审计对本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还可以变离任审计为任中审计,变定期审计为不定期审,将单位资产的租赁、出借、处置和变卖,以及管理纳入统一管理,杜绝将国有资产变成“小金库”的现象。

(四)强化惩处机制

《会计法》有规定,要严格处理授意、强命财务会计人员做假账单位的领导进行严格处理。要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加大信访举报,加强效能监察,高举先免职再追责的利剑。对私设“小金库”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予以重罚,从严查处,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性质,先对有关人员进行免职,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处以刑罚的就处于刑罚,该组织处理的就组织处理,该给纪律处分的就给纪律处分。另外,要终身取消涉案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财会工作的资格,从惩处上形成对私设“小金库”的行为真正威慑。

(五)加大查处的力度

对目前来说,清治“小金库”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需要纪检、审计及银行等部门互相协调,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大力查处各单位“小金库”,进而营造出一种对“小金库”违纪行为进行全社会监督、治理、防范的氛围,让“小金库”难以容身。

(六)吸取其他单位关于“小金库”问题的教训

我们单位各级领导和财务应在这个问题形成之前就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本单位财务运行过程的监管,杜绝“小金库”或账外账等情况的出现,为我单位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张卫华.“小金库”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J].财经界.2010(12)

[2]姜柳洲,丁磊.“小金库”形成原因及查处对策[J].北方经贸.2007(12)

[3]刘子英,宋华春.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J].内蒙古气象.2006(03)

[4]王福武.小金库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0(8)

猜你喜欢
小金库领导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论“小金库”的违法性及治理对策
小金库为何屡查不绝
“小金库”“大毒瘤”
——基层监督干部眼中的“小金库”治理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