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慧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
语言非范畴化的动态过程
吴智慧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构成了语言体系发展的一个有机的整体。非范畴化是语言进行重新范畴化的必经之路,这一过程不仅包含范畴特征消失,还包含范畴特征转移以及范畴特征盈余。范畴特征消失与范畴特征盈余是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而范畴特征转移的结果可能是前者也可能是后者。
非范畴化;范畴特征转移;语法隐喻
范畴化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其基本作用是在差异中找出相似点,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一类事物及其所包含的事物也可以构成一个范畴。范畴化的目的是减轻认知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实现认知的经济性,以最有效的方式对客观世界的概念进行存储和记忆。从认知方法上来看,范畴化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追求共性的过程。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认知的完整过程还包括一个从一般到个别的追求个性的过程。后者便是语言的非范畴化,是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自身范畴特征发生转移以及获得新的范畴特征的过程。范畴化和非范畴化构成了语言体系动态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功能语法中,语言的非范畴特化现象被Halliday定义为语法隐喻,即非一致式(incongruent)表达。他认为语言的组合应有既定的方式,能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即一致式(congruent)表达。而非一致式表达不是直接反映现实,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扭曲的关系,这种不一致的关系是通过不同语法域中语言单位之间的转化过程实现的。[1]将语言的这种非一致式表达定义为句法层面的隐喻是否妥当,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朱永生等[2]认为,语法隐喻这一术语给传统句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或方法。而赵艳芳[3]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这种形义之间的非一致式体现,即不同语法范畴之间的投射,称为语法隐喻是不妥的。无论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本身有无必要,Halliday讨论的这种语言的非一致式表达无疑是语言的非范畴化现象。
语言非范畴化的概念最早由Hopper和Thompson提出,是指词类(主要是名词和动词)在一定的语篇条件下脱离其基本语义与句法特征的过程,是与范畴化方向相反的运动。在语法化研究中,非范畴化是实词虚化的重要原则。[4](P4)由于语法化研究着重考察语言变化的历史过程,所以在其理论框架中,非范畴化主要指实词虚化的结果。
刘正光[4](P61)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语言的非范畴化过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上的论证。他将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并指出在认知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和认知过程。他用图1描述了这一过程,并指出从范畴化到非范畴化是一个“失去原范畴的某些特征”的过程。事实上,这一过程不仅是范畴特征消失的过程,它还涉及范畴特征转移以及范畴特征盈余的问题。也就是说,语言非范畴化是一个范畴特征消失、范畴特征转移和范畴特征盈余的动态过程。
图1 非范畴化过程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范畴化的作用在于从杂乱无章的事实中建立起结构和秩序,以便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存储知识;而非范畴化的作用在于通过扩展和重组现有资源实现语言的创新和发展,它体现出的是语言的生命力。在非范畴化这一动态过程中,语言自身的范畴特征消失、增加或者转移,语言临时获得语篇组织功能或表达功能[4](P69),这是进入重新范畴化之前的最活跃的过程,也是语言在共时环境下最真实、最活泼的体现。
从历时的角度考究,语言非范畴化是一个范畴特征消失或盈余的过程。从词汇层的视角上进行考察时,这个过程体现的往往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果,通往这个静态的结果之前发生了什么,应在共时环境下考察语言在句法或语篇层面的使用,因为其使用过程是范畴特征被激活、产生互动并相互发生碰撞的过程,即范畴特征的转移。
1.名词范畴特征的转移
名词是范畴属性特征区分最明显的一类词,一个名词从语义特征上看,应该表示具体的事物,具有真实世界中的指称对象。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义场。从句法功能上看,它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表达施事和受事功能。名词范畴特征转移则指语义或功能上的非常规实现,即语义特征的转移或句法功能特征的转移。名词的非范畴化过程,即名词与名词的非常规搭配,是名词范畴转移的过程。如
①He’s a man who has a reputation to lose.
一般地,reputation所蕴含的语义概念有“名声”、“好的”、“受人景仰”等。例①中,拥有不同概念、本应出现在不同场合的词语reputation与lose组合在一起,reputation不再指称“好的名声”,而是将抽象概念中“名声”影射到中心词lose上,通过与lose的非常规搭配表达出一种讥讽的意义。再如
②With a legacy of idle time.
例②中,legacy的范畴特征转移则体现在句法功能上,该词本身意义为“遗产”、“财富”,蕴含“宝贵”、“多”、“意外”、“幸运”等义,在该例中,它将自身语义场中“多”的含义投射给了idle time,不再拥有施事或受事功能,体现的是修饰、限定功能。
2.动词范畴特征的转移
动词的范畴属性也包括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特征,原型意义上的动词报告的是一件事情的发生,句法上承担述谓功能。动词范畴特征转移的过程,也体现在语言的非常规使用过程中,如动词与主语/宾语名词的非常规搭配过程。例如
③The first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declared himself.
④Those Indians infested the streets.
在常规语言中通常是有生命特征的事物名词与有生命特征的谓语动词(如witness,see,show,declare)搭配表达体现有灵特点,或者无生命特征的事物名词与无生命特征的谓语动词(如cover,last,rise)搭配表达体现无灵特点,这是词汇在自己形成的场内的应用。例③突破了语言的常规用法将无生命特征的事物名词result与有生命特征的谓语动词declare联用,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实体历时形成的语义范畴特征发生了转移。
词类除了可以按照有生命特征和无生命特征划分以外,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语义域进行区分。例④中动词infest的意思是“大批滋生”,尤指老鼠、苍蝇,有贬义,当表示“人”的主语与infest搭配时,“不受欢迎”的意义就转移给了主语Indians。不同语义域的主语名词和谓语动词的非常规搭配用公式可以表达为非语义域Noun+语义域Verb;拥有自己独立语义场的动词支配语义场外的宾语名词时,也能赋予语义场外Noun以自身所附带的某种特性,这种动词与宾语的非常规搭配用公式可以表达为语义域Verb+非语义域Noun。如
⑤The doors communicating with the front room.
例⑤中动词communicate的句法功能发生了转移,它不再担负传统动词述谓功能,而是发挥一种修饰、限定功能。
3.形容词/副词的范畴特征转移
形容词的范畴属性决定它可以做定语修饰限定名词,或者做补语表示补充说明。而在众多语料研究中发现,形容词的功能有多元化趋势。如
⑥Laid one lean inquiring finger on the wall.
⑦Incurable laziness.
⑧He uttered a profane expression,and withdrew in a violent hurry.
例⑥的形容词inquiring描述的是过程,承担了动词的功能;例⑦中形容词incurable从表语功能转移到了定语功能;例⑧中形容词violent承担的则是状语功能。
副词是修饰动作过程、表示状态的词,与形容词相似,也是通过其语法功能或语义功能的非常规互动来实现语言的非范畴化的。
4.介词的范畴特征转移
介词是指参照空间方位构建的一系列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表征人类生存状态的基本概念,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这些概念与我们的生理结构特点和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一些用方位词表达抽象概念的范畴特征转移的情况。如
⑨I am at the end of my resources.
例⑨中at the end of…把物理意义上的“在……的末端”转移到了抽象意义上的“到达……的尽头”,即“才智耗尽,再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语言是由符号、语音、语义组成的系统,而范畴更像是语言实体在历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场,它不仅包含语言实体的语法功能属性,更包含历时条件下形成的语音、语义场。语言实体在词汇层次的范畴属性与功能特征,正像刘正光[4](P92)陈述的那样,都是中性的,是词典里的静态描述,可以说是范畴化的结果。但是当语言实体进入语用过程后,尤其在句法和语篇层面,会获得许多动态的特征,其语义、句法功能与范畴的自然对应关系会出现不对称。
不同范畴特征之间的转移能引起不同的意象联想,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因而在语言应用过程中,语言的使用者便将这一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最经济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得以创新,语言的魅力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范畴特征转移是语言向前发展的一大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随意出现的非范畴化语言现象逐渐得到更多人的青睐,频繁地得到使用,变为平常人使用的语言,原来的范畴特征或消失或盈余,从而进入静态的新的语言范畴。
1.范畴特征消失
范畴特征消失是一个从局部特征消失到范畴属性完全消失的渐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名词化现象可见一斑。
⑩In obedience to my instructions.
⑪Attention please!
这里obedience和attention虽然在形式上依然是名词的功能,意义上表达的却是一种行为过程,他们已经部分地丧失了原有名词的范畴特征。这类名词多为动词派生名词,不属于实体名词,通常仍然保持有动词的特性。在历时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词汇项使用频率的增加,有一些词汇甚至完全丧失了原有的范畴特征,即出现实词虚化现象。如
⑫a.He has provided many things that we need to build our house.
b.Provided with all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he made a quick decision.
c.Provided he gets all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he will not make any decision.[4](P95)
在最初的使用中,provide作为动词可以有人称、时态、体态等的变化,充当句子的谓语,如例⑫a句;但在b句中,provide虽然有体态的变化,但是已经不再表示行为过程,不能充当谓语,只能充当原因状语;而在c句中provide完全丧失了动词的范畴特征,转化为连词。从范畴部分特征消失到范畴特征完全消失是一个历时的过程。
2.范畴特征盈余
范畴特征的盈余是指语言实体在共时使用中范畴属性得到扩展或增加的过程,是与范畴特征消失相反的运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汇范畴属性逐渐减少或消失,实词被虚化,也有一些词汇范畴属性逐渐扩展或增加,语义特征或功能特征出现多义性。如
⑬a.He is a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
b.He’s a very good person,and unkindness is foreign to his nature.
例⑬中foreign的概念范畴已经在“国外的”这一意义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另外一种意义,即b句中“不相容的”。在句法功能上,a句中foreign承担定语的功能,而在b句中foreign承担的是表语功能。在语言发展过程中,foreign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特征都得到扩展即范畴特征有所增加。
语言实体范畴特征的盈余是语言运动的结果,它可以是文学事件、电影范例、政治事件、经济文化事件留下的印记,也可以是范畴特征转移得到频繁重复后形成的结果。
在语言的发展进程中,非范畴化现象是语言实现创新和向前迈进的必经之路,范畴化和非范畴化构成了语言体系动态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语言的非范畴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包含范畴特征的消失,还包含范畴特征的转移以及范畴特征的盈余。在非范畴化的动态模式中,范畴特征消失、范畴特征转移以及范畴特征盈余三个过程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有时会同时出现在一个非范畴化语言现象中。范畴特征消失与范畴特征盈余是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而范畴转移的结果可能是前者也可能是后者。
[1] Halliday M A K.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66.
[2] 朱永生,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与贡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95.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66 -170.
[4]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H314
A
1009-3729(2011)01-0111-03
2010-08-10
吴智慧(1980—),女,河南省遂平县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