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福建省田径优势项目的发展研究
——以历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为例
王 琳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以历届全运会比赛福建省田径队获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综合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跳”、跨栏、短跑、全能和4×400 m接力是福建省的重点优势项目。针对今后福建省优势项目的发展提出狠抓优势项目、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服用兴奋剂的打击力度、竞教结合等建议。
福建;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福建省以1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走出低谷,并以此终结了福建省在全运田径赛场上连续16年无金的历史,翻开了福建田径崭新的一页。为此,对福建省在历届全运会的比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福建省的传统优势项目进行研究,对福建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提出理论性建议。
历届全运会比赛福建省田径队所获得的成绩。
从国内公开发表的体育报刊和书籍上查阅有关的科研论文数篇,通过网络查阅有关田径运动的比赛成绩及相关数据。
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从表1历届全运会福建省获得的奖牌以及奖牌的排名情况来看,在这50年间,福建省田径运动的发展跌荡起伏,这是由于期间各种因素交织相互作用所致。福建省的田径运动从第一届全运会至第十一届全运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表1 历届全运会福建省获得的奖牌以及奖牌排名
自新中国成立后,田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1957年7月,福建省田径队成立。尽管1957年出现的反右扩大化和1958年的“大跃进”等“左”的干扰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给福建省田径运动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整个田径运动仍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全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迅速发展的景象。在第二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6名,并有多人破全国纪录。这一时期是福建省田径运动初步崛起时期,也是运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的阶段。
自第二届全运会后,福建田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持续向前推进,但在一批年轻选手茁壮成长、新老顺利交替时,我国十年动乱开始了,这无疑给全国体育事业带来灾难性重创,福建也无法幸免。在这10年中,福建省损失了一两代运动员,田径运动技术水平迅速倒退,落为华东区最低水平。
进入20世纪70年代,福建省田径开始复苏,在此时,福建省参加了第三届全运会,这是福建田径事业获得新生的时期,田径训练慢慢步入正轨,运动成绩得到提高。在全国第三届全运会上已有8男1女进入各参赛项目的前8名。倪志钦、蔡长希在第七届亚运会上分别获得男子跳高、男子撑杆跳高银牌,并有多人在多项上创全国新纪录。他们为福建田径走向国际、冲出亚洲做出了成绩,也为福建田径运动的飞跃吹响了号角。这一时期,是福建田径百年史上,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田径史上最为迅速的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尽管优秀运动员辈出,但在总体水平上福建省未能挤入全国前列。这主要是由于福建省开展的田径项目少,除了“四跳”、跨栏、全能以及接力项目外,其他田径项目基本上处于全国下游,有的项目甚至长期不开展。
此时,福建省田径出现了后备基础力量的严重危机,随着领军人物相继退出田径赛场,后备力量没有跟上,出现断层,不可避免出现全面倒退的情形,滑坡已成为这个时期无法阻挡的现实。在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上,福建田径仅6名队员进入决赛,只取得一枚铜牌和两项第8名,这是福建田径近百年发展史上参加全运会成绩最差的一届。
八运会后,福建省开始重视田径工作,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经努力,福建省已基本抑制了田径项目的滑坡,并为参加九运会做足了准备,增添了一批有希望的新生力量,这时径赛队伍恢复较快,男女跨栏、接力已具备冲金实力,并取得了0.5银、3铜、1项第4、2项第5、5项第7和1项第8的成绩。从此,福建田径整体实力和“四跳”出现可喜的局面。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派出了47名运动员(男22,女25)参加59项比赛,这是福建田径队参加历届全运会以来参赛运动员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并且参赛运动员中有29%是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占全部参赛运动员的59%。1985年后出生的参赛运动员占总参赛运动员的91%,这是一支具有朝气和竞争力的队伍。[1]并且在第十一届届全运会上,福建省跳高小将郑幸娟以1.95 m的成绩夺得金牌,创造了女子跳高多年来国内最好成绩,并终结了福建省田径在全运赛场上连续4届16年无金的历史。福建省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中还获得了2枚银牌和3枚铜牌,列奖牌榜第12位。从表1中可看出,从第八届全运会低潮后,在领导、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田径慢慢从低谷中走出,开创了福建省体育事业的新局面。
从表2中可知,在历届全运会中,短跑项目共获得4枚铜牌、2个第7名、1个第8名。男子100 m、200 m在第一至第八届;女子100 m、200 m、400 m从第一至第十届全运会上都无成绩体现。如果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女子短跑运动员王静没有发生兴奋剂事件,那么福建省女子短跑队经过近50年的努力将创造福建省的短跑历史。男子短跑从第9届全运会开始获得了3枚铜牌、1个第7名、1个第8名的成绩,女子短跑则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200 m的铜牌。说明短跑项目近年来已成为福建省的优势项目,尤其是男子400 m。
表2 历届全运会福建省田径运动员所取得的名次
跨栏项目包括女子100 m栏、男子110 m高栏、男女400 m栏。通过表2可知,男子110 m栏在第8届全运会上获得了第8名;女子100 m栏在第5、6届全运会上由刘华金取得2枚金牌。除此之外,在其余全运会比赛上并无表现。男女400 m栏从第7届全运会到第11届连续5届由不同的人取得了不同的名次,其中获得了1枚银牌和2枚铜牌。说明福建省在历届全运会比赛中,跨栏项目的获奖及名次主要集中在男女400 m栏中。所以400 m栏可谓福建省的传统优势项目。
从表3中可看出,在历届全运会比赛中,跳跃项目上获得了6金、9银和1铜的出色成绩,跳跃项目获奖牌数占总牌数的47.8%。足以说明“四跳”是福建省的传统优势项目,并且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特别是男跳远、男撑杆跳高、男女跳高和男女三级跳远长期处于国内较高水平。郑幸娟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以1.95 m的成绩夺得福建省惟一的一块金牌,并以此终结了福建省4届16年无金的历史,创造了福建省新的辉煌。女子三级跳远是福建省新崛起的优势项目,运动员谢荔梅在2007年以14.90 m创造亚洲纪录,但第十一届全运会上由于在专项和非专项中周旋,最终无缘金牌,着实是个遗憾。男子撑杆跳高现处于恢复阶段,从表2中可看出,在第二至第七届全运会中此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第八至第九届中却无成绩显示,而在十运会中获得了第八名,十一运会中上升到第五名,由此可知,福建省的男子撑杆跳高正在逐步恢复中。通过对第一至十一届全运会跳跃项目总体的分析,男子撑杆跳高、女子跳高和女子三级跳远仍然保持了福建省在国内的优势地位,而男子跳远和三级跳远由于队员伤病的原因将暂时失去优势项目的地位,但它们始终是福建省传统优势项目,以期他们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展雄风。
从表2中可看出,福建省全能项目在第一至第六届全运会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共获得了2金、1银、1个第4、1个第5和1个第7的成绩,足以证明全能项目是福建省的优势项目。
特别是在第四、第五届全运会上,翁康强一人连续两届独揽金牌。但从第7届省队教练被调往国家队后断层。十项全能后起之秀林清泉,在2009年全国田径大奖赛上以7 545分名列第一,可惜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中因伤被淘汰,但有望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冲击奖牌。
从表3中可知:“四跳”、跨栏、短跑、全能和4×400 m接力,仍然是福建省的重点优势项目。而目前“四跳”中的男女三级跳远、女跳高、男跳远无疑是重中之重。撑杆跳目前处于恢复阶段;全能项目已断层多年,现已出现可喜新人。前面所分析的目的在于:历史造就的福建可持续发展的传统项目必须始终狠抓;撑杆跳高、全能项目长期出人才、出成绩关键在于该项目由国家队教练带训。福建省男跳远、女跳高、男女跨栏也长期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和上流水平。[2]所以,福建省田径运动有希望也有能力在今后的比赛中发挥优势,取得更多的荣誉。
表3 历届全运会福建省田径项目得牌情况
我国各省在田径运动项目上都不可能均匀展开,都是结合自身的地理、人文、环境发展适合自己的项目,并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进而形成各省自身的传统优势项目。因此,福建省应着重狠抓已形成的传统优势项目。如:男女短跑、女子跳高、男子撑杆跳高、男子十项全能、男女三级跳远和男女跳远等项目。
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福建省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福建省田径现处在恢复上升阶段,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福建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项运动要做到长盛不衰,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要跟上整体的发展,具备雄厚的后备力量。重视和加强优秀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后备运动员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是福建省田径运动跻身全国前列的重要保证。[3]
教练员是发展体育事业特别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关键,他们在运动场上起主导作用。教练员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福建省一些项目之所以长盛不衰,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实践证明,实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必须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教练员队伍。但是,从福建省教练员队伍现状看,梯次结构不合理、优秀中青年教练偏少、教练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因此,在接下来的阶段造就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练员为主体的高水平教练员队伍,是全面提高福建省整体竞技实力的重要保证。并且教练员要不断接受不同的培训,包括各方面专家对教练员所进行的专业培训、同一项目的教练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等,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执教水平。[4]
兴奋剂是葬送运动员前程和身心健康的毒瘤。在第十一届全运会赛场上福建省出现的兴奋剂事件,使福建省田径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因此,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认清使用兴奋剂对身体和社会的危害,解决兴奋剂使用者的思想根源问题是反兴奋剂工作的关键。在体育专业教育和教练员岗位培训中进行反兴奋剂教育,增大社会舆论压力,运用宣传和新闻媒介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的教育和监督,将教育和惩处相结合,从根本上杜绝兴奋剂的使用。
在竞技教育中,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对运动竞赛“夺标”的探索,从而忽略了“育人”与“夺标”有机结合,这是造成训风和赛风不正、阻碍“道德竞技”发展的“无形”障碍。目前福建省乃至我国服用兴奋剂现象如此猖獗,都与我们忽略竞赛育人的宣传和教育相关。长此以往,将会对福建省田径运动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应积极倡导“育人夺标”的理念,这对于加强福建省田径运动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教育,努力培养一批优秀新人,主动抵制国内外竞技异化的倾向,促使福建省田径运动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
[1]原尊辉.第十一届全运会福建田径队比赛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6):13-19.
[2]陈惠军.记录——福建田径百年风云[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235.
[3]王彦收.福建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陈涛,韩宝红.从十运会田径运动成绩看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88-90.
[5]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6]十一届组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竞赛成绩信息发布[EB/OL].(2009-10-28)[2010-05-20].http://result.11th - games.org.cn.
[责任编辑 江国平]
To View the Advantages of Sports'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in Fujian's Province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National Games
WANG L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Through the performances of Fujian Province's track and field team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the overall national games,we analyze and study the superiority projects in Fujian Province's track and field team by the docu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indicating“four jumps”-hurdle race,the dash,versatile and 4 ×400 m relay are Fujian Province's key superiority projects,advancing the theoretical proposals to maintain and develop the Fujian Province's superiority projects.
Fujian;overall national games;track and field;advantageous events
G 82
A
1007-7413(2011)02-0049-05
2010-09-19
王琳(1986—),女,福建晋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