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核心课程标准探析
——以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为例

2011-09-28 07:4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职业高职

周 炫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广东 广州 510507)

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核心课程标准探析
——以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为例

周 炫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广东 广州 510507)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基础。文章拟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标准,用以指导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课程标准;职业能力;工作过程

教育部16号文明确提出:高职学院应“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当前高职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也就成为高职课程改革重要的切入点。因此,如何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核心课程标准,就成为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往教学大纲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而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它不仅仅关注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或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高职课程标准应对学生将来必须面对的 “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具体描述,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体现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其标准应来自企业,来自职业。因此制定高职课程标准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程标准是从学的角度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

高职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它必须依据社会发展和国家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和人的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提炼工作过程知识;并依据工作过程结构,对知识进行排列,让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建构本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能够高质量地从事岗位工作[2]。因此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能主动自我构建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并为学生拓展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及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课程标准可以让教师能够整体地思考“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

以往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然而与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教师使用课程标准,关注的已不再是学习的结果,如学生是否能记住某个结论,记得是否准确?是否形成某项技能,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而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职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是高职教师、教育管理者开展实践、研讨教学问题的基础。因而这就必然会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整体地思考应该如何教,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标准的制定

为了更好地探讨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课题。本文以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为例,着重探讨制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1.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定位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是文秘专业群培养秘书处理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办公室秘书人员所应有的商务专项活动调研能力的训练,能够根据企业工作实际或虚拟工作任务,分专题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写出科学合理的调研报告,为上司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前修课程为秘书实务、实用文书写作、秘书礼仪,后续课程四级秘书考证、毕业论文写作等。

2.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设计思路

(1)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本课程以“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工作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设计,通过分解以学科体系为主的知识结构,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将 “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改变了高职教育长期以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状况,实现了学科课程向工作(任务)体系课程的跨越。

(2)职业工作项目为载体

本课程以“市场调查与分析”具体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技术实践知识为焦点、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的课程内容结构,实现了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

(3)任务驱动统领教学过程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统领教学过程的实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完成某项工作),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实获取所需的职业能力。

3.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制定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市场调查问卷、组织实施市场调查,整理市场调查资料,分析市场调查资料,编写市场调查报告,树立良好的秘书职业意识和职业修养,培养严谨务实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可选择性地考取国家四级秘书职业证书打好基础。具体如下:

(1)能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对象的性质,制定出合理的调查实施方案。

(2)能根据实际业务活动顺序,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确定问卷的组织与编排,综合评估和制作问卷。

(3)能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和调查计划的安排,有组织、系统、细致地收集各种市场资料。

(4)能及时准确地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审核编辑、资料分类、数据编码和数据录入。

(5)能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市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6)能根据市场调查所取得的有关资料,运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对市场供求变化及其他因素的发展变化做出专业性的描述和推断。

(7)能利用整个调查过程的调查资料、分析资料、调查结果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所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学会编写市场调查报告。

4.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理论够用”为指导,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收集有关市场调查不同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及其所担当的角色,通过分析其所应掌握的市场调查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应该通过哪些实训环节来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参照。从而方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性的技能、技巧,“在工作中学习、学会如何工作”,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

(1)学习情境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共包括七个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表1 市场调查与分析学习情境设计

每个学习情景具体包括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建议、考核与评价、教师能力及知识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学仪器设备等内容。下面以“制定市场调查方案”学习情景为例,如表2所示。

5.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本课程在高职文秘类专业当中是一门开设时间比较长的课程,教材种类较多,有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教材选取时,应优先选取实践性强、按照工作过程或模块化设置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国家秘书四级以上职业标准进行编写的教材。

(2)教学考核与评价建议

课程学习的考核重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本课程强调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一个学习情境按照成果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三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以此来考核学生真实的职业能力。

下面以“制定市场调查方案”学习评价表为例,如表3所示。

(3) 教学建议

本课程建议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工作项目为载体,采取任务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方式、案例式教学方式、实训式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以市场调查分析为载体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即在每一个教学项目中,分成若干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以虚拟工作情景引入教学内容,在情景对话中展开具体的学习任务,并按此设置实训题,给出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实训教学一般分小组进行,以任务为导向,结合各个知识点进行训练,将必须够用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工学结合的理念真正得以实行。

表2 制定市场调查方案学习情景卡

表3 制定市场调查方案学习评价表

三、几点体会

纵观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在制定高职课程标准时应该给予重视。

第一,课程标准应体现企业(行业)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要求。

在课程开发主体上,高职院校要建立有企业(行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企业(行业)的专家直接参与专业和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第二,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坚持知识的掌握应服务于能力的构建,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在工学结合的原则下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同时课程内容也不追求理论知识的体系完整,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第三,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课程越来越多地通过课程模式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因此,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可以促进高职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才能培养出与实际需求“零距离”的人才,培养的学生既会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会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

第四,课程标准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程标准的制定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适应学生的自身基础和智能特点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制定课程标准既要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的需要,又要考虑生存发展的“社会人”的要求。[4]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同时还需要进行人文教育,满足学习者作为社会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即要让学生获得具体在某一工作领域和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到技术以外的许多东西,如管理、市场、与顾客沟通和服务、成本、融资、团队合作等等。从而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激烈竞争中处于强势,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制定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下,开发适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标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来加以不断地完善,从而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

[2]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3]李玉芬.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4]马良军.制定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J].中国培训,2009(5).

[编辑:张雪梅]

G 710

A

1671-4806(2011)01-0066-04

2010-12-25

周炫(1976— ),男,江西乐安人,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职业高职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