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校的生命教育研究

2011-09-26 04:28章敏敏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1年11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途径高校

章敏敏

摘要现代社会陷入了“技术陷阱”,一些现代人在技术中迷失了自我。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发生很大的变化,呈现无视生命价值的行为取向。本文在论述大学生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 生命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023-02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各大高校中大学生轻生的案例层出不穷,许多优秀大学生的生命之花本应该在怒放的时候戛然而止,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根据2007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率问题研究报告》结论,从1997年到2005年,北京大学生每年有平均2.59人自杀,虽低于全国自杀率,但社会影响很大。而据另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当受到别人严重侵犯时,7.4%的大学生经常有杀死别人的念头,27.2%的大学生偶尔有这个念头。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8年发布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占18.9%。同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对70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的心理体验,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据2009年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0.71%的大学生表示当遇到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法来解决,28.6%的大学生偶尔或经常有自杀的念头,5.7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一直以来忽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忽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不无关系。痛定思痛,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真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显示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价值观以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介入,使教育过于工具化,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扩展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生存竞争力上。教育在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的同时,忽略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漠视了学生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教育理念中带有深厚的政治色彩和功利色彩,而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多关注生存手段,而很少思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当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时,由于找不到生命的寄托和生存的价值,最终走向自我毁灭,造成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教育本质是引导人心灵的事业,教育存在的意义是充分发挥其引人求知、引人高尚、引人自信、引人自爱、引人热爱生活、引人关爱生命的引导作用。高等院校必须以人的自我完善和生命价值为目标,并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实施人文关怀,只有这样,大学才不会丧失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也就不会单纯的沦为实现其他社会目的的工具。

(二)开展生命教育能有力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高校过多的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力等被放置在一边。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感。这句话既诠释了生命教育的内涵,也解读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所以高校应该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培养他们豁达而深沉的社会情怀,使他们懂得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打造生命教育活力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开展生命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是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是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凭借课堂教学渠道“有意识、无痕迹”地渗透生命教育。中文学科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体育学科教给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的方法;音乐与美术学科教会学生欣赏生命之美;心理健康课程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顺利、失败和成功等。

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是生命成长与形成的过程。在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过程中,有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情感的培育、人格的完善、人性的养成。整个生命在此过程中得以展开,得以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发掘其潜力并加以展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其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路向。

(二)构建生命教育舆论氛围

开展生命教育,应该要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让大学生时时处处在都能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气息。但生命教育本身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工程,贯穿于人的一生,蔓延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应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合力作用,为生命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提倡、宣传、推动生命教育,以多层次的校园文化营造生命教育的整体环境;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内各种传媒、教育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生命教育,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网络,把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信息通过网络来开展,优化生命教育的信息环境,使生命教育无时无处不在,深入人心。从家庭来说,要为学生营造温馨、关爱、欢乐、宽松、民主的生活氛围,给学生带来欢乐、幸福的生命体验。从社会的层面来说,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政策,为生命教育的深入、持久、有效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大学生有过极度的心理体验,但仅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力度,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主动寻求专业咨询帮助。因为,当危机事件出现时,只要能及时发现自杀行为的前期预兆,并进行有效干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可以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特别是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健康委员。学生在生活中交往密切,一旦某位同学产生心理障碍而表现于外时,学生应该是第一发现者,及时逐级上报后会得到较为妥当的处理,所以建立三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克剑.生命化教育须从随顺人的生命自然说起[J].福建论坛,2007,(4):32.

[2]冯建军.教育即生命[J].教育研究与试验,2004,(1).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途径高校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