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元,李 艳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种子萌发的主要过程是胚恢复生长和形成一株独立生活的幼苗。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很多,主要有水分、温度、氧和光4种[1]。此外,氯化钠 (NaCl)胁迫对种子萌发、幼苗的形态及生理变化等都有很大影响[2]。枳壳 [Poncirus trifoliate (L.)Raf.]嫩籽播种育苗,是快速培育砧木的良好方法。用嫩籽播种培育砧木苗,比用老熟种子播种培育砧木可提早1a嫁接[3]。本研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光照、温度和NaCl胁迫对枳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而确定最佳的处理组合,为提高枳壳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依据,以缩短柑橘苗木繁育时间。
试验枳壳采集于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柑橘基地。
2010年9月3日将采集的枳壳果实保存于5℃冰箱中。2010年9月5日将枳壳种子从果实中取出,挑选出粒大、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然后将种子放在清水中适当浸泡,除去果肉和杂质,用水冲洗种子,冲去果胶质,再放在5℃冰箱中以保持湿润状态待播。
1.3.1 试验处理
(1)光照处理 在温度为常温25℃条件下,设置全光照、光照∶黑暗=12h∶12h、全黑暗3个处理。
(2)温度处理 在光照∶黑暗=12h∶12h条件下,设置15、25、35℃3个恒温和25℃/15℃ (昼夜交替)1个变温,共4个处理。
(3)NaCl胁迫处理 在光照∶黑暗=12h∶12h、温度为常温25℃条件下,NaCl溶液设置0.1、0.3、0.5、0.7、0.9mol/L共5个胁迫浓度,以NaCl浓度为0.0mol/L (蒸馏水)为对照 (CK),共6个处理。
1.3.2 试验实施与观察
以土∶草炭∶蛭石=1∶2∶1的比例配制成混合基质,装在规格为4cm×5cm的塑料穴盘中。将上述13个处理各播种20颗,重复3次,播于基质中,置光照培养箱中培养。隔日浇水,保持土面为湿润状态。NaCl胁迫处理的则分别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以种子萌发长出幼苗作为发芽的标准,每日观察1次,记录发芽的进程 (即每天各处理有多少种子萌发)、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发芽率= (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发芽势= (种子萌发盛期萌发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待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后,逐日观察记录其生长状况,计算幼苗活力指数和幼苗存活率。
肉桂酸、羟基苯甲酸、香豆素和苜蓿素对苜蓿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强于小麦,苜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随着各物质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幼苗活力指数=发芽率×鲜重 (平均单株重)
幼苗存活率= (幼苗存活数/种子发芽数)×100%
数据均用DPS 6.50软件进行分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差异比较。
2.1.1 不同光照对枳壳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所设置的3个光照时间下,种子萌发率均保持在70%以上,且不同光照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光照对枳壳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
表1 不同光照对枳壳种子萌发的影响
2.1.2 不同温度对枳壳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枳壳种子在25℃与25℃恒温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在15℃恒温条件下不萌发,与25℃和35℃恒温条件下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而且,在变温条件下,60颗枳壳种子仅有1粒萌发,与15℃恒温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与25℃和35℃条件下均有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枳壳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在15℃的低温下不萌发,25℃及以上萌发良好,但随着温度升高萌发率有下降趋势。
表2 不同温度对枳壳种子萌发的影响
2.1.3 不同NaCl胁迫对枳壳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枳壳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在NaCl浓度为0~0.5mol/L浓度下种子能萌发,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NaCl浓度为0.7、0.9mol/L时种子不能萌发。结果表明,枳壳种子萌发率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NaCl浓度达到0.7mol/L时萌发率却降为0。
表3 不同NaCl胁迫对枳壳种子萌发的影响
2.2.1 不同光照对枳壳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设置的3个光照时间中,全黑暗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和幼苗存活率相对较低,与在全光照和光照∶黑暗=12h∶12h条件下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全光照与光照∶黑暗=12h∶12h则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光照12h以上有利于枳壳幼苗生长。
表4 不同光照对枳壳幼苗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温度对枳壳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25℃常温条件下的幼苗活力指数和幼苗存活率均最高;35℃恒温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虽高,但幼苗存活率低,极显著低于25℃常温条件,幼苗易枯黄死亡;25℃/15℃变温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很低,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但幼苗存活率极高,1株幼苗一直存活。结果表明,25℃的幼苗活力指数和幼苗存活率最高。
表5 不同温度对枳壳幼苗生长的影响
2.2.3 不同NaCl胁迫对枳壳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枳壳种子具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在NaCl浓度为0.1~0.5mol/L浓度下幼苗仍能存活,但生长状况相对较差。0.1、0.3、0.5mol/L各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与对照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枳壳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
表6 不同NaCl胁迫对枳壳幼苗生长的影响
光不是所有种子萌发都必需的条件,但是对一些需光性种子则是必需的。对于需光性种子,光可以改变种皮的透性,提高种子中某些酶和生理活性型光敏素的含量,同时某些光化学过程可以消除短日照下形成的萌发抑制剂,以及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总之,光推动或促进了这类种子的新陈代谢。本研究结果表明,枳壳种子萌发对光照没有特殊要求,单调全黑暗条件下幼苗的生长状况不佳,苗弱易黄化。
适宜的温度能促进种子的吸水速度,并使酶促过程和呼吸作用加强,使贮藏的养分快速变成胚能利用的可溶性状态。不同种子萌发的温度上限不同。研究表明,温度对火棘种子萌发影响显著,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15~25℃之间,萌发率达82.50%以上[4]。而莴苣和菠菜种子在高于28℃时便不能发芽,相反,南瓜的种子在43℃,玉米甚至在接近50℃时仍能发芽[1]。但大部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有研究表明变温能促进烟草种子萌发[5]。本研究结果表明,枳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此温度条件下,出苗快且出苗齐。对于幼苗来说,25℃温度下,幼苗活力指数与幼苗存活率均高;而35℃温度下,幼苗活力指数虽高,苗壮,但存活率不高,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就逐渐枯黄死亡。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作物的发芽时间推迟,发芽率逐渐降低[6]。番茄种子当盐分浓度达到60mmol/L时,发芽就明显受阻,且当浓度升高到120mmol/L时,就难以发芽了[7]。苦瓜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在相同NaCl浓度下虽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但当浓度达到150mmol/L时,各品种均难以发芽[8]。黄瓜的耐盐性较强,一般浓度在30mmol/L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各品种均可发芽[9]。此外,在低盐浓度下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当超过一定浓度时,发芽率便会逐渐降低[10]。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表现在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2个方面[11-12],不但使种子不能萌发或延迟发芽,幼苗生长也同样受抑制。棉花幼苗对盐胁迫比较敏感,无论盐浓度的高低,都对棉苗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子叶面积小、根系发育不良、幼苗干物质积累少。这种影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变大,且以0.5%NaCl浓度为阀值[13]。本研究结果表明,枳壳种子及幼苗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在0.1~0.3mol/L范围内种子和幼苗都能正常生长。
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光照、温度和NaCl胁迫对枳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综合来看,3种影响因素的最佳处理组合为:光照-光照∶黑暗=12h∶12h,温度-常温25℃,NaCl胁迫-尽量低的浓度。
[1]刘燕国 .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与温度的作用 [J].农机化研究,2005,5(3):308.
[2]王玉芳,贺化祥,张明生,等 .光照、温度和盐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的影响 [J].种子,2009,28(12):19-22.
[3]刘立中 .快速培育柑橘苗木的技术 [J].北方园艺,2006,(4):118-119.
[4]麻云翠,刘天猛,张瑞菊,等 .不同处理对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J].种子,2010,29(3):81-83.
[5]牛佩兰,蒋予恩,李毅军,等 .烟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J].中国烟草科学,1987,4(2):7-12.
[6]Long B X,Jiro S,Noboru S.Stimulation of Lilium pollen germination by pyrroloquinoline quinine[J].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1988,52 (4):1065-1066.
[7]陈 瑛,张才喜,庆天明.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番茄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8,(16):209-212.
[8]陈 坚,周 虎 .盐胁迫对不同苦瓜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24(4):44-48.
[9]张思平,张淑红.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子叶膜汁过氧化的影响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6):446-448.
[10]叶武威,刘金定.NaCl和食用盐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J].中国棉花,1994,21(3):14-15.
[11]孙小芳,郑青松,刘友良.NaCl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 [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3):22-25.
[12]张新春,庄炳昌,李自超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J].玉米科学,2002,10(1):55-56.
[13]谢德意,王惠萍,王付欣,等 .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上涨的影响 [J].种子,200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