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 418008)
中国手语空间方向动词研究
陈小红
(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 418008)
中国手语中的空间方向动词包括多向动词和单向动词两类。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多向动词往往同时也是多平面的。单向动词从语义上来讲只有一个方向,与其语义一致,单向动词的手形运动方向也只有一个。
中国手语; 空间方向动词; 多向动词; 单向动词
Abstract:Thespatialdirectional verbs in ChineseSign Language contain multidirectionalverbs and unidirectionalverbs. Multidirectional verbswhich have multi-directions can be directedfreely at multi-directions in the signing space to express different semantic directions of the actions.Multidirectional verbs usually have multi-dimensions.Unidirectional verbs have only one semantic direction and only one direc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hand-shape in the signing space,which is agreed with its semantic direction.
Key words:Chinese Sign Language; spatial directional verbs; multidirectional verbs; unidirectional verbs
Liddell(2003)把美国手语(ASL)中的方向性动词叫做“指示性动词indicating verbs”,即那些可以有意地指向实体、方向或地点的动词。[1](P97)本文拟从多向动词与单向动词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手语中的空间方向动词。
中国手语中的多向动词是指其语义中包含方向但是并不包含某一特定方向的动词。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
1.两类多向动词 根据语义上是否有位移及相应的“发音”上是否有运动可以将多向动词分为以下两类:语义上有位移且相应地在“发音”上有运动的是位移方向动词,语义上无位移且相应地在“发音”上无运动的是非位移方向动词。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两类多向动词:
(1)位移方向动词 多向动词中的位移方向动词通过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例如,同样是动词“/走/”,可是“(在路上或平地上)走”与“走上山坡”这两个结构中,“/走/”的方向却是大不相同的,分别如图所示:
图1 (在路上或平地上)走
图2 走上山坡
图1“(在路上或平地上)走”与“/走/”的引用形式区别不大,都是在近似水平的平面上运动,稍有不同的是图1中“/走/”手形的运动方向有可能随语境中的“目的地”方位而变(如果语境中交代了“目的地”的话),而“/走/”的引用形式则是一个对于手语交际中的“说”话人来说最方便的方向(亦即一个无标记的方向)。图2与图1(及“/走/”的引用形式)之间的差别就大了:“/走/”手形沿着另一只手所表示的“/山/”手形这样一个差不多是45度的斜面上升。这样,同一个词的方向变化就表示出了客观情境中的方向变化。
图3 (头顶上方的窗户上有只青蛙)往下看
(2)非位移方向动词 多向动词中的非位移方向动词则是通过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而不是向多个方向运动)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例如,“看”不仅仅表现为“我”或“非我”(宾语为第一人称或非第一人称)的方向区别,还表现为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的空间方向。例如:
2.多向动词的方向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多向动词的方向会随着搭配成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同样是“往上”走,“走上楼梯”跟“走上山”的角度就有所不同,在通常情况下,后者较前者要平缓一些。可是客观世界中的“/山/”并不一定就比“/楼梯/”要平缓一些,“/楼梯/”也不一定就比“/山/”要陡一些,为什么“/走/”的方向在“走上山”结构中要比“走上楼梯”结构中要平缓一些呢?究其原因,应该是由于中国手语中“/楼梯/”与“/山/”的手形构造不一样,后者手形构造的坡度比前者要平缓一些,进而影响到与其搭配的动词“/走/”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但是这是指通常的情况,多向动词的方向还可以根据客观情境的变化而作出灵活的调整,例如,假设客观情境中的“/山/”确实很陡的话,“/走/”的方向就会与通常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比“走上楼梯”更陡,达到近乎垂直的角度,例如:
图4 走上陡坡
3.多方向与多平面 多方向往往牵涉到多平面,中国手语中的多向动词往往同时也是多平面的(如果可以认定该动作大体上是在平面上运动或者可以大致辨认出运动平面的话),既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变换方向,也可以在不同平面上变换方向,这一点在上述的“/走/”和“/看/”例中已经可以看出来。“/跑2/”(四足)、“/飞2/”(飞机、大鸟、蚊蝇以及群鸟盘旋)、(鱼)“/游2/”(“/飞2/”竖立)、(汽车)“/开2”/、“/扔/”、“/指/”等词同样如此。(船)“/航行/”这个词有点特殊,其所表达的客观场景通常是在水平面上,因此一般只能在水平面上变换方向,但是这种语义限制只在通常情况下有效,并不妨碍该词在特殊场景(如想像的场景)中发生多平面的方向变换。例如:
图5 船向上开
Sutton-Spence和Woll指出:英国手语中的空间动词可以在任何平面上运动(一致动词则局限于在水平面上运动,当然偶有例外)。[2](P146)
Valli和Lucas(1992,2000)在将美国手语(ASL)中“TROW”这样的动词与类标记谓语(或动词)作比较时,⑤指出“TROW”在方向上有很大的弹性,如:可以“向上扔”、“向下扔”或“扔过某人的肩头”等等。[3](P85)其实这里他们既是在谈这类动词的多方向,也是在谈它们的多平面,因此亦可与中国手语多向动词中的多平面类比。
单向动词指的是以某种手形向某一特定方向运动,以表示该词所包含的特定方向义的动词。单向动词从语义上来讲只有一个方向,与其语义一致,单向动词的手形运动方向也只有一个,不能像多向动词那样可以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并利用某种手形的多个运动方向来表示多种语义上的方向。
1.两类单向动词 中国手语中的趋向动词以及包含某一特定方向义的动词均为单向动词,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是只有趋向义而没有动作方式义(即只表示向某一方向运动而并不表示如何向该方向运动)的动词,具有强方向义。中国手语中的趋向动词有以下八个:/来/、/去/、/上/、/下/、/(前)进/、/(后)退/、/ (接)近/、/分离/。⑧这八个趋向动词的使用有严格限制:它们都只能做谓语,不能做趋向补语(而且其中前六个通常还只能用于人,这八个词除了“/(接)近/”以外都包含有“/人/”的类标记)。⑨汉语中的动趋式动补结构(动词+趋向动词)在中国手语中不是以动补结构来表示,而是以动词的词形变化即动词的方向变化来表示的。由于中国手语可以利用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语义上的方向,因此中国手语中这几个趋向动词所承担功能的范围远不及现代汉语中的趋向动词宽广。
中国手语中这八个趋向动词都是单向动词。趋向动词是具有强方向义的动词,从语义上来讲,每个趋向动词都包含且只包含一个特定的方向,因此中国手语中的趋向动词都只能指向某一特定方向,即使在实际“发音”时可能对这一特定方向有所偏离,但是这种“发音”所允许的偏离(不知是否有“发音”地道与不地道或标准与不标准的区别,存疑)并不造成语义上的改变。也就是说,单向的趋向动词不能够利用词形上的方向变化来表示语义上的方向变化。趋向动词“/上/”与“走上山”的“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一个独立的词,由“/人/”的类标记手形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向上运动构成,后者则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而是融合在动词“/走/”中、由动词“走”的词形变化所体现出来的动词“/走/”在特定结构中的“向上”的方向义,与“/走/”以至于与整个“走上山”结构都是不可分割的。
(2)具有某一特定方向义的动词 单向动词除了八个趋向动词以外,还包括具有某一特定方向义的动词。这类单向动词有:/推/、/拉/、/吞/、/吐/、/升旗/、/降旗/、/日出/、/日落/、/(水位)上升/、/(水位)下降/、/开门/、/关门/、/张开/、/闭合/、/进步/、/退步/、/存钱/、/取钱/、/扒开/、/掰开/、/(地)裂开/、/(墙壁)裂开/、/(起重机)吊起/、/勾引/、/压(迫)/、/退休/、/掉(落)/、/摔(倒)/、/见面/、/相遇(相对)/、/拥抱/、/举/、/沉/等。这类单向动词与趋向动词不同的是:后者只包含趋向(即位移+方向)义,不包含“位移+方向”以外的动作义(即不包含“如何位移”的意义),而前者则既包含方向义(或趋向义)也包含方向义(或趋向义)以外的动作义,也正因为如此,后者具有强方向义,而前者所具有的方向义不及后者强。同理,前述的多向动词所具有的方向义也不及趋向动词强,因为多向动词中也还包含方向义(或趋向义)以外的动作义。
单向动词是以某种手形向某一特定方向运动,以表示该动词所包含的这一特定方向义。例如:
图6 a1/推1/ b1/推2(含类标记)/
图7 /拉(网)/
图8 /降旗/
图9 /日出/
图10 勾引
当然这类单向动词跟趋向动词一样,在“发音”上也允许对这一特定方向有所偏离,在某些情况下某些词的方向甚至还可能发生较大的改变,但是这种“发音”上的偏离不会造成语义上的改变,即使是在某些情况下某些词的运动方向发生较大的改变也不会造成基本语义的改变。例如:在自然手语连续话语中或在以图片做调查时,我们看到有些单向动词也会有如下的较大的方向变化。由于语境的需要,“推”、“拉”、“勾引”等单向动词可以与其无标记方向(亦即在“发音”上最方便、最省力因而也是感觉上最自然的方向)有较大的不同,上面的图6“/推/”、图7“/拉/”、图8“/降旗/”、图9“/日出/”、图10“/勾引/”等从语篇中截下来的各动词的语境形式事实上都反映出了这一点,但是这并不改变该动词的基本语义,同样也不改变该动词基本语义中所包含的特定方向义,因而我们认为这种方向变化是语用上的,是为了增强语用效果,即为了使动词与其宾语(或受事)的联系更紧密、更直观,以达到更真实的效果。单向动词的这种方向变化与其基本语义无关,是语用上的方向变化,不是语法上的方向。当我们利用与具体语境剥离开的抽象的句子结构做调查时,得到的都是这些单向动词的无标记方向。
2.固定单向与灵活单向
单向动词的方向确定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自然方位,如“/上/、“/下/”、“/升旗/”、“/降旗/”、“/日出/”、“/日落/”等;二是叙述者方位,即以叙述者或叙述者的某一身体部位作为参照点来确定方位,如“/来/”、“/去/”、“/推/”、“/拉/”、“/吞/”、“/吐/”(身体部位)等;三是相互方位,是双手相同手形相向或相离运动而产生的方向,由双手相同手形互为参照而确定方位(虽然是由叙述者双手手形来确定的,但却与第二点的“叙述者方位”截然不同),如“/(接)近/”、“/离开/”、“/见面”、“/相遇(相对)/”、“/扒开/”等。
自然方位如上面的图8“/降旗/”与图9“/日出/”。
叙述者方位如下面的图11与图12(上面的图6“/推/”、图7“/拉/”、图10“/勾引/”也是叙述者方位):
图11 (蛇把小鸟)吞(进肚里)
图12 /退休/(引用形式)
相互方位如下面的图13、图14:
图13 /离开/(引用形式)
图14 /见面/
固定单向指的是单向动词的方向固定(或相对固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第一种形式“自然方位”和第三种形式“相互方位”的动词,其方向都是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即使在实际“发音”中可能与其标准形式(标准方向或无标记方向)稍有偏差,但是偏差不能太大,偏差如果太大那就成了错误的形式。因此我们把第一种形式和第三种形式的单向动词称为固定单向动词。
灵活单向指的是单向动词的方向在使用中可以与其引用形式有较大的不同(但是这种变化不带来基本语义中特定方向义的改变)。我们发现,第二种形式“叙述者方位”的动词与另外两者不太一样,虽然同样都是单向,但是其方向却是灵活的。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我们看到,由于语境的需要(为了增强语用效果,使动词与其宾语或受事的联系更紧密直观),有些单向动词会有较大的方向变化(即语用上的方向变化),但是这却并不能改变该动词的基本语义,同样也不改变该动词基本语义中所包含的特定方向义,这些动词其实就属于我们这里所谈的第二种形式“叙述者方位”的动词。因此我们把这第二种形式的单向动词称为灵活单向动词。上面三个例子“/推”/、“/拉/”、“/勾引/”均属于灵活单向动词中的二价动词。
中国手语中空间方向动词包括多向动词和单向动词两类。
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多向动词往往同时也是多平面的,既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变换方向,也可以在不同平面上变换方向。
单向动词从语义上来讲只有一个方向,与其语义一致,单向动词的手形运动方向也只有一个,不能像多向动词那样可以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固定单向指的是单向动词的方向固定(或相对固定)。
[1]Scott K.Liddell.Grammar,Gesture And Meaning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Rachel Sutton-Spence,Bencie Woll.The Lingustics Of British Sign Languag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Clayton Valli,Ceil Lucas.Linguistics Of American Sign Language [M].Washington D.C.: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2000.
A Study of the Spatial Directional Verbs in Chinese Sign Language
CHEN Xiao-hong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H02613
A
1671-9743(2011)01-0084-05
2010-12-10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手语方向性动词与同时性结构研究”(09Y JC740033)和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中国手语方向性动词与类标记结构调查研究”(10B084);怀化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上海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
陈小红(1971-),女,湖南新化人,怀化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从事中国手语、现代汉语语法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