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特点
李飞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研究采用梁宇颂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吉林省四所地方高校的678名在校师范专业学生进行测验。结果表明:1高师生体验较高的学习效能感;2学习能力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一年级高于三年级;3学习行为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三年级高于一年级;4学习能力效能感存在专业差异,艺体类得分高于理工类;5学习效能感不存在家庭来源差异。
高师生;学习效能感;学业成就
“学习效能感”一词来自于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通常被理解为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里的具体表现,其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自己是否具备顺利、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取得预期学业成就的行为能力所持有的认识、体验和判断,是在学习活动中建立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学习效能感的高低、强弱对于学生能否积极、认真对待学习任务,能否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求知精神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否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储备力量、未来人民教师主要来源的高师生,更是面临许多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困扰。了解和掌握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寻求提升高师生学习效能感的策略,是目前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更是提升高师生学业成就水平,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在吉林省四所省属高师院校,共抽取700名高师生被试,收回有效问卷678份,有效回收率为96.8%。被试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被试自然情况分布表
2.研究工具
采用华中师范大学梁宇颂等参考Pintrich和DeGroot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而成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量表共22道题目,分为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11道测题):学习能力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效能感。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效能感越强。本研究中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55,分量表信度为0.832、0.792,两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922、0.867。
3.数据统计处理
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运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等。
1.高师生学习效能感得分情况
全体被试在学习效能感问卷上的得分情况见表2。
该量表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故取理论均值2.5为参照值。从表2可以看出,效能感均分为3.33,明显超过理论均值。由此可知,高师生的学习效能感体验还是较为乐观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高师生的学习能力效能得分最高,显示出对于学习能力的信心。
2.高师生学习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效能感得分为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习效能感伤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表2 全体被试学习效能感得分情况(N=678)
表3 不同性别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高师生在学习效能感总分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而在学习能力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效能感方面则存在性别差异,分别是男生高于女生,男生低于女生。
3.高师生学习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效能感各维度得分与总分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考察不同年级的学生是否存在学习效能感上的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由表可知,不同年级的高师生在学习能力效能感、学习行为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效能感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在学习能力效能感方面,一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均值差为1.470,P为0.019);学习行为效能感方面一年级得分又显著低于三年级学生(均值差为-1.340,P为0.027);二年级学生与一年级和三年级在这两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4.高师生学习效能感在专业上的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效能感各维度得分与总分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考察不同专业的学生是否存在学习效能感上的差异,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由表5可知,不同专业的高师生只在学习能力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压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明确专业之间学习能力效能感的具体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LSD),结果发现艺体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效能感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均值差分别为1.64,显著性为0.011)
5.高师生学习效能感在家庭来源上的差异
以家庭来源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效能感各维度得分与总分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考察不同家庭来源的学生是否存在学习效能感上的差异,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家庭来源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由表6可知,不同家庭来源的高师生在学习效能感各维度及总分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1)学习效能感是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所持有的态度体验和主观评价,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否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通过高师生在学习效能感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情况来看,目前高师生整体体验到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表现出对于学习能力的自信,对于学习行为的良好控制力以及对所采取学习措施策略的信心,整体状况良好。具体来说,高师生在学习能力效能感上的得分更突出一些,也充分说明当前学生对于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具有充足的信心和积极的评价。
(2)在性别方面,男女生在学习能力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效能感上呈现出有趣的现象。男生的学习能力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学习行为效能感方面却又显著低于女生。这一研究结果与鲍英善等的结论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男生由于其充沛的精力以及更为自信、粗犷和张扬的性格特征,往往会自评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来应对学习活动,所以体验到更高的学习能力效能感,而多数女生则由于性格更为细腻、考虑事情更为周全,对于尚未发生的行为结果多会采取保守或缺乏自信的反应和预测。而在学习行为效能感方面则恰恰相反,男生由于对大学学习任务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甚至是被更为丰富精彩的课外生活所吸引,投入到学习中的精力和时间往往不足,导致在学习计划、学习策略等诸多方面的被动,往往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会体验到较低的学习行为效能感。女生则由于其更为细腻、具有计划性以及勤奋刻苦等因素,能够较好的应对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自会体验到较高的学习行为效能感。
(3)年级方面,大一学生的学习能力效能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而学习行为效能感则低于大三学生,其他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析来说,大一新生由于刚刚进入到大学,对于大学学习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对于自己的能力都满怀信心,所以体验到较高的学习能力效能感,但同时由于大学的学习活动与高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多数大一学生还未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还处于磨合状态,没有形成较为理想的学习方式、方法,所以在应对具体的学习活动时,会产生挫败感,体验较低的学习行为效能感。大三学生则由于其所处的特殊阶段,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考虑和规划未来的方向和道路,往往会导致精力有限、分身乏术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由于经过两年多的大学学习生活,他们已经很好的适应了大学学习,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能够合理有效的应对学习任务,所以体验到较高的学习行为效能感。其实从三个年级在这两个维度的得分上也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变化,高师生对于大学学习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对于如何应对或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也都有更充分的准备和信心。
(4)专业差异方面,只体现为艺体类学生学习能力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这可能是因为理工科学生专业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并且过程比较枯燥,平时作业较多而且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及实验分析等工作,会导致倦怠感的产生,所以会体验到较低的学习能力效能感。而艺体类的学生则由于其专业特点,活动类、训练类课程会更为多些,从生动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要更强些,也可能会让学生感觉到更容易应对,所以体验到较高的学习能力效能感。
(5)高师生的学习效能感不存在家庭来源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部也基本一致。具体分析来说,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信息传播的迅捷和广泛,即使来自农村的学生也都能够较好利用网络技术,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源,在学习能力和行为方面都不会与城镇、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异。
[1]鲍英善.长春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7.4.
[2]刘慧.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57-60.
[3]高翔.谈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激超培养[J].龙岩师专学报,2001,3:92-94.
[4]池丽萍,辛自强.女大学生学习效能感:两种评价标准及其协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0:20-24.
(责任编辑:卞实)
C913.4
A
1008—7974(2011)01—0086—03
本论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课题“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倦怠、学习压力、学习效能状况及其关系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GH1150917
2010—09—25
李飞(1981-),山东莒南人,吉林大学心理学硕士,通化师范学院教科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