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1-09-25 09:25
中国教育网络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育网络中心信息化

编读往来

智慧校园、GPU、IPv6、云计算、物联网、Web2.0、移动图书馆等当仁不让成为教育网络领域的焦点,它们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希望读者们能畅所欲言,贡献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来信至media@cernet.com。

《中国教育网络》在2009年年底推出的《2009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状况分析报告》, 这样的年度数据汇总不是高校单独能够采集汇编到的。里面对高校网络中心数据安全方面做出了总结性汇编,以及在新的一年中对网络安全的布控和升级有所指引。希望在今后每年都能看到此类分析报告。

其次,适当刊登高校网络中心基础工作流程方面的文章,因为平时高校间的互动机会较少,互相之间无法了解和借鉴对方在教育信息方面的新方法和新动态,导致部分高校在很简单的问题上无法下手。同时也可以让一些刚刚接手网络中心的同事、领导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高校网络中心的工作流程。

广西民族大学网络中心 吴骅

在《中国教育网络》杂志中,我认识了不少的高校老师,也学习到不少的知识。回顾过去的日子,2010年IT界是不平凡的一年,云计算的起步,“十二五”的开展,苹果iPhone4的横空出世,iPad的革命, Android系统的成熟等等,特别是云计算,是一个令人着迷而又前卫的技术。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某公司利用iPad和云的结合,使员工的大部分工作就可以在iPad上接入公司的云来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简化了办公的相关繁琐的流程,这使我想到,现在高校搞得轰轰烈烈的云计算是否可以与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相结合,以后学生从入学就人手一个这样的设备,课本内容都从学校的云上共享下来,甚至是学生的学籍信息,需要从图书馆查询借阅图书等等,都能在校园云上查找到,使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起来。

衡水学院 刘淑梅

2004年12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在这六年间,我基本每期都要阅读,有时候会重复阅读,从中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进展的情况、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技术方案。

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有关国外技术和理念的内容比例,尤其介绍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经验。

2、适当介绍电信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以及其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点。

3、增加你问我答栏目,请专家解答一般高校阶段性、典型的问题和观点。

4、适当讨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经验。

三峡大学信息技术中心 陈肖飞

虽然众多的教育局域网因遵从Internet 的有关协议获得了数据交换能力,但在教育应用层面支持教育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能力方面,还是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系统开发商们各行其道,自行设计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格式,致使各系统之间共通之处甚少,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长此下去,势必在教育网络世界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致使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无法充分生效。如不改变这一现状,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克服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网络教育应用层面的技术标准,从技术上保证教育资源的可交换性和管理信息的互通性。

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中心 刘坚强

猜你喜欢
教育网络中心信息化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职业教育网络培训管理研究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长沙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新常态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融合模式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