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职教培养模式不过时

2011-09-24 05:51高俊杰李婧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师徒职教师傅

高俊杰 李婧

从古至今,一些技艺的传承,都依靠“师徒制”得以实现,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师徒制”是一种有效的技能传授方式。一段时间内,“师徒制”也被应用于我国许多专业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不错的育人效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条件的变化,“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逐渐褪色,甚至有人说这种培养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此,笔者不以为然。

“师徒制”由来已久,它自身独具的特点使得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所谓的“师徒制”是由经验丰富的任职者担任师傅的角色,带领着徒弟以一对一的指导方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实务操作,使徒弟能够充分领会师傅所拥有的专业素养并具备独立操作能力。在中国古代,“师徒制”是最普遍也是受教育者人数最为众多的教育形式,它具有言传身教、以现场学习为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可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学用脱节、手脑分离、指导无计划性等问题。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师徒制”的培养模式永远没有过时一说,只存在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师徒制”在欧洲一些制造业强国也有着优良的传统,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93年,英国政府就制定了《现代学徒计划》,它既承袭了英国传统“师徒制”的基本特点,又带有现代社会的鲜明时代特色,已经成为英国青年在全日制学校教育之外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重要途径。在德国,“师徒制”体系覆盖了三百多种职业,有三分之二的高中毕业生参加“师徒制”的学习计划,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一整套标准和课程安排。政府、企业、劳动者和教育部门都参与到这一制度的不同环节。“师徒制”对德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尤其在高级技工的培养上有很大贡献,德国产品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师徒制”的结果。

烹饪行业自古就有尊师的优良传统,而“师徒制”的职教培养模式也使得这个传统专业焕发了生机,为“师徒制”增加了新的注脚。以笔者所在的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为例。学院批判性地采用了“师徒制”,在思想上继承了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授业精髓,形式上与现代教育的校园文化接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培养结果看,效果令人称道。

我们不妨看看“师徒制”的培养流程,从中对“师徒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实际上,该模式的整个操作环节也是非常科学和严谨的,其中渗透着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理念。首先拜师遵循了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提出申请,而师傅则要进行考核,只有达成共同的意愿并经学院同意后,方能举行拜师仪式,正式确立师徒关系。而在开展师徒教学的过程中,师傅会针对徒弟的自身特点,确定一套可行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期间,师傅还会利用他在本行业中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经常带领学生亲临实地进行现场教学,和一些单位在教学和实践方面实行互动,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

“师徒制”的职教培养模式应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一种古老而新鲜的面貌继续为职业教育开辟新的航向。

猜你喜欢
师徒职教师傅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唐僧师徒的生活经验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八戒吃包子
师徒智过分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