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实证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

2011-09-23 03:40周庆九
关键词:失地农民合肥市城市化

周庆九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法政系,安徽 合肥23002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实证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

周庆九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法政系,安徽 合肥230022)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失地农民出现,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变的关键是非农就业技能的获得和实现就业。对合肥市实地调查的数据表明,失地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较低,就业问题依然严峻,表现在作为新市民,以文化程度和非农就业技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以制度性安排和交往群体为关键的社会资本存量较低,需要增强政府的制度性安排。

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匹配

城市化的阵痛业已来临,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便嵌于其中。对合肥市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精准调查与分析,不仅对合肥市解决该问题提供支持,对全国其它城市也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调查的背景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1]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城市化水平在30%~70%是中期阶段,是加速阶段,显然,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郊区大量土地被征用成为必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城市化已达47%,近二十年来,我国因城市化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约有5 000万人,而且这一数据还在继续蔓延和扩大。土地在农村发挥着就业、保障和养老等功能,是农民持续生计的依靠和来源。作为后发展国家实施的 “追赶型”现代化战略,政府主导现代化和城市化,对城郊农民来说,是一种 “被城市化”进程,缺乏城市化的心理和生活准备,失地农民在户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同时,很多与之相随的问题凸显,就业问题便是关键。非农化就业是实现身份转变的核心,因为 “业缘化的关系网络是市民化的关键”,[2]“就业不仅是获得稳定收入,维持个人及其家庭生计的保障,还是获得各种信息、培养其‘现代性’的主要渠道”。[3]

由于我国城市化表现出 “两低”现象,即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如何实现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化,将严重挑战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合肥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正处于 “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的总体目标进程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大批近郊土地被 “城市化”占用,产生大批失地农民。据统计,自合肥市开展大建设以来的几年间,有近三十万农民走出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走向城市,开始另一种生活。尽管农民在失地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货币补偿,但失地农民的非农化就业是实现其市民身份转换的核心和根本,当前以 “市场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和 “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求职者的知识、年龄、劳动技能要求较高,而在这方面失地农民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准确把握,有利于政府在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层面扶持提供依据和支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合肥市城郊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以求较为精准的信息和数据对破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有一定的裨益作用。

二、基本概念与调查样本选取

学术界对失地农民的界定有一定的歧义,而本文中的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周围因城市地理扩张而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已具有城市户口,并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获得一定补偿,但仍然很难融入城市并顺利实现身份转变。

就业能力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通常认为是 “人的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准确驾驭某种职业岗位的实际本领和熟练水平”,[4]一般认为主要包含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社会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涉及文化程度、年龄、就业技能和就业心理等,其中就业技能是核心;而社会资本 “是指个体从社会网络中和其身处的社会制度中所可能获得的资源”。[5]本文主要指失地农民获得就业岗位、获得就业信息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

调查样本采取随机分层抽样选取的方式,滨湖新区、经开区、政务区是近年来合肥市扩张的主要延伸方向,本次样本的选取在政务区的翠庭苑小区,经开区的方兴社区、锦绣社区和蓬莱小区,包河区的姚公庙小区,地点分布较广,具有较强的样本代表性。主要调查对象为20~60岁具有劳动需求和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调研采取实地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主观回答和客观回答两部分,主要调查样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非农就业技能、就业岗位、就业情况、就业态度、培训情况等。对每一份调查问卷的填写,都有专人现场指导。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6份,其中有效问卷214份。调查中男性样本为54%,女性样本为46%;20~40岁的样本占70%,基本符合就业年龄段的特点。经过初步分析,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基本符合研究要求,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基本数据概述

1.样本的从业岗位

在调查样本中,无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它的比例分别为为24.3%、0.9%、25.2%和49.5%,可见有近1/4的失地人员赋闲在家,远高于城镇失业数据。随着土地的征用,仍把农业作为谋生手段的人已经微乎其微,调查样本中,仅两例人员,均为男性,年龄在50岁以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2.样本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其以下、初中文化、高中及中专文化、大专及以上文化分别为样本比例的16%、50%、22%和5%,样本中失地农民文化程度基本以初中文化为主,与全国其它地方城市近郊失地农民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状况基本相当,如李福田在 《失地与失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一文中,对中部地区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的调查数据为:小学及其以下、初中文化、高中以上占样本比例分别为21.9%、46%和31.9%。[6]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调查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虽然仅占16%的比例,但在这16%的样本中,21~30岁年龄段样本占17.6%,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如果不是样本取样的随机性误差造成的结果,很值得全社会关注和思考。

3.样本的就业技能

具有中等就业技能的样本是主体,占样本总量的45%,没有任何就业技能的样本占29%,而具有较高就业技能的样本占8%。总体看来,失地农民非农就业技能与偏远农村相比,有一定优势,而作为 “新市民”来说,非农就业技能偏低,很难寻求与身份相适应的职业。

4.样本的就业态度和心理

从调查的信息来看,就业心理对就业状况影响不明显,但就业状况对就业态度影响明显。认为要轻松和体面工作的样本中,50%一直有工作;而认为只要有活干,脏点累点都行的样本中,54.5%的从来没有工作过,以此可推断,与其说就业心理影响就业情况,倒不如说就业状况影响就业态度。而选择自己在劳动市场寻找工作的样本中,69.4%的样本一直有工作,而从未就业的样本仅为8.1%,可见失地农民主动寻找就业岗位的重要性。

5.样本就业的主要社会资源

调查获悉,失地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依次为:自己在劳动力市场寻找、报纸招用信息、亲戚朋友介绍、政府提供信息,而选择政府提供信息的样本量非常少。在关于政府对就业的关心程度样本数据中,认为 “十分关心”、 “较为关心”、“关心过,只是形式”、“从来不管不问”的比例分别为5.6%、21.5%、26.2%、46.7%,从数据分析和现场访谈来看,政府对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关心和帮助程度不够。

(二)调查数据SPSS交叉深层分析

人力资本是就业能力的核心,而就业技能是人力资本的关键,对影响就业技能相关因素作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SPSS分析表明,失地农民就业技能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培训情况相关,同时就业技能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状况、收入和从业岗位。样本的平均数据表明,男性比女性在就业技能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年轻人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更容易获得就业技能,接受就业培训对失地农民提高就业技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较强就业技能的人在就业稳定性、就业收入和就业岗位上优势明显。

1.与就业技能相关之主要因素 (表1)

表1 人力资本要素与就业技能Table 1 The human capital factor and employability

(1)就业技能与性别相关

男性13.8%的样本具有较高就业技能,而女性仅2.0%具有较高就业技能,男性高出女性11.8个百分点;而在无任何技能样本中,男性比例为25.9%,女性比例为34.7%,女性高出男性8.8个百分点,显然,在就业技能方面,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具有较明显的优势,chisquare值为0.000,性别与技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2)就业技能与文化程度相关

小学及以下文化94.1%无任何就业技能或具备较低就业技能,具备较高就业技能仅占样本数的5.9%,而大专以上文化的样本33.3%具有较高就业技能。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无任何就业技能样本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具有较高技能样本比例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分析,文化程度与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具有相关性,chi-square为0.000,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获得就业技能。

(3)就业技能与年龄相关

在20~30岁年龄段,较高技能岗位的比例为样本数的18.9%,对于51~60岁年龄段来说,具有较高技能的比例为0,显然,年龄对就业技能的习得较为关键,chi-square为0.000,年龄与技能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年龄越小,越容易习得较高的就业技能。而对于41~60岁年龄段的样本,应该具备较高技能积累,然而对于非农就业技能来说,表现得恰恰相反,体现了失地农民的特殊性。

(4)就业技能与就业培训相关

未参加过就业培训样本中,无任何就业技能的比例为78.8%,而参加过就业培训的样本中无任何就业技能比例仅为25.8%。特别是参加过培训的样本中,具有较高就业技能的样本比例明显高于未参加过就业培训的样本,凸显就业技能培训对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2.就业技能关系失地农民就业与生活状况(表2)

表2 就业技能与就业生活状况Table 2 Employability and employment status

(1)就业技能影响就业情况

对具备较高技能的样本,选择一直有工作比例为66.7%,无任何技能样本选择一直有工作仅为22.6%,二者差距44.1个百分点。在无任何技能样本中,选择从未就业和就业后又失业的比例为74.2%,而在较高技能样本中,该项的比例仅为11.1%,数据比较可知,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与就业情况相关,就业技能越高,越容易获得就业岗位,而且工作越稳定。

(2)就业技能影响收入

无任何就业技能的样本中,选择收入在1 500元/月以下的比例为93.5%,在较高技能的样本中,选择收入在1 500元以下仅为11.6%,且都是无收入人员,SPSS分析表明均为未就业者;具有较高技能样本中选择1 501元/月以上的样本比例为88.9%,为就业样本的100%,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就业技能与就业收入相关,chi-square值为0.000,技能与收入呈现较强的正相关。

(3)就业技能影响就业岗位

就业技能低的样本无业比例达75.2%,对从事第二产业来说,就业技能高的样本比例明显超过就业技能低的样本,而对于 “从事第三产业及其它”项来说,可能受 “其它”项过于宽泛的影响,受就业技能高低影响不大。就业技能对就业岗位有一定的影响,技能越高,从事第二产业的比例越大。

四、基本结论

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存量和社会资本存量均处于劣势,与市民身份相适应的就业能力较低,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市民身份的转换。

(一)从人力资本存量来看,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与市民身份不匹配,非农就业技能与身份不匹配,就业培训情况与就业状况不匹配

合肥市城郊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全国其它城市失地农民基本相当,以初中为主,低于合肥市平均水平。合肥市2005年末,在全市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36%,高于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 “2006年末,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 文 盲 占 13.1%, 小 学 32.7%, 初 中44.9%,高中8.2%,大专以上1.1%。”[7]

作为 “新市民”,受文化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失地农民非农就业技能与市民身份较难匹配,就业与再就业障碍突出。对于技术要求高的岗位,由于技能与身份不匹配,明显不如下岗技术工人;对于技术要求低的岗位,由于就业心理与劳动报酬不匹配,明显没有外来农民工的竞争力,成为就业弱势群体。

加强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是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合肥市政府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但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和心理调适需要,供给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在多重层面做出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

(二)从社会资本存量来看,失地农民与再就业相关的社会资源贫瘠

由于市场经济的就业不确定性,政府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能力减弱,造成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政策性障碍;由于失地农民是同质性较强的群体,在就业方面互助的力度较小,造成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交往性障碍;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又住在城市郊区,就业信息不畅,造成就业信息获取性障碍。

(三)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政府的功能不可或缺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教育与文化的差距和失地农民 “被城市化”的窘境,政府对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促进失地农民市民身份的转换,应承担主要责任,应发挥政府 “有形的手”与市场 “无形的手”的结合,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偿;同时,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关系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全局,是政府职能应有之义,政府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

[1]杨宜勇,顾严,魏恒.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分析 [J].教学与研究,2005(4):5-12.

[2]沈关宝,李耀峰.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 [J].复旦学报,2010(2):99-107.

[3]刘晓霞.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换的问题研究 [J].理论与现代化,2009(2):9-12.

[4]何兴杰,喻永均.城市失业青年就业能力与就业意愿的典型分析 [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35(3):15-17.

[5]吴晓义,李津.失地农民职业流动的约束及突破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7):23-26.

[6]李福田.失地与失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 [J].江汉论坛,2009(2):125-129.

[7]刘庆宝.安徽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J].理论建设,2009(1):28-31.

Empirical Analysis on Land-losing Farmers Employment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A Case Study in Hefei City

ZHOU Qing-jiu
(DepartmentofLawandPolitics,AnhuiInstituteofArchitectureandIndustry,,HefeiAnhui230022,China)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while lots of landless farmers appear.The key to getting townspeople capacity is to obtain non-agricultural skills and employment.Hefei survey data show that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landless farmers is poor.So the employment of them is still severe.As residents of a city,not only the education and nonagriculture employability skill as the core of human capital is poor,but also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the contact community as the key to social capital is poor.So the government must design the system and make the policy help them.

Urbanization;Land-losing farmers;Employment ability;Match

F291.1

A

1671-816X (2011)01-0050-05

(编辑:程俐萍)

2010-08-11

周庆九 (1969-),男 (汉),安徽舒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2010sk269)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合肥市城市化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合肥市朝霞小学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