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宽
存款保险制度并非有百益而无一害,保险产品所固有的道德风险是存款保险制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存款保险的负面效应,着眼于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基于博弈论做了详尽分析。
首先分析没有存款保险的情况,以C表示存款人为监督银行经营状况,收集信息资料付出的成本,A为存款人在银行为发生异常情况时所获得的预期收益。L为银行高风险经营给存款人造成的预期损失(L>c)损失概率为α,则整个状况下预期损失为-Lα+(1-α)B。R表示银行经营低风险时的预期收益,Rj表示银行经营高风险时的预期收益(Rj>R),A为银行在高风险经营且储户监督时的成本,即储户流失。
为了分析的一般性起见,如下假定是必须的:αRd+(1-α)Rj >R>αRd+(1-α)Rj-A,否则银行在任何条件下对于高风险都是偏好的。
上图中存款人的战略空间是监督、不监督,银行机构的战略空间是低风险、高风险。在这个支付矩阵中,可以认为:(1)存款人的支付取决于自己的战略和银行机构选择的战略,银行机构的支付也同样取决于自己的战略和存款人的战略。(2)只要存款人实施监督,那么银行机构选择高风险经营就必定会被发现和受到存款人“用脚投票”的惩罚。以存款人实施不监督、银行机构高风险经营为例,此时存款人的支付为银行机构商风险经营给存款人造成的预期损失A,银行的支付为高风险经营的预期收入Rj。
通过对支付矩阵的分析,可以知道:在这个博弈开始时,给定存款人实施監督,银行选择低风险经营;存款人给定不监督,则银行最优战略是选择高风险经营。给定银行低风险经营,存款人选择不监督:给定银行高风险经营,则存款人最优战略是选择监督。因此没有一个纯策略组合构成纳什均衡。
下面讨论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人策略和银行经营策略又是如何呢?存款保险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存款人利益,也就是说即使银行破产存款人也可以在存款保险机构得到赔偿,存款人没有多大的损失。有了存款保险以后,投保银行要按照自己的被保存款总数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费 D,其它费用跟上一情况类似。
存款人和银行两者拥有和不存在存款保险的博弈矩阵一样的战略空间。不同的是此博弈矩阵拥有纯策略纳什均衡。对支付矩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给定存款人实施监督,由于R-D>αRd+(1-α)Rj -A-D银行机构的最优战略是选择低风险。给定存款人不实施监督,银行机构选择高风险。而不管给定银行选择低风险或是高风险,存款人的最优战略是不监督。如此得到一个纯策略组合纳什均衡,即(存款人实施不监督,银行选择高风险)。显然,存款保险的存在改变了存款人在银行失败时的预期损失,削弱了市场约束。
规范分析小结
(一)存款人的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降低了投保存款人遭受存款损失的风险,使其拥有了一份接近于无风险的资产。因此,存款人并不在乎银行资产形式选择或资本状况,缺乏动力对银行进行风险监督。并且由于银行存款保险受到保护,储户不必根据信用来选择存款银行,而只看哪家银行的存款利率高,储户就自然会选择那些最脆弱的银行,因为它们提供的存款利率可能最高,结果使脆弱的银行可能吸收到更多的存款。存款保险对于银行负债的担保实际上削弱了市场约束,而后者正是通过存款人避险提款和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来实现的。市场约束的缺失导致了资产组合越具风险性,预期收益就会越高。
(二)银行的道德风险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向存款保险机构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果银行破产,存款人从保险机构取得赔偿。但是,对于原有风险的承担者银行来讲,存款保险机构的存在转嫁了这一风险,银行可以利用存款人的资金而不必承担资金使用后的风险,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银行产生了承担过度风险的动机。所以实旖存款保险制度以后,银行对借款人的监督也会减弱。因为对于银行来说,每一位股东在银行倒闭时,其损失仅限于其投资额(资本金),而现今一般都实施单一的保险费率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风险行为。所以对于无清偿力,或清偿力较低的金融机构来说,道德风险会愈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IMF.系统性银行危机的管理(中译本)[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刘仁伍.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段辰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设计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J].金融研究,2003(1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