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翠英
(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郴州 423017)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而引发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症状,该病起病急、病情重、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冠心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有重要关系,其多发生于老年患者[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及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多。冠心病患者入院治疗病情缓解后,院外生活方式对患者病情复发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本文笔者对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较好的改善了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各40例,干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1岁,平均(62.5±6.8)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5~69岁,平均(63.4±5.2)岁。全部患者均符合临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精神意识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及肿瘤患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入院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冠心病病因、临床表现、预防保健等知识,出院时给予服药指导。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积极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控制指导等:(1)积极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包括冠心病的病因、诱因、发病时临床表现及紧急处理措施,以及生活习惯等对冠心病的影响,并发放冠心病知识手册,嘱咐患者及家属自主学习。(2)药物指导。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应告知患者按医嘱服药对缓解病情,防止复发的重要性,并要求家属配合监督患者用药。(3)饮食干预。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并合理控制摄入总量,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少于6g,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少于5g。控制患者每日胆固醇与脂肪含量的摄入,胆固醇摄入量小于300mg/d。患者应禁食油炸食品及肥腻食品,多食蔬菜与水果[2]。(4)运动干预。适当的运动对冠心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身体状态以进行干预。病情较重患者运动来量应逐步增加,病情缓解较者应以太极拳、保健操、游泳、登山、慢跑及步行等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在1h内为宜,每日坚持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以身心舒畅为宜[3]。(5)心理指导,教育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客观看待自身疾病,避免情绪激动,生活压力较大时通过谈心、听音乐、适当运动等主动释放不良情绪,并嘱咐家属避免刺激患者情绪。
表1 2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1 2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组别 例数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密度脂蛋白干预组 干预前 40 (6.82±1.23)* (2.87±0.83)* (3.84±1.46)*干预后 40 (4.63±0.71)# (1.25±0.32)# (2.32±0.34)#对照组 干预前 40 6.94±1.16 2.79±0.91 3.75±1.36干预后 40 5.73±0.45 2.15±0.37 3.13±0.78
表2 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例(%)]
患者出院后每月2次随访,共随访半年,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末次随访时血脂水平,及随访中复查、用药、饮食、运动、不良习惯等改善情况。
采用SPSS 13.0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入院时,血脂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半年后,干预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干预组戒烟限酒、主动运动、合理饮食、按时复查患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按医嘱用药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引起的功能障碍及器质性病变,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冠心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临床多认为与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调查显示,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此外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4]。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5]。对已发冠心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血脂血压等与其日常饮食、运动习惯等有重要关系,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对巩固药物疗效,防止复发有重要作用[6],因此对冠心病患者除了有效治疗外,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生活干预。
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同时,并积极地进行药物指导、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心理指导等。干预后患者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生活干预对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有良好作用。并且干预组按时服药、定时复诊、戒除烟酒、按时运动及合理饮等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尤其是社区医护人员的重视。
[1] 寇延华.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270.
[2] 于秀芹,程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8,14(12):1490~1492.
[3] 焦溥蕙.冠心病的预防策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7):860~863.
[4] 马翚,李寿芬.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整体危险性的评估[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8):759~761.
[5] 赖莉,李晓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护理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29~31.
[6] 邓翠贞.冠心病危险因素社区综合干预意义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