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师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1-09-20 05:46马祥甸
关键词:道德育人德育

马祥甸

对高师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研究

马祥甸

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弘扬感恩文化,创新教育方法,大力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

高师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文化;创新教育

《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定义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然而,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已呈普遍现象,感恩的意识和行为正被遗忘和忽略,这在大学生中也表现得突出。近几年来,大学生感恩意识状况如何,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摸清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感恩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弘扬感恩文化,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7级、2009级三个年级的部分在校本科生为对象。主要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数据统计等基本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75份,在初步整理的基础上,着重对375份有效问卷作了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理解以及看法。

二、调查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我们从学生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表1 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

根据以上调查的部分结果显示,该校部分学生感恩品质的缺失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笔者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人意识的淡薄

杜威指出:“道德、理智发展的过程,在实践和理论上乃是自由,独立的人从事探究的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1]这说明,个体道德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因为道德的发展在根本上是自主的或不自主的个体对自身道德经验的积极构建。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思想活跃,道德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社会阅历不深,对有些社会不良现象缺乏准确辩证的理解,把握不住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上容易发生偏差。部分学生长期脱立父母,日常生活中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但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只愿享受无尽的权利,不愿履行丝毫义务。

(二)家庭教育的失衡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摇篮。前苏联教育家戈别奇亚说过:“家庭教育是对社会正在成长的一代进行教育的形式之一,它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善良、富有同情心、同志情意感、热爱祖国、尊重各族人民等品质就是在童年初期养成的。”[2]所以,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性格的形成和感恩意识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而忽视了他们的道德品行和意志品德方面的培养。中国的父母总是心甘情愿地竭尽全力满足子女的要求,子女成年后还继续担着抚养的道德义务。许多家长都有一种传统意识,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地宠爱、溺爱、错爱,从不让子女感知自己的付出,体验生活的艰辛,也从不要求子女回报,过多的呵护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致使他们成为不懂感谢、不懂感激、不会感动,不愿意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的“冷漠一代”。

(三)学校育人的偏失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3]由此可见,学校是培养和谐人的地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场所,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重任。近年来,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育人未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在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小学阶段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大学时期重视技能和就业率。有的学校虽然也提倡“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实际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智能方面的选拔,德育工作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讲起来单调,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使道德的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道德成了与学生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的社会行为的习得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可以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或改变,并且后者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4]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价值观念、道德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个人合理利益原则得到肯定,但在缺乏节制的个人利益强烈驱动和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下,一些人抛弃了原来格守的道德规范。从整个社会来讲,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知恩图报等道德规范在调节和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严重弱化。于是,社会上和网络中的诸多的道德行为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冲突和碰撞,道德价值受到影响。很多大学生所接受的合理教育在现实社会道德实践时处处碰壁,使得他们开始迷茫起来,感到困惑。因此,部分大学生放弃了高尚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向世俗化、功利化发展。

三、推进和加强高师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传承文化精华,培养感恩意识

中西方文化处处可见感恩之光。我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从基于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蕴。“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应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我们要在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吸收国外感恩文化的精髓,借鉴西方感恩教育的优良经验,探索融合中西传统美德的新方法,培育学生优良品德的土壤,教会他们识恩、知恩。要依托“感恩节”、“母亲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善于抓住身边的点滴良机,有创意地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教会他们知恩图报,让他们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知道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懂得孝敬父母、感激父母;唤醒他们的爱心,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在学会知恩图报的同时,教会他们施恩不图报,处处为别人着想,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成效

感恩教育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依托,引导大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感恩教育过程要遵循大学生心理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他们对感恩的认识和期待,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注重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针对不同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的整体规划,把它与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以价值观、人生观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形成,以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参与性较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加强自身修养。在加强专业素质学习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加快知识更新,不断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概括,讲出新东西,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身正为范”的观念,把德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构建教育体系,形成德育合力

学校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关键,对大学生的教育具有直接性的功能。高等学校以育人为本,承担着大学生德育的主要职责,是德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家庭的教育具有启蒙、定型等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要转向科学化,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注意沟通,了解其思想变化,循循善诱,使其健康成长。家庭成员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一般社区及宏观社会环境的作用,这些都是学校与社会无法提供的;社会教育则是感恩教育的保证。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以促进下一代社会栋梁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感恩教育是一个全员教育,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它应是一个复合工程、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德育功能,同时也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加强与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系与协作,构建多样化的立体感恩教育模式,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把感恩教育引向深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感恩教育走进生活,贴近学生,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远离功利、远离喧嚣的德育环境,从而激活学生的知耻心,唤醒学生的感恩心,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使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杜威教行论著选[M].赵样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35.

[2]戈别奇亚.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与教育[J].王长青,毛树智,译.外国心理学,1981(2).

[3]姬咏华.试论职业学校德育中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结合[EB/0L].www.cnki.net/.

[4]邓永超.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J].教育探索,2006(10).

G648.2

A

1673-1999(2011)01-0200-02

马祥甸(1970-),男,江苏常州人,硕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1)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政教育、高教研究。

2010-10-13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9年科研项目(KYY09075)。

猜你喜欢
道德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