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制辣椒新品种黔辣7号的选育

2011-09-11 03:21涂祥敏詹永发刘崇政余文中
中国蔬菜 2011年20期
关键词:果柄自交系区域试验

杨 红 姜 虹 涂祥敏 詹永发 刘崇政 余文中 赖 卫

(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贵州遵义 563006)

干制辣椒新品种黔辣7号的选育

杨 红 姜 虹*涂祥敏 詹永发 刘崇政 余文中 赖 卫

(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贵州遵义 563006)

黔辣7号是以自交系110为母本、自交系128为父本配制的中早熟干制辣椒一代杂种。从定植到红熟期100d(天)左右,株高65~70cm,开展度60cm。初花节位为第11~14节,果实羊角形,果长10.5~11.0cm,果肩横径1.4cm,果柄长3.6~4.1cm,平均鲜果质量6.6~7.5g,干果质量1.3~1.5g,单株坐果数30~40个,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果面微皱,平均干椒产量230kg·(667m2)-1。适宜育苗移栽、露地栽培,适于干制加工。

干制;辣椒;黔辣7号;一代杂种

辣椒是贵州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也是贵州具有特色的地方优势农产品之一。随着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贵州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种植面积已达到22.7万hm2,其中适宜于干制加工和鲜发酵加工的辣椒种植面积达20.7万hm2,辣椒对贵州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逐年上升,并已成为贵州农民增收的优选农作物品种之一(姜虹 等,2006;张绍刚 等,2008;杨红 等,2009)。自2011年7月1日起辣椒已成为贵州省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开展辣椒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推广,对贵州省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1 选育过程

母本110是2004年从贵州省绥阳县郑场镇收集到的朝天单生小米椒地方品种经3代系统选择、连续自交定向培育出的优良自交系,生长势强,初花节位为第10~13节,早熟,果实小羊角形,果长5.8~6.0cm,果肩横径1.2~1.4cm,果柄长3.1~3.5cm,鲜果质量4.0~4.5g,干果质量1.2~1.4g,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前后期的果形大小差异小,果面光滑,果味辛辣,抗旱性强,抗疫病能力强。父本128是2004年从贵州省桐梓县花秋镇收集到的向下单生羊角椒地方品种经3代系统选育、连续自交定向培育出的优良自交系,初花节位为第9~11节,株型矮,坐果集中,早中熟,果实羊角形,果长12.0~13.2cm,果肩横径1.5~1.8cm,果柄长4.8~5.3cm,鲜椒质量10.5~11.0g,干椒质量2.3~3.0g,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辣味中等。

2006~2008年配制杂交组合68对并进行田间筛选,选出优良杂交组合110×128。2008年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9~2010年进行区域试验(区试名为杂92),2010年进行生产示范试验。2010年9月24日通过贵州省经济作物专家组田间鉴定,2011年6月28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辣7号。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2008年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3月5日种子经催芽后漂浮育苗,4月1日移栽,露地栽培,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株距28cm,行距60cm,双苗定植。对照为贵州种植面积最大的干制辣椒品种遵椒2号。黔辣7号从定植到红熟期为100d(天),比对照提早5d;每667m2干椒产量249.9kg,比对照〔216.7kg·(667m2)-1〕增产15.3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1.2 区域试验2009~2010年在贵州省的遵义县、红花岗区、清镇市、关岭县、黄平县、独山县、册亨县、大方县、铜仁市等8个地、州、市的9个不同生态区进行区域试验,育苗移栽、露地地膜栽培,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8m2,株距28cm,行距60cm,双苗定植。对照为遵椒2号。

试验结果表明(表1),黔辣7号从定植到红熟期两年平均为99.2d(天),比对照早5.8d(天),2009年黔辣7号干椒总产量为255.78kg·(667m2)-1,比对照增产6.59%,产量在同组9个参试品种中排第4位;2010年在遇严重干旱的条件下,黔辣7号干椒总产量为219.39kg·(667m2)-1,比对照增产15.2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在同组8个参试品种中排位名第3位;黔辣7号两年平均干椒总产量237.59kg·(667m2)-1,平均比对照增产10.4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1.3 生产示范2010年在红花岗区、黄平县和关岭县进行露地生产示范,试点面积在400~667m2,株距30cm,行距60cm,双苗定植。试验结果表明(表2),黔辣7号平均总产量203.5kg·(667m2)-1,比对照遵椒2 号〔171.4kg·(667m2)-1〕增产18.73%。

2.2 品质

2009年由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品质分析,黔辣7号干物质含量25.43%、干椒VC含量126.5mg·kg-1、脂肪16.4%、辣椒素0.845%、盐酸不溶性灰分0.243%,对照遵椒2号干物质含量25.12%、干椒VC含量182.2mg·kg-1、脂肪16.7%、辣椒素0.812%、盐酸不溶性灰分0.232%。

表1 黔辣7号区域试验结果

2.3 抗病性

2009~2010年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对黔辣7号进行了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黔辣7号田间栽培的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发病率两年平均分别是1.22%、2.73%、1.37%和1.98%,病毒病、疫病发病率低于对照遵椒2号(1.95%和2.34%),青枯病、枯萎病发病率高于对照(1.54%和1.18%)。

表2 黔辣7号生产示范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黔辣7号属中早熟品种,从定植到红熟期100d(天)左右,比贵州种植面积最大的遵椒2号早熟5d(天)左右,株高65~70cm,开展度60cm,初花节位为第11~14节,坐果集中,果实羊角形,单生向下,果长10.5~11.0cm,果肩横径1.4cm,果柄长3.6~4.1cm,平均鲜椒质量6.6~7.5g,干椒质量1.3~1.5g,单株挂果30~40个,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果面微皱,前后期果大小差异小,果实成品率高,果味辛辣,制干商品性好。平均干椒产量230kg·(667m2)-1。适宜育苗移栽、露地栽培,适于干制加工。

姜虹,杨红,韩世玉.2006.贵州辣椒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辣椒杂志,(2):5-8.

张绍刚,张太平,龙明树,邵宇.2008.贵州辣椒产业及优势区域布局.中国蔬菜,(11):5-7.

杨红,姜虹,詹永发,赖卫,韩世玉,余文中,涂祥敏.2009.辣椒新品种黔辣1号的选育.贵州农业科学,37(9):19-21.

A Newdry Pepper Variety—‘Qianla No.7’

YANG Hong,JIANG Hong*,TU Xiang-min,ZAN Yong-fa,LIU Chong-zheng,YU Wen-zhang,LAI Wei
(Pepper Institute ofguizhou Province,Zunyi563006,Guizhou,China)

‘Qianla No.7’is a newdry pepper F1hybrid withmiddle-earlymaturity,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110 with inbred line128.It is about100days between field planting to redmaturity.It is65-70cm in plant height,and60cm in plant width.Its first flower sets on11th-14th node. Its fruit is of sheep-horn shape.It is about10.5-11.0cm in fruit length,1.4cm in fruit shoulderdiameter,and3.6-4.1cm in fruit stalk length.Its average single fruit fresh weight is6.6-7.5g,and itsdry weight is1.3 -1.5g.The average fruit number per plant is about30-40.The immature fruit isgreen and ripened fruit is bright red.Its fruit surface wrinkles slightly.The average yield is3.45 t·hm-2.This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seedling transplantation,and open field cultivation.It is also suitable fordry processing.

dried-fruit-processing;Pepper;‘Qianla No.7’;F1hybrid

S641.3

A章编号:1000-6346(2011)20-0090-03

2011-07-10;接受日期:2011-09-14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25)

杨红,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辣椒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电话:0852-8656706,E-mail:gzyanghong2008@126.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姜虹,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辣椒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电话:0852-8655266,E-mail:gzjianghong@126.com

猜你喜欢
果柄自交系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刺梨果柄分离特性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花生果柄脱落特性的研究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基于机器人采摘的柑橘果柄切割力学特性研究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