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芬,何爱民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2009年3月,始发于墨西哥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该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传播迅猛,人群普遍易感[1]。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对于一个新发现疾病,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总结和探讨。对2009年9—12月收入我院治疗的13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12月我院住院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8例,女42例;年龄6~42岁,平均 (23.8±12.1)岁。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2009年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2]的诊断标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时PCR检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包括与流感有关的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疾病持续时间为发热和其他流感样症状(鼻塞、咽喉痛、咳嗽、肌肉酸痛、疲劳、头痛等)得到缓解的时间,而症状缓解为症状轻度或无,且保持≥72 h,如发热缓解为体温<37.2℃且保持≥72 h。中医证候参照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 (2009版)[3]动态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舌苔和脉象的特点进行中医证候辨证。
1.3 实验室检查 甲型H1N1流感病毒由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实时PCR检测。入院时及治疗后 (体温正常3 d)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及胸部X线正侧位片、心电图、腹部超声等。
1.4 治疗方法 根据卫生部2009年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2]和第三版[4]发布的共同原则,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于高危病例和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则。20例有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奥司他韦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75m2,2次/d口服,疗程5 d,并联合抗感染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方剂为银翘散 (银花30 g、连翘30 g、桔梗15 g、牛蒡子15 g、薄荷15 g、荆芥15 g、芦根30 g、枇杷叶15 g、马勃15 g、玄参30 g、生甘草10 g加减)及对症处理。
110 例临床症状轻且无合并症患者,给予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次/d,4粒/次,及对症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流行病学史 130例患者中有127例有明确的与甲型H1N1型流感传染源接触史,均来自集体宿舍 (攀枝花学院、攀枝花经贸学校、福利院等),其中2例与发热患者有接触史,1例从乌鲁木齐被带回攀枝花市途中乘坐空调火车后4 d发病。
2.2 临床特点 130例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0例,发生率为92.3%;咳嗽65例,发生率为50.0%;咽部不适47例,发生率为36.0%;头痛30例,发生率为23.0%;乏力26例,发生率为20.0%;肌肉酸痛11例,发生率为8.5%;腹泻9例,发生率为6.9%;咽部充血7例,发生率为5.4%;扁桃体肿大6例,发生率为4.6%;20例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发生率为15.0%;合并低蛋白血症、冠心病、支气管哮喘1例。
2.3 实验室检查 有68例患者入院时白细胞 (WBC)计数降低,最低1.88×109/L;伴有中性粒细胞分数升高,最高达0.87;有20例WBC计数升高,最高21.0×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42例淋巴细胞升高,最高分数为0.51。20例X线胸片正侧位可见片状阴影;1例心肌缺血、心律不齐、低蛋白血症患者经治疗后出院时均恢复正常。WBC、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的平均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住院过程中肝肾功能、血糖、免疫球蛋白的平均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130例患者治疗前后WBC计数、淋巴细胞分数、中性粒细胞分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血肌酐、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4 治疗 经相关治疗后,130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20例联用奥司他韦和中药、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7~87 h,平均 (30.6±26.6)h;症状消失时间为2~7 d,平均 (2.8±1.3)d。110例单纯服用连花清瘟胶囊患者中,26例入院时低热,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6~92 h,平均 (32.5±29.5)h;症状消失时间为1~6 d,平均 (3.8±2.5)d。84例入院时体温正常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1~3 d,平均 (2.0±0.1)d。
表1 1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s)Table1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ed indices in the 130 H1N1 cas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1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s)Table1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ed indices in the 130 H1N1 cas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4.26±1.68 4.85±1.37-1.984 <0.05淋巴细胞分数 0.26±0.13 0.31±0.10-2.688 <0.01中性粒细胞分数 0.70±0.14 0.53±0.09 7.374 <0.01血小板计数 (×109) 194±60 250±72-3.860 <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U/L) 17.3±2.1 19.0±1.9-0.947 0.34血糖 (mmol/L) 5.1±1.1 4.9±0.7 0.738 0.34血肌酐 (μmol/L) 63±18 62±17 0.201 0.84 IgG(g/L) 12.3±2.3 12.9±2.4-1.097 0.27 IgM(g/L)WBC计数 (×109)1.4±0.5 1.4±0.6-0.190 0.98
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大的男性患者,在发病时伴有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给予奥司他韦、中药、二联抗菌药物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痊愈出院,未出现重症患者及严重并发症。
200 9-06-11甲型H1N1流感的预警级别提高至6级[5]以来,截至2009-11-09,WHO报道全球199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报告至少达6 071死亡病例。我国确诊甲型 H1N1流感患者59 478例[6],其中重症病例242例,死亡病例30例。在11月6—9日3 d之内增加4 551例,呈急剧增加趋势。
本组甲型H1N1流感,是攀枝花市区收治的确诊病例,患者症状较轻,以发热、咳嗽、咽部不适、咽痛为主,部分患者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与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方案的临床表现一致,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是病毒毒力较轻,且与早期发现和治疗及时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68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分数升高,不伴WBC计数升高的患者均能自行恢复正常。有20例WBC计数升高伴有中性粒细胞分数升高,同时合并有肺部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提示仅有中性粒细胞分数升高,不能据此诊断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应慎重。刘清泉[7]认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可纳入中医疫病“瘟疫”范畴,属新发温病。连花清瘟胶囊的功效: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目前使用中西医联合或单纯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均有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第一版)[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519-15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 (2009-07-13)http:∥www.hbzjcdc.com/mainIc28/2009-07/754.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三版 (2009-10-13)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10/13/t20091013-20189853-1.s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 (2009版)[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3.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now at the start of 2009 influenza.Pandemic[EB/OL].(2009-6-11).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statements/2009/hznz-pandemic-phase6-20090611/en.
6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信息通报[EB/OL].http:∥www.kancj.com/view-113376-1.html.
7 刘清泉.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防治思路[J].环球中医药,2009,4: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