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民
多年来,在数学教师们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探索之下,数学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涌现出大批有独到见解的优秀教师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是,我们仍不能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在世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日渐深入的今天,在祖国急需高素质人才的今天,我们那些为数不少的教改点上的成功,并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数学教学低效落后的局面。我们的数学课堂还多为“粗放型”和“经验型”的,教育科研的含量比较少,现代化的气息稀薄。因此难以达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难以达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才是数学教学改革的真正出路。
怎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人们看法不一。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我感到优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的
优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因为教学目的,是一堂课的众矢之“的”,是师生一切活动的终极指向。依据现代控制论的原理,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依据教学目的进行指挥与控制。优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它的教学目的,应是多层次立体的,而不是单一的平面的。必须是既有认知领域,操作技能领域,又有情感领域的。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也都获得健康的发展,能完善人格,发展个性,成为积极进取、敢于开拓、勇于挑战的跨世纪的人才。它的教学目的,还必须注重实用化的要求。注重数学学科的社会功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实际能力。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个课时,形成系统的布局。做到"成竹在胸",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教学活动。就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二、构建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结构
实效性是指课堂教学结构与环节的安排,都要为实现“目标”服务,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教学中教师要从中引导、教给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设计训练题去启发学生思维,还可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扩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采用切实可行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教师要教“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譬如,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娇嫩幼稚,教法上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初二学生轻松好动,在教学中可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除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不同、教法各不相同外,教学课型也各有千秋,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力求教有新意,尽量符合学生口味。
二是学生要学“活”。即要做到“四勤”。一“勤思考”。思什么呢?已知什么、问题是什么,出题意图等等。“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勤思,才有质疑才能摄取书中的营养,才有日后的创新。二“勤动口”。让学生做到勤口述见解、勤发表意见、勤讲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解题思路也有促进作用。三“勤动笔”。多做题、多计算、勤练习。做到持之以恒、勤勉不怠。四“勤总结”。要求学生必须从 “例子”出发,及时总结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作为指导今后学习的工具和法则。
四、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的,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并产生消极倦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交互性强,操作界面丰富活泼,信息资源丰富,可以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还可化抽象静态为活泼动态。使图、音、文交互,呈现出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动画效果,再配以悦耳动听的乐曲和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学生激情难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获得知识和技能,取得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一句话,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灵活的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五、组织有序的教学过程
优化的数学课堂,应有有序的教学过程。我们都知道,没有教学过程的有序性,课堂教学是混乱的,效率是低下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情绪、教学内容、教学氛围,让课堂呈现张与弛、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活泼与紧张、宽松与严谨、热烈与恬静、低潮与高潮等状态变换,适时的调整教学的节奏、容量和心理气氛,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使课堂始终处于最佳的教学情境。一句话,优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学科特点。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活动的进程中应具有合理的时空序列,呈现出合乎教学过程本质规律的变化。
六、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优化的数学课堂,应有紧张和谐的教学气氛。因为课堂教学不仅是有目的的共同活动,而且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课堂上应充分体现人文思想、人本主义精神。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和谐的、愉悦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训练都要尽可能的完美统一,以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效果。使课堂上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呈现出多渠道、多层面、多向信息交流的立体交叉网络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大都来自师生双方的高度融合。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一方面给学生以充分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力和机会;另一方面在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又能给以适时的点拨、有效的帮助和恰当的引导。课堂上,教师在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的心理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使学生思维相互撞击而迸出火花的条件。在紧张和谐的气氛中,在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练习与检测
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检查评估是对学生的数学积累、概念及性质、公理的运用能力和数学水平发展的评价,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设计。创新性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每节课都应布置一定的有质有量的课内外练习,在练习与检测题的设计上,不能布置那些机械、重复、单纯的题目,减少客观试题的比重,增加主观试题,在保证基础知识巩固练习的前提下,尽量设计一些开放型练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时常地强化刺激认知手段,采用激励的方式,经常性、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训练,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让性格各异的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从而培养知难而进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