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兵
(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61)
城市绿地结构和空间布局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王传兵
(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61)
合肥市绿地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社区绿化薄弱,城市公园数量有限;生态防护绿地体系不健全,存在绿化盲点;城市绿地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已有的绿地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便民公园;提升主城绿化品质,构建绿色生态走廊;塑造形象,打造外围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城市绿地;绿地结构;绿地空间;布局
绿地在城市发展中,集生态功能、美化功能、经济功能、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建国初,我国城市绿地规划主要强调城市绿地的“游憩”功能,着眼于城市游憩公园建设;而在80年代后期,转向学习美国,注重绿地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应。[1]吴承照等[2]以绍兴中心城为例,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分析绿地系统的空间特征,提出了“一圈二片三环”的斑——廊——基空间格局模式。千庆兰等[3]、[4]以游憩行为理论为依据,对吉林市的绿地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提出城市中心散点状绿化带——城市郊区集块状公园绿化带——城市外围连续自然生产绿化带的建设模式。同时,张祖群等[5]通过廊道——斑块理论,研究西安市游憩空间的组合与划分,并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石忆邵、张蕊[6]以上海黄兴公园绿地为例,对大型生态绿地或公园等生态设施影响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重点是研究城市绿地建设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研究,量化评估城市绿地等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对建国以来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等级结构和空间布局演变过程的考察,分析绿地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根据合肥市建国后绿地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49-1979年的点状发展阶段
建国初,合肥市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组织市民进行街道整修、拆旧建新,在旧城墙的基址上修筑环城马路,营造环城林带。1956年,成立市园林绿化施工队,负责全市绿化工作,辟建了一批街头公园、花坛和林荫道。“文革”期间,整个城市建设处于瘫痪状态,公共绿地面积降到61.03hm2。到1979年,合肥市第一次正式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要沿古城墙建设环城公园。这一阶段,合肥市主要绿化工程基本是点状展开的,重点建设几个公园,只是在外围南淝河一带顺着河道形成一个带状绿地空间(表1)。
表1 1949—1979年间合肥市主要绿化工程
(二)1979-2000年的环城带状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1980年 10月,国务院批准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83年年底至1985年,重点建设合肥环城公园。根据不同地段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条件,建设形成带状敞开式公园,长9.27Km,面积118hm2,1985年基本建成。1992年 12月,城市绿地覆盖面积2252hm2,园林绿地面积1848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m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0.5%,并与北京、珠海一起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称号[7]。90年代中期后,合肥市城市绿地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城市扩张,1997年,在二环路沿线基本形成宽25m的防护林带。这样就形成了两条环状绿化带:一是环绕主城区的带状环城公园;二是城市外围的二环路生态防护林带。
(三)2000年后的廊道式发展阶段
2000年后,随着合肥市整体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满足市民生活需要、改善城市形象等原因,城市绿地空间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7月起,合肥市开展“大拆违”行动,至2006年9月,共拆除违法建设1300万m2,新增绿地面积超过200万m2。2008年,合肥市按照“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1个主城、4个城市外围组团、1个滨湖新区)。梳理森林公园等9个片区的规划路网,整治、新增绿化总面积60多万m2,完成街头绿化300多处,新建街头游园30个,公园游园23个,全面启动城市外围生态防护圈和南淝河生态人文主轴线建设,形成多条廊道绿地空间。经过60多年的城市园林美化建设,城市环境质量和形象有了很大改观,形成了“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景象。环城公园包括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琥珀潭景区、西山景区、银河景区、包公园以及若干带状景区,被誉为合肥的“翡翠项链”。市区较大的公园还有东部的花冲公园、瑶海公园、生态公园;西部的大蜀山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蜀峰湾公园、植物园、墨荷园;南部的徽园以及天鹅湖、翡翠湖、南艳湖和匡河景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93%,人均绿地面积11.44m2,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超过300天,两度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一)社区绿化空间薄弱
合肥市现有小区在绿化建设过程中,社区绿化空间严重不足、投入不足,已有的绿地空间被车辆、商业用地侵占现象严重。合肥市居住小区绿化始于1980年太湖新村建设。之前,对居民居住区绿化没有统一要求。1987年西园新村建成后,开始对居住区的绿化进行了统一规划。1990年,建设的琥珀山庄南村居住区绿化获得了建设部住宅小区试点金奖。至1992年底,全市新建居住区绿化面积已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30%左右。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早期居住区规划理念的落后使得早期建设的小区绿地面积不足。随着私家车辆的增多,停车位不足,已有绿化面积被占现象突出,如太湖新村、西园新村很多绿地被车辆占据,居民休闲空间锐减。而一些新建小区,由于开发商为了建设更多的商品房,尽量压缩绿地等休闲公共空间。调查①本次调查时间是2010年10月25日~11月5日,调查地点以合肥主城区为主,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经济开发区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调查方法采用街头随机抽样和生活小区抽样,调查的小区包括太湖新村、合肥师范学院职工住宅区、琥珀山庄、东海花园、大学城附近小区。调查对象主要是至少在合肥市生活一年的居民。显示:有六成市民对所住小区的绿化情况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小区的绿地面积过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上。
(二)公园数量少,收费过高,使用率低
限于合肥市财力、物力,加之维护城市绿地费用高,目前,合肥市的逍遥津、植物园、动物园等一批市级公园等绿地空间尚不具备免费对全体市民开放的条件,而且城市公园绿地数量有限。部分公园、游乐园收费偏高,市民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公园使用率低,使得城市绿地休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另外,合肥市虽然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但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其中,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的指标分别相差 6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和3.3m2。三项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列第14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列第3位,在全国87个国家园林城市中居中下游。绿地空间数量上的有限性进一步制约了市民对绿地休闲的需求,其对城市环境净化能力也相对有限。
(三)绿地布局不尽合理,不同功能的绿地系统结构不协调
合肥市城区园林绿地发展不均衡,呈现“西多东少”的格局,其中蜀山区拥有绿地面积最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0.21m2,而瑶海区最少、人均仅为3.95m2,郊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4.8%,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建绿滞后。长期以来,城市绿地以环城公园、西郊公园绿地为主体,南北城区及一、二环路之间公园绿地缺乏,环形加楔形绿地系统尚未真正形成(图1)。
从绿地功能角度分析,具有生态功能的廊道绿地系统建设相对不足,一些滨水区域绿地覆盖率低,使得水土保持、空气净化等生态效益时受威胁。城市外围绿地经济发展也缺乏连续性,现有的点状基地难以发挥品牌优势,花卉苗木生产规模小,对周边经济缺乏带动作用。总之,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
图1 合肥市主要城市公园分布图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便民公园。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科普、减灾避难等功能,是一种优质的公共资源,与市民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大多市民活动空间处于“居住区——街头——学习工作办公区”这种模式。社区绿地、城市公园是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因此,发展城市绿地应体现人文关怀和便民、亲民、惠民的原则,以中小为主、大中小结合,点、线、面结合,缩小园林绿地服务半径。
1.加强社区绿化,建设生态社区
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的带动下,城市绿地建设应全方位展开。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础,其中,加强生态社区建设,以集约紧凑开发理念为先导,探索新型社区规划建设与社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民在社区绿化中的作用。以街道、社居委两级社区服务为支撑,以生态绿地将城市,特别是城市新区——滨湖生态新区划分为若干个5-10Km2的生态社区。抓好单位庭院、居住区和办公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开展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创造景色宜人的绿化空间,改善人居环境质量。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公园、湿地、沿湖岸线绿化等,服务于普通老百姓,为市民营建理想的生态绿地环境,建设一个水绿相融、和谐有序的生态新城区。
2.增加城市园林数量,提高使用效率
城市园林绿化要以服务于市民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为宗旨,综合发挥其环境效益、审美效益和游憩效益。加强城市街头小游园、小公园、小广场等绿地建设的同时,提倡园林深入生活,坚持绿化标准,把公园景色搬上街头,凸现园林城市风貌,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让城市园林绿化成果惠及市民百姓。基于此,城市园林绿地分布要相对均衡,缩小服务半径。按照2-3Km服务半径建设综合公园的原则,尽量做到绿地均匀分布,缩小服务半径,实现市民出门500m见到一块小型公共绿地,出门2000m见到一处大型公共绿地或绿化广场的目标。在城市局部空地进行见缝插针绿化,多辟建城市小绿地,城市主干道交口规划空地进行节点绿化,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市民与绿地空间接触的机会。
(二)提升主城绿化品质,构建绿色生态走廊
1.秉承环城公园特色,建设三个环城绿带
合肥市环城公园是合肥市形象的体现,建设历史长,集聚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现有条件下,环城公园的提升以塑造精品园林绿化为主,重在保护。对环城公园改造升级,提升其综合价值,将环城公园打造成精品公园。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公园、科学城公园、黄山公园、少荃湖公园、红珊瑚风景区、滨湖新区公园等一批大型规划绿地建设,城市主要出入口位置,设置不小于10hm2的公园精品绿地,体现合肥城市风貌。营造滨湖绿化空间和绿色人居环境,形成秉承传统环城公园特色,建设园林环、园林生态环、生态园林环三个环城绿带。
合肥市园林环就是环城公园绿化带,是柔化城市的硬质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的场所,其已经建成。园林生态环是在原有沿二环路环城绿化带基础上,沿220KV高压走廊形成环城绿带。目前,已完成绿化约26.55Km,绿化面积达205hm2。规划建设宽100-200m,全长约50Km,面积700hm2,形成完整的第二环城绿带。生态园林环即城市外环森林生态长廊,以建设生态防护风景林带为主,规划长度为105Km,宽50-200m,面积1800hm2的外环高速环城绿带。将城市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三大环城绿带成为城市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生态安全的屏障,也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2.加强人文生态主轴线建设,修复生态廊道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科学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园林与城市自然环境、街景和建筑相融合。生态廊道功能体现在栖息地功能、通道功能、过滤器功能、源的功能和汇的功能等方面。宏观上,城市是“绿环”、“绿楔”、“绿带”、“绿心”等空间布局方式的综合[8]240-242。
为维护合肥市域生态平衡,规划以山、水、城、田的自然特征为基础,构筑二条山水绿化景观轴:东部北起岱山湖、南至巢湖边的绵延110km的山地绿化;北部以江淮分水岭、土山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生态敏感保护林带。打造南淝河人文生态主轴线,丰富和完善派河、店埠河、十五里河、塘西河、四里河、二十埠河、板桥河等8条生态廊道修复,并相互串联,使之成为城市中特色滨水绿脉。结合水系的整治,建设一批滨水带状公园,使城市空间富于地方性的自然特色。突出以生态廊道为主线,串联众多公园绿地,形成以自然山脉等大型的森林系统、巢湖及众多水库、大型的河流生态廊及生态湿地道等构成互为连通的市域生态绿地网络体系。保持城市绿地开敞空间与外围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优化城市“141”空间结构。在生态廊道之间,以生态防护林、水源保护生态林、紫蓬山森林公园、巢湖及南淝河沿岸景观湿地形成城市四个方向的四片绿楔。
(三)塑造形象,打造外围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目前,合肥市新建绿地与可供土地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在建成区拓展新的绿地空间极其有限。而发展外围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可以突破城市绿化用地瓶颈,也是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途径。就已有的基础来看,已经形成一批有规模的花卉苗木基地,可以在此基础上,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塑造良好形象,建设成为我国中部有特色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
同时,根据合肥市不同区域特征,进行郊野公园建设,以满足更多市民休闲需要。具体为:巢湖风景名胜区和西郊风景区,建设滨湖生态景观森林及组团绿化隔离林带,形成郊野景观林区;紫蓬山风景名胜区形成以苗木花卉、山林为主的郊野森林公园;依托舜耕山风景名胜区、瓦埠湖、高塘湖,结合北部“水库多,河网纵横”的地理特征建立北部生态保育森林区。
合肥是一个具有良好城市绿地基础的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曾经取得过骄人的成绩。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141”城市格局的形成,出现了局部地区城市绿化死角。鉴于市民休闲、城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地发展和空间优化可以针对地区差异,区别对待。具体表现为:在老城区和中心城区,加强城市公园和街头公共绿地建设,注重发展社区绿化工程,满足居民生活休闲需要,在空间布局上突出便民;在沿河、主要交通干道和工业区外围,突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强调其生态环保功能,布局上注意均衡;在城市周边地带,以现有的基地为基础,相对集中,创造品牌优势,重点塑造形象,以发展花卉苗木经济为主,带动城郊旅游业发展。
[1] 李敏.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与时俱进[J].中国园林,2002,(5).
[2] 吴承照,刘滨谊.游憩与景观生态理论研究——在绍兴市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综合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0,(1).
[3] 千庆兰,陈颖彪.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J].人文地理,2002,(5).
[4] 千庆兰,陈颖彪.吉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5).
[5] 张祖群,杨新军.基于廊道的游憩斑块空间组织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3,(12).
[6] 石忆邵,张蕊.大型公园绿地对住宅价格的时空影响效应——以上海市黄兴公园绿地为例[J].地理研究,2010,(3).
[7] 合肥市地方志办公室.合肥市志[Z].2005.
[8] 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陶有浩)
Research on Urban Grassland Structure and Spatial Patten
WANG Chuan-bing
(Department of L aw &Politics and Management,Hef ei N ormal University,Hef ei230061,China)
The main problems of grassland structure and spatial pattern in Hefei are:the community greening is weak;the city’s parks are limited;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s incomplete;some areas are still not afforested;the urban grassland economy is inadequately developed and fails to build up its own brand;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small.In order to change the situation,we should put the people first by building more citizen-friendly parks;promote landscaping level by building the green ecological corridor and create an image by building outlying production bases of flowers and plants.
city landscaping;grassland structure;green space;layout
F062.2
A
1674-2273(2011)04-0074-04
2011-06-26
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肥市休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hfsk11-12d50)”阶段性成果
王传兵(1969-),男,安徽舒城人,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教师,安徽师范大学在读博士,从事城市经济与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