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慧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方法、评价上注重创新,让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走进知识的殿堂、探究数学的由来、经历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会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培养情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运用适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影响和带动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突出主体性、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探究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育理念,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
一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笔者在讲解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其中一个旋转180度,拼接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笔者再导入新课,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
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独创性的思维品质,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独辟蹊径、标新立异、探寻新方法、另辟新途径。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学习活动,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重点、掌握难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学问由学生掌握。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轻松的学到知识。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胜新知识,笔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启发、点拨作用。
三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的去探索。教学中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别具一格的教学形式、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要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然后再引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环境。
二、创新教学形式,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一是注重言传身教。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性活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以自身的人文素养、语言艺术、文化底蕴、思维习惯,影响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将深奥的数学理论形象化、使乏味的数学知识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在教学中,紧扣教材内容,掌握语言分寸,以深入浅出的分析,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发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运用投影、幻灯、录像、教具等设备搭配使用,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得到视觉的享受、精神的满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存在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爱护和保护,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当学生在对一项数学活动感兴趣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
三是引导自主学习。数学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解决实际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又拓宽了学生的信息渠道,让学生通过交流相互的见解,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
三、创新教学模式,营造情景交融的师生关系
一是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的不同,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全力营造“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氛围,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树立学习自信心,体会学习成就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理性的思辨里,对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完善。
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思维习惯的不同,存有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差异性,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笔者在教学中从目标的设计、活动的组织、考核评价等方面兼顾学生差异性,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优秀、中等、一般层面上的学生都能适应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是有效开展课堂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评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坚持“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多赞赏、少批评,对学生进行科学、适度、积极的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上进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差错,教师要用宽容谅解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