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步强,邓 莉,李 林,马 丹
陈旧性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病,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常用术式之一[1]。我们于2009年1月—2010年8月采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合褥式缝合术治疗61例,报告如下。
全组共121例陈旧性肛裂患者,裂口均为后位(合并有前侧者剔除),经药物治疗无效、有较显著的括约肌痉挛性疼痛症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陈旧性肛裂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陈旧性肛裂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男 女24 37 25 35组别 n治疗组 61对照组 60年龄30.2±5.85 31.4±6.23病程(年)>1 病程(年)<1 40 21 38 22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低位骶管麻醉,转截石位。麻醉较差者加1%利多卡因10 mL于肛缘后侧扇形局麻,手指充分扩肛。于肛管后正中裂口上端延裂口方向向外纵行切开皮肤,深至内括约肌层,切断浅层部分内括约肌和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再次扩肛,比较前后两次扩肛肛门最大扩张度。裂口上方纤维化黏膜有明显束手感,在持续扩肛状态下切断,使肛门较前明显扩张。修剪切口两侧肛裂纤维化组织,至切口平整,引流通畅,适当延长切口外端。合并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皮下瘘者一并切除,合并内痔者行1∶1消痔灵注射。若见切口有明显渗血,可行油纱条包裹凝胶海绵和肾上腺素填塞压迫。
治疗组同样采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待切口修剪平整、引流通畅时,于切口近端行褥式外翻缝合,适当缩小创面、抬高创面基底部。若见切口远端创面较宽,行全层间断缝合1~3针,适量缩小创面,但应保证切口引流通畅。
术后均予以预防感染,止血,通便,便后坐浴、换药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第2 d排便(未排便者、行开塞露肛门给药诱导排便)后拆除褥式线和间断缝合线。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治愈,均未出现术后大出血、肛门失禁、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及无1例发生肛门畸形、排便失禁、肛门溢液等远期并发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切口愈合平均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平均时间(±s,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平均时间(±s,d)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2.55±2.85 16.15±3.85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溃疡的总称。肛裂创面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 cm,呈梭形或椭圆形[2]。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肛门上皮的裂伤,继而形成慢性感染性小溃疡,多发生于肛管后方正中部[3]。以疼痛、便血为主要症状,其病理特点是内括约肌痉挛、增生肥厚变性、失去弹性,是导致裂口长期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可继发肛乳头肥大、哨兵痔、潜行瘘道等。肛裂形成后,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裂口上方肛管黏膜增生、变性、肥厚,失去弹性,使外括约肌发生向心性荷包式痉挛,肛管失去了弹性,影响周围的血液供应,致使肛管狭窄,久而久之形成疼痛—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4]。因此,对陈旧性肛裂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解除痉挛的括约肌,同时应扩大肛门直径,主要术式[5]有侧方内括约肌切断加肛裂病灶切除、后位内括约肌切开、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等。
此术式的优点:在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基础上,我们采用褥式外翻缝合缩小创面、抬高创面基底部,既可预防术后创面出血,减少粪质污染,又不会引起引流不畅,达到了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目的。切口愈合平均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褥式缝合应用于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安全有效,并且可以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笔者认为,术后第2 d患者排便后拆除缝线,不会引起创面再次扩大,同时又可避免缝线切割伤口组织引起切口疼痛。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的比较无差异便是有力证据。
[1]顾百千.肛裂两种术式的疗效分析 [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10):41.
[2]赵宝明.肛裂的现代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医杂志,2003,44(21):66.
[3]王正康.肛裂的外科治疗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46.
[4]孙绍华,吕达.侧切口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治疗肛裂65例 [J].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2006,5(3):89.
[5]张东铭.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