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进
(图门市人民医院,吉林 图门 133100)
对2006年—2008年间烧伤患者皮肤创面分离到的124株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结果:致病菌前5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对上述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胞哌酮/舒巴坦等,对上述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利福平、头胞派酮/舒巴坦等。
烧伤患者由于失去皮肤天然保护屏障,因而极易发生感染。能否控制感染是烧伤患者能否治疗成功的一个关键。对我院2006年-2008年间烧伤患者皮肤创面分离到的124株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进行分析,以了解烧伤患者感染菌群分布特点及药敏变迁,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1.1 菌株来源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从我院烧伤科住院患者感染创面处留取,用细菌培养专用棉拭子无菌操作技术取创面新鲜脓汗分泌物放入无菌管内及时送检。
1.2 细菌分离鉴定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鉴定。
1.3 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K-B法)按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
1.4 质控标准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室内质控结果均在NCCLS规定范围内。
2.1 2006年-2008年间5种主要致病菌对12种抗菌药敏感率见表2,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率最高的药物是亚胺培南、其次是丁胺卡那,再次是头胞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最高的是万古霉素,其次是利福平、再次是头胞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详见表1。
表1 2006-2008年5种常见致病菌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率(%)
2.2 菌群分布 (表2)烧伤皮肤创面感染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
表2 2006年-2008年分离常见致病菌种
感染是烧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约占烧伤死亡的52%-70%。创面感染率极高,而其耐药情况日益严重。我们对2006年-2008年间烧伤患者皮肤创面分离到的124株致病菌分析发现;烧伤皮肤创面感染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从2006年8株到2008年34株有上升趋势。阳性球菌与阴性杆菌是否有交替上升规律有待进一步观察。真菌感染在2006年-2007年均没有发生,但在2008年开始出现,为抗剐染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应引起重视。在以上药敏实验中可以看出含酶抑制剂药物好于三代头孢类,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的确是最好的药物之一,但由于有报道耐药菌株相继出现,使用此两种药物时也要合理、谨慎,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另一方面抗生素滥用已造成青霉素耐药率为100%。烧伤科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正确使用的原则,滥用和局部使用抗生素会造成将来细菌感染无药可治。目前部分医生为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往往在局部使用抗生素。在创面换药时在局部创面上使用广谱抗生素最易导致细菌耐药菌株增加,应禁止创面局部使用抗生素。在实验中我们看到不同病人细菌感染菌株和药敏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觉得应该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这对正确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1]盛志勇,郭振荣,主编,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7.
[2]许小敏,张志权.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的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1,17(2):83.
[3]许伟石.烧伤感染的经验性应用抗生素问题[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