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1-08-20 10:40邓碧凡邱荣敏张云桂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中耳补体中耳炎

邓碧凡,邱荣敏,廖 敏,高 波,张云桂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of effusion,OME)是小儿常见的中耳疾病之一,其对儿童的语言及认知发育等均具有明显的影响,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性的表现为渗液滞留在中耳腔内而无急性感染的表现[1]。由于患儿常缺乏主诉而容易被误诊从而影响患者治疗,为研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入的分泌性中耳炎的93例患儿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入的分泌性中耳炎的93例患儿,为中耳炎组。其中男65例(102耳)、女28例(44耳)。年龄最小4岁3个月,最大14岁6个月,病程3月3年。患儿中以反复间断性耳痛为主诉26例,以听力下降为主诉54例,以耳闭塞感为主诉13例。患者纳入标准中:1)既往有听力下降或者反复间断性耳痛、耳朵闭塞史。2)耳镜检查鼓膜有内陷或者向外隆凸,鼓气耳镜下检查发现鼓膜活动度降低或者消失。3)声导抗测试的鼓室导抗图形为B型,无镫骨肌反射以及纯音测听显示传导性听力损失。另选40例未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

1.2 检测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性别、年龄、母亲生育年龄、母乳喂养情况、既往中耳炎史、被动吸烟史、鼻部症状及体征、扁桃体炎肥大、是否合并鼻窦炎等,记录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以及IL-2、IL-4等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结果检测,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

通过对性别、年龄、母亲生育年龄、母乳喂养情况、既往中耳炎史、被动吸烟史、鼻部症状及体征、扁桃体炎肥大、是否合并鼻窦炎等项目对比中发现,中耳炎组患儿性别、母乳喂养、鼻塞、鼻涕、合并扁桃体炎肥大及鼻窦炎的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中耳炎组及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检测对比

两组T细胞亚群检测对比显示,中耳炎组患者中CD3+、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耳炎组患者CD4+/CD8+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中耳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比

两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比显示,中耳炎组患者中IgA、IgG、IgM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1 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

表2 两组T细胞亚群检测对比

表3 两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比

2.4 中耳炎组及健康对照组IL-2及IL-4检测对比

两组 IL-2及 IL-4检测对比中,中耳炎组患者IL-2、IL-4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4。

表4 两组IL-2及IL-4检测对比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常见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患儿听力下降以及鼓室积液等[2]。持续的分泌性中耳炎常会导致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听力损害以及增加急性中耳炎发病的风险性,而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3]。由于此疾病发作对患儿造成较坏的不良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为避免严重后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提高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通过对9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与40例健康对照儿童对比中发现,中耳炎组患儿性别、母乳喂养、鼻塞、鼻涕、合并扁桃体炎肥大及鼻窦炎的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对9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调查中发现,男性患儿65例,女性28例,男女比例为2.3:1,远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男女比例,表明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男性较为好发。此外,本研究中发现母乳喂养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中母乳喂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仅17.2%,而健康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57.5%,非母乳喂养的患儿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Duffy等人[4]研究就发现,母乳喂养中断奶越早的儿童越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本研究发现鼻塞、鼻涕、合并扁桃体炎肥大以及鼻窦炎等为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此类症状多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这与Tong等人[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发现急性扁桃体炎为分泌性中耳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此类症状多为临床症状,患儿由于年幼往往表述不甚清晰而容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漏诊的发生。本研究中纳入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以发现中耳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多伴随有中耳积液,中耳积液包括浆液性、渗出性以及粘液性[6]。既往研究中发现,中耳积液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溶酶体酶等出现,提示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介入到中耳炎患儿发病当中[7],本研究对两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比显示,中耳炎组患者中IgA、IgG、IgM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A、IgG、IgM三组的提高反应了机体发展、转归以及应激状态,这与Stasiak等人[8]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组研究发现中耳炎组患者中CD3+、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耳炎组患者CD4+/CD8+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细胞亚群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应激状态的功能。分泌性中耳炎组中的免疫球蛋白与T细胞亚群的改变对了解患者的发展状况以及严重程度均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此两者作为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其水平的检测对临床的诊断以及进一步研究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既往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跟人体变态反应显著相关,而各种IL手提等能够诱导各种类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到目前为止,人们中耳积液已经分离出了 IL-1、IL-2、IL-4、IL-5、IL-6、IL-8IL 以及 IL-10等[9]各类因子,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其表达的含量也不同[10]。本研究对比中显示中耳炎组患者血清中IL-2、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表明IL-2、IL-4在分泌性中耳炎的进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IL-2主要由TH1细胞,其能够通过促进T细胞产生相应的细胞因子,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等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IL-2的增加,机体免疫应答明显增加,我们认为IL-2高表达可能与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细胞、病毒等致病因素进入中耳腔而引起的免疫应答有关。而IL-4主要作用为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过程中,局部较高含量的IL-4能够刺激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提示着分泌性中耳炎的产生与I型变态反应密切相关。而IL-2、IL-4两者的血清中高表达又可以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因素而对提高其诊断等方面提供参考。

[1]Pelikan Z.Audiometric changes in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due to nasal allergy[J].Otol Neurotol,2009,30(7):868.

[2]Escamilla Y,Aguilà AF,Saiz JM,et al.Tympanostomy tube placement in children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analysis of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J].Acta Otorrinolaringol Esp,2009,60(2):84.

[3]Gurr A,StarkT,Pearson M,et al.The ciliary beat frequency of middle ear mucosa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9,266(12):1865.

[4]Duffy LC,Faden H,Wasielewski R,et al.Exclusive breastfeeding protects against bacterial colonization and day care exposure to otitis media[J].Pediatrics,1997.100:E7.

[5]Tong MC,Yue V,Ku PK,et al.Risk factors for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hinese schoolchildren: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06,70:213.

[6]Cayé-Thomasen P,Stangerup SE,J?rgensen G,et al.Myringotomy versus ventilation tubes in secretory otitis media:eardrum pathology,hearing,and eustachian tube function 25years after treatment[J].Otol Neurotol,2008,29(5):649.

[7]Smirnova MG,Birchall JP,Pearson JP.The immunoregulatory and allergyassociated cytokines in the aetiology of th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Mediators Inflamm,2004,13(2):75.

[8]Stasiak BA,Stankiewicz W,Zielaik JB,et al.Aspect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 and NK lymphocytea in children with adenoid hypertrophy and concomitant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Pol Merkur Lekanaki,2005,19:265.

[9]Kuczkowski J,Sakowicz-Burkiewicz M,wieszewska E,et al.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terleukin-1α,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10 in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bone osteolysis.ORL[J].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2011,73(2):93.

[10]Sekiyama K,Ohori J,Matsune S,et al.The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pediatr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Auris Nasus Larynx,2011,38(3):319.

猜你喜欢
中耳补体中耳炎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先天性中耳畸形的临床分型及其与耳聋的相关性研究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