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iTunes订阅规则问世几月来,各大新闻机构开始表态。有的表示苹果的规则“欺人太甚”,脱离苹果自立门户;有的虽有怨气,但仍然没将苹果除名,静观待变;有的干脆从了苹果,任苹果的2.25亿iTunes订户为其打造江山。
顺从者:《纽约时报》(NYT),Conde Nast杂志,赫斯特出版集团(Hearst)
媒体将30%的订阅收入缴给苹果的同时,还无权获得订户的资料。全权指望苹果iTunes的2.25亿用户为其带来收入。
观望者:葫芦(Hulu),视频网站Netflix,时代集团(Time)、华尔街日报(WSJ)
媒体在iTunes上保留了应用软,只是个空庙:既没有用苹果定制手机报,也无需上交订阅收入,更不用担心无法获得订户的资料。只保留了重新投靠苹果的可能。苹果要求这些“不够忠诚”的跟随者删掉所有在苹果上的链接,使其不能连接到公司主页,提示性的不付费服务也不能保留。
决裂者: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亚马逊(Amazon),沃尔玛(War-Mart)
金融时报是第一家表示不愿再和苹果合作的重量级媒体。为了曲线救国,金融时报发表“断交声明”后在苹果Safari浏览器上仿造了一款用于订阅应用软件。这样既规避了苹果“不能获取订阅者信息”的规则,又利用了苹果的平台。成功后,亚马逊、沃尔玛采取了同样的方法。
结论:此后一段时间内,中立者会着力探讨“与苹果的相处之道”。而从历史经验来看,苹果总有办法把合作伙伴逼得狗急跳墙。有独立移动客户群的媒体,迟早会与苹果决裂,自立门户。而在移动领域发展不充分,又要扩展市场的媒体就只能先“屈辱”的投靠在iTunes之下,再图发展。也就是说,近期内,三种情况,三种道路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