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11-08-17 11:51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24期
关键词:肩手红外线肩关节

张 铭 黄 莹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郑州 450000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 me,SHS )是中风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中风后2~16周,以偏瘫患侧肩胛带周围、手指关节进行性疼痛和运动受限为首发症状,伴见手背及手指肿胀,继之皮肤逐渐变薄、萎缩,关节畸形。临床发病率12.5%~74.1%[1]。笔者采用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2例观察病例均来自2008-05~2011-06河南中医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病房及门诊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查阅随机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5~72岁,平均57.2岁;病程23 d~18个月。其中脑梗死24例,脑出12例;右肩痛22例,左肩痛14例;伴有肩关节半脱位15例。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34~73岁,平均58.4岁;病程1~18个月。其中脑梗死23例,脑出血13例;右肩痛20例,左肩痛16例。伴有肩关节半脱位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肩关节功能、手掌及手指功能比较,经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和纳入标准 中风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2]制定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且全部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同时伴有肩手综合征患者,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肩手疼痛的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腕管综合征等。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红外线穴位照射:使用汉唐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汉唐多频镭射治疗仪,波长调整为为红外光800 nm,输出功率为40 mw,治疗方法:采用痛点照射治疗并结合中医理论选取肩髃、肩髎、天宗三穴,使用负压吸附后红外线光束照射,每个疼痛部位及穴位照射10 min,每天照射1次,10 d为一疗程。

2.1.2 康复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站于患侧。①肩关节被动运动及活动度的维持,术者一手保持患者上肢于伸展位,将其上臂轻轻向前伸展,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摆动上肢做内收、外展、上举、后伸运动;②肘关节被运动,术者一手控制肩关节,限制其活动并使肘缓慢屈曲、伸展,反复活动,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做缓慢旋前、旋后运动;③掌指关节的被动运动,保持上臂水平位,肘最大限度伸展位,术者双手持患者手掌,将腕关节背屈,活动各指关节并左右扭动;④上肢的主动活动,在保持肩关节不脱位的情况下,尽最大能力做肩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活动。

2.2 对照组 仅进行康复训练。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王茂斌的《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3]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关节水肿、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手部小肌肉无萎缩;好转:关节水肿基本消失,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部小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肌肉萎缩逐渐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23例;好转7例,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8例;有效率为63.9%。经χ2检验,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见表1,红外线穴位照射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康复组。

表1 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多与早期不正确运动时损伤肩腕关节,或患手静脉输液不当及末梢血流增加有关。一般认为其发生机制为脑卒中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或神经传导束受损,引起血管运动神经麻痹,导致局部水肿,致使肌肉泵的功能减弱,不能消除水肿、而出现关节疼痛、继而关节活动受限及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随后形成恶性循环亦可促进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中医学认为肩手综合征病机在于风痰阻滞经络、气血失和,从而导致气血不能周流,关节肌肉不得濡养。痰湿之邪阻于脉络,不通则痛;气血不能濡养,不荣则痛。因气血运行不畅,日久而生肿胀。上述病因导致关节不利,失去正常功能,并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等症状。手三阳经循行分布于肩关节前、后及外侧,而肩髃、肩髎、天宗三穴正是手三阳经在肩关节周围的局部穴位,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此三穴对“肩痛不举,上玻不遂”等病证均有较好疗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红外线具有很好的穿透力,具有针刺的作用[4],有疏筋通络、活血止痛、消炎祛肿之功。选用这些穴位给予适当刺激能松解局部黏连,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抑制致痛物质的释放,缓解疼痛,从而消除肩手综合征主要症状。采用红外线光束代替传统针灸照射与传统针灸相比,具有无痛、无菌、安全、可操作等优点,可避免传统针灸操作的某些不便及风险,如针灸治疗有滞针、弯针、断针、晕针、交叉感染等风险,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1]陈立典,田永胜 .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J].中华理疗杂志,1997,20(1):3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3]王茂斌 .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99-201.

[4]Brosseau L,Welch V,Wells G,et al.Low level lasertherapy(ClassesⅠ,ⅡandⅢ)for treating osteoarthrit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4,(3):CD002-046.

猜你喜欢
肩手红外线肩关节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肩手综合征应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评定及研究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选穴规律
肩关节生物力学
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药物性静脉炎41例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