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工程》课程是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为了加快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教研室几代人辛勤耕耘为《给排水管道工程》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经过课程组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给排水管道工程》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课程总体建设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方向,只有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我们才能找准方向,建设出一流的课程。《给排水管道工程》课程组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创新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质量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形成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任职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和科学完善的教材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条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为了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课程组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开展了高效创新的课程建设,努力将《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对象特点和第一任职岗位的需要,经过数十次的研究论证制定了课程标准,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
在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上以实用管用为原则,建立起适应学生能力提高的课程结构并做到依据学科发展和部队建设发展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动态更新。按照“用必学,学必用”的思路,经常关注部队装备的发展动态和使用管理以及军事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支撑问题解决的相关理论,通过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习到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所涉及到的多学科知识;要预设学生在未来任职岗位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实战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使学生熟悉那些未来可能要面对的问题;老师要提前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收集岗位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作为教学必备内容,使学生在分析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技能,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又能加强对知识的领会理解,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中,主讲老师授课是主体,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请进来”可以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对于一些知识前沿和跨学科的问题等,需要聘请专家教授作讲座,介绍学科发展动态和部队建设的新经验和新做法,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知识,紧跟时代发展。
对于本专业在任职岗位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往届的毕业生回校进修或出差的机会,请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通过讲座或座谈的形式使在校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专业地位,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增强学习的动力。
教材是理论研究成果的融合和升华,是科学知识的载体,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组紧跟岗位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科研和训练的综合成果,积极完善教材体系建设。根据教学需要优选地方公开出版的教材作为主讲教材,结合岗位建设实际需要,精心组织编写课程配套讲义。制作了各种类型的教材,初步形成了包括基本教材、配套讲义、电子版教材(示范性教案、多媒体教材、信息资源库)在内的立体化教材。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另外老师还应充当其他角色,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育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智力资源的发潜者,学生和社会的沟通者等。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公平竞争,鼓励成才,形成人人爱岗敬业,自觉拼搏奉献的激励机制;提倡科学创新,形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通过平时主讲老师间经常性自觉性的教学经验的交流、利用每年的教学会议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每学期利用3次~5次业务学习时间的集体备课,课程组已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授课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建设:
1)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努力做到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使概念便于记忆,理论便于理解,并能很好的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以便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一期课程结束后通过与学生座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情况及时了解以便不断的完善。
2)进行信息资源库建设。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更新充实视频动画、图片资料、工程案例和习题等素材,使资源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3)建设了20套题的试卷库。考试结束后,对学生的答题情况,逐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完善试卷库。
4)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精心进行了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环节,按照“学中用,用中学”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各个环节,教学实施中精讲哪些内容、自学哪些部分、研讨什么问题、学生扮演什么角色,老师都提前设置好。
5)在教学环境建设上突出实战背景,按照“学为战,用为战”的思路,建设综合实验室、综合训练场,模拟实战背景、实战装备、实战要求,让学生在近似实战背景下磨练摔打。以专业实验室为主要平台,在学院周围设立专业教学基地,让学生随时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内涵是指实验、实习、实训,是基于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的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同时也是相互关联和相通的,各自在实践教学中完成不同的任务。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我们针对建设内容对每一期学生在授课中和授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及时了解课程建设成效,以便更好的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具体调查的内容有:教材的选用情况、授课内容的安排情况、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考核形式和内容等众多方面。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加上授课老师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工程实践应用的应用情况的分析等,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使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我们要紧跟岗位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热点,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我们要继续优化教师队伍,培养创新人才,完善研究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实验手段,多出教改成果,使《给排水管道工程》课程的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1]李大晓.任职教育中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7(17):25-26.
[2]韩兆福.岗位任职教育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