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建筑行业信用危机现象的研究

2011-08-15 00:51
山西建筑 2011年24期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行业诚信

李 眉

近年来,由人们对建筑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引发的大量购买和对建筑质量的担忧与顾虑导致的对建筑行业的不信任现象日益突出。媒体曝光的工程质量问题频频出现,例如瘦身钢筋事件、楼倒倒事件、楼歪歪事件等等。究其原因,一部分不法从业者利用大部分消费者对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建筑专业类知识不了解的情况进行消费欺诈、偷工减料,许多媒体纷纷对其进行曝光,使人们对建筑质量失去信心。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如何重塑形象,是摆在建筑行业从业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信用危机,即指信用行为及关系受挫,各种违信、失信等反信用现象的发生较为普遍,市场信用秩序被破坏[2]。

1 我国建筑业信用危机现象的形成原因分析

1)社会文化背景。我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把人们圈禁在小农经济中,交通方式有限,人们能到达的地方有限,因而生活交往圈和人际关系交往圈都非常小,人和人之间所建立的信用大多是在亲朋挚友之间,这主要是靠亲情和友情来维系,没有从全社会的层面上形成一种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伦理体系的建设速度却不相适应。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利益诱惑下,又缺乏商业诚信体系的控制,就把金钱至上的观念摆在第一位,不顾市场规则,背弃信义,牟取暴利。这些现象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毁掉了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诚信形象。

2)对建筑行业方面的监管不力。由于我国建筑业方面的监管不力,当建筑经营者(例如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发生争议和纠纷时尽管有法可依却常常因处于弱势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证据。大多数消费者,在听取销售者单方面讲解的情况下,没有防范的意识,在签订合同时也不注意留心收集相关的证据,形成了有纠纷时消费者打官司难的局面。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入建筑业市场,进行违规违法活动,只顾从中牟利,不管消费者今后的权益能否获得保障。所以要加强建筑业方面的监管工作。

3)建筑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市场交换主体间,一方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了解要比另一方多,双方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了解是不对称的,一般说来卖方对所卖之物掌握了解的信息比买方的要多[3]。

“隔行如隔山”,我国消费者大多对建筑业了解甚少,其认识停留在表面上,所了解的信息多数来自于开发商和销售商的宣传或媒体的相关报道,作为信息强势方的建筑产品经营者、施工方由于利益的驱动对信息弱势方的消费者刻意保留了一部分对自己有利但不利于消费者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给建筑业市场中的不法从业者提供了非法牟利的机会,从而造成了消费者利益受损。

4)建筑产品销售商存在的问题。在建筑产品销售过程中,一些销售商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夸大事实,吹得天花乱坠,在明知是虚假宣传的情况下仍然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建筑产品通过销售商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这些人在利益诱惑下,放弃诚信,欺骗消费者,那么建筑业形象就会受损,产生信用危机。目前我国建筑产品销售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在建筑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是否采用了欺诈性销售等非法的销售方式。

5)建筑产品开发商存在的问题。建筑产品的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造成纠纷和投诉的各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所售卖的房产不具有房屋产权证或不是现实存在的、开发商在投资过程中突然撤资、经营水平不够或者经营方法不当导致破产、携款潜逃、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无法得到保障等方面。

6)建筑产品施工方存在的问题。建筑产品施工方是建筑产品生产的具体实施者,在整个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施工方为获取更大的利益,压缩成本,偷工减料,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的建筑产品就会存在很多的隐患。这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消费者碰到这些问题时,就会产生深深地忧虑和担心,从而对建筑行业产生极大地不信任感。

7)消费者自身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如火如荼,各地大搞建设。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很多消费者争着抢着购买住宅、商铺和写字楼。然而有些消费者在购买时并没有做到理性消费,在购买前不去考察开发商的资质,不管开发商是否五证俱全,盲目的相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轻易地就掏出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资金,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却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将所有责任推给建筑行业,这也是导致建筑行业信用危机的一个原因。

2 信用危机给我国建筑业带来的危害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满意度就会降低,从而对建筑行业产生不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感又会反作用于建筑行业。当消费者对某一建筑产品产生购买欲望时,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了解情况。在我国,消费者更愿意相信亲戚之间,朋友之间提供的信息,他们往往会交流对某一产品的消费经验,“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被损害就会影响到一个消费群体的购买决策,建筑企业就会失去一个忠实的客户群。

这些不法企业的失信行为,严重损害了广大建筑产品消费者的利益,还会连累到那些在技术水平上、产品质量上严格要求的企业,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形象,甚至会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3 我国建筑业信用危机现象的对策研究

3.1 建筑业从业者信用的规制

建筑行业可以在行业内部建立一个建筑企业信用档案,凡是在生产建筑产品期间,发生了失信行为的,记录在建筑企业信用档案中。每个建筑企业内部也可以建立部门或个人信用档案,对下属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制约。可以每年或每一季度考评一次,对于恪守诚信、没有发生失信行为的从业者进行适当奖励,对于不遵守诚信原则、弄虚作假者进行处罚并定期由媒体公之于众。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从业者个人来说,也要自觉遵守诚信原则,给建筑行业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获得高额的提成,不择手段进行虚假推销,这样的推销方式很容易导致消费者的反感,也使建筑行业的信用受损。要完善销售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谁接待谁负责,如果出现了问题,就有明确的责任人。有了正确的营销方式和负责任的销售人员,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负面形象才能转变。

3.2 加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

政府监管必须强而有力,要克服各种困难,真正把质量监督放在第一位,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社会监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监督途径,可以把各行各业的人员组成社会监督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在工程建设期间随时欢迎这些社会监督志愿者进行考察、监督和批评,并把社会监督志愿者的考评意见纳入各企业的信用档案中。当然除了社会监督志愿者之外也可以引入媒体监督,媒体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程建设期间,允许媒体跟踪报道,向广大消费者公开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接受消费者的监管。

3.3 引入不同行业的监管

同行业内部往往由于人事关系复杂,同在一个系统内,相同的从业者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或是碍于情面不愿指出问题的现象。引入不同行业的监管可以有效的防止行业内部监管的不作为,例如中央电视台2011年3·15晚会中曝光了一些高层建筑在外装修时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然而建设单位明知不合格仍然违规使用,而监理人员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时行业内部的监管成了一个摆设,而把外墙保温材料在防火方面的检验权利交给当地消防部门来执行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监管办法。当然,要想扭转建筑行业已然造成的失信形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建筑行业从业者自身做起,每个企业、每个从业人员都应恪守诚信,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职业操守放在首位,只有思想意识上去了,才能在行业中形成一种诚信做人、诚信办事的新风气,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我们相信,有了良好的职业风气,再加上坚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无处不在的社会监督,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能成为一个有信誉的、让消费者放心的行业。

[1] 陈延斌,王 体.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03(6):33-37.

[2] 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 周 权.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经济的影响[J].中国信息导报,2002(1):20-22.

猜你喜欢
建筑业建筑行业诚信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