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道蓬
“十一五”以来,东方市根据国家政策,通过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截至2010年12月,东方市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608.2 km,占全市“十一五”农村公路计划改建总里程的98.9%,为东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农村通行条件的改善,农村公路交通量巨增,农村物流业快速发展,因此,现有农村公路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路网整体功能仍不满足广大农村交通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目前,在东方市农村公路网的规划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由于东方农村公路大都是在原有无规划背景下自然形成的原因,对农村公路规划管理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设置农村公路规划管理的专业机构,从而使农村公路建设始终呈现为:无组织规划行为、规划结果无审批、规划过程受局限、布局安排不合理的自由建设状态,导致大部分农村公路路线分离,互通性不强。
主要农村公路没规划成与主干线公路的有效连通,致使部分农村公路网的重要道路没有与主干线连通,走回头路的现象严重。
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政府难以准确把握建设需求、明确目标、周密部署和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导致无法真正分清轻重缓急、有序组织、分步实施、预期实现建设目标。
目前,农村公路主要为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农村公路受当地施工技术力量薄弱、建设资金短缺等的限制,虽经多年的建设,但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只是以维持原有道路状况、保证基本通车为目标,尤其是远离县城、处于山区的农村公路,公路建设步伐相对缓慢,许多公路实际上是由便道形成的,顺地爬,线形指标差,缺少必要的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缺少甚至没有必要的养护。特别是洪水季节,道路中断,经常阻断交通,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交流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生产。
建议:根据“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在农村公路设计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应根据各条路线在全市路网中的地位决定其应达到的技术等级,并按照现行规范要求确定其具体技术指标,突出建设重点,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改造农村公路。
如公路水毁严重阻断交通,这样的农村公路应当先予以改造。在人口密集的县城附近及乡、镇所在地,由于混合交通量大,现有的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严重不足,在设计标准中适当考虑加宽路基、路面,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农村公路与国、省道公路相比,交通量小,荷载等级低,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全市农村,改建技术指标适当有所突破,根据海南省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可突破现行的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如受限路段改建纵坡可放宽至降低1%~3%。
1)农村公路线距离短,技术方案明确,需要处理的技术问题相对简单,因此,技术标准要简练、实用,有针对性,只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2)在人口密集区、农田区,路基不宜太高,既方便民居出行,又减少公路用地。
3)桥梁设计以适用为主,设计要一步到位。农灌区宜采用圆管涵,以降低路基高度;原有桥涵设计标准达到汽超—20标准,且质量状况良好的桥涵可以利用。
4)加强机耕道、交通设施的调查与设计。由于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指标较低,交叉口多,混合交通量大,道路的安全性有所下降,因此,完善必要的交通设施,如警告、警示、指示标志等就显得特别重要。
5)对于老路技术标准过低、路线走向不合理、弯多坡陡、地质不良及病害严重的路段,应下决心予以彻底改造,以免留下隐患和遗憾。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必须以满足交通安全为前提。
由于受原路状况及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为避免对环保造成不利影响,路线设计的部分平曲线采用较短的回旋缓和曲线,平面线形较多的采用凸形、反向S形及同向的C形和卵形曲线,采用灵活的超高与加宽方式和选择合适的渐变段路,尽可能改善这些平面曲线线形的缺陷与不足,使行车更加安全、舒适,让视觉更加连续流畅。
在纵面设计时利用原路实测标高按照纵面控制标高进行纵面拟合和设计,宜填不挖或少挖:采用限地段的个别纵面指标按相应降低车速的技术指标;平面改线段落适当调整纵面,注重平纵面组合设计。
车行道、路缘带、路肩的形状和尺寸,都应根据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
在平曲线的组合中,尽量避免或少采用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和复曲线。
视距是公路几何设计的重要因素,足够的视距对保证行车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在视距设计过程中,反应时间的取值要大于所有驾驶员的正常平均值,特别在复杂情况下,如交叉口、车道变化处、交通标志等设施处,在取反应时间时,应增加判断时间,设计中应注意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的设计与计算。
农村公路的建设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在:
1)地方部门重视农村公路网规划。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规划管理体系;对所有农村公路进行系统全面的统一规划管理。
2)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在现有农村公路网基础上,优化布局,完善结构;重点搞好跨辖区县、乡干线的统一;打通断头路,简化迂回路。
3)通过对于原路平曲线半径较小,纵坡较长的交通事故黑点,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对路线平纵面线形加以优化改善,提高路线线形指标。
农村公路建设只有做好以上几点,质量和安全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1]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交通部公路司,张德华.农村公路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 曾 昊.西部农村公路现状调查及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10,36(26):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