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职业倦怠

2011-08-15 00:48:47孟庆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职业心理

孟庆焕

(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剧,职业倦怠在现代人群中迅速蔓延。职业倦怠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不能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

职业倦怠是一种现代社会特有的职业病,较多地出现在助人行业中,教师就是这一职业病的高发群体。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索其原因与对策,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

社会对教育的关注持续上升,对教师的期望不断升高,加之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教师个体的职业倦怠日益明显,生活质量也日渐下降。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和行为。”[1]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是对工作不满意、对工作没有热情和兴趣、对人疏离冷漠。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生理方面主要表现是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躯体失调,如多汗、心跳加快或过缓、内分泌失调等。心理方面主要表现在精神紧张,如失眠、多梦、情绪暴躁等;工作效率低,行动迟缓、记忆力下降、决策能力降低、信息处理能力下降等。不愿意参与竞争,没有竞争意识;长期处于焦虑、压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焦躁;对工作产生一种本能性的厌倦。社会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敷衍了事,人际关系敏感,常常抱怨别人,工作效能降低,有的人会出现家庭关系不和谐等。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1.工作负荷较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育教学任务异常繁重,上班时间虽然也是8小时,但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出其他职业,因为教师职业模糊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界限,即使下班学生和教学也充斥了教师的全部生活。以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为例,每周要上课15节左右,还要完成相同节数的备课任务,撰写教案、教学反思,还要批改作业,为个别学生辅导。这些任务单凭在学校的工作时间是难以完成的,几乎每一位老师下班回家后都要继续工作。在这样繁重的工作负荷下,教师们被压得身心疲惫,渐渐失去了工作的热情,逐渐没有了人生追求,职业倦怠渐渐滋生。

2.职业高度重复

教师的工作内容单调而重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的人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样的工作,重复着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这些相同的工作。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长期从事同一种劳动,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松懈。一般来说,工作十年左右的教师比较容易出现职业冷漠感,按部就班的工作消磨了一个人的激情,随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导致职业倦怠的消极情绪产生。

3.职业认同降低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明确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会产生社会比较动机,在身边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对象进行比较,一般与同学、邻居相比较。一个人的经济基础往往是其社会地位的标志,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经济收入较低,使其社会地位难以真正提升,大部分的教师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纷纷转行。不能离开的教师也焦躁不安,教育教学对他们已经失去了意义,出现职业倦怠已是早晚之事。

4.自身性格特点

虽然每一名中小学教师承受着同样的工作压力,但不是每一个教师都会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也会导致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心理感受会因人而异,那些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无法排遣的教师,则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培养职业情感

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爱自己的职业才会投入情感,对职业的热爱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是预防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药。教师要不断地追求新的工作目标,进而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有追求目标的工作才会有劲头。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每名教师都要设计自己的阶段目标,通过每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而每一次阶段目标的成功,都会带给教师愉悦的心情和小小的成就感。教师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培养和加深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试想,一位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他还会感到职业倦怠吗?

2.学校科学管理

从学校方面来说,进行科学管理是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必要措施。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大楼而大师也。”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有好的教师队伍才会有优质的学校教育。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上,学校对教师要进行科学管理。首先确定先进的管理理念,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场所,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基础,学校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生存状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对教师的制度化刚性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形势下的教育要确立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关注每一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发展的机遇,帮助每一个教师获得发展的乐趣,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实行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在制定规划、目标以及各种制度时要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这样就可以从管理层面铲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滋生土壤。”[2]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教师工作,建立较为客观的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防止懈怠情绪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可适时开展文体活动,使教师身心得到放松,从而缓解工作压力,更加有效地抑制倦怠情绪。

3.保持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的产生息息相关,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有效降低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首先,教师要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平常心对待工作生活中的事情,不过分苛求,以避免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而造成心理伤害。其次,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暗示能增进和改善人的心理、行为及机体的生理功能,帮助个体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怨自艾、退缩、逃避或走向极端,陷入职业倦怠。这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进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从而远离倦怠。另外,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烦恼,不要闷在心里,更不要钻牛角尖,可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聊聊天,或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调节心理状态。

4.提高专业素养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手段。教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校应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保障,如采用传、帮、带等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进行传授,举办各类观摩教学和学术交流会,加强网络建设来拓宽教师专业视野,进行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如校本教研、学历进修、外出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了,对待各种工作得心应手,压力自然会减轻,职业倦怠就不会轻易滋生。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共同结果,同样,预防和摆脱教师职业倦怠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学校、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努力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远离职业倦怠,激扬起工作的热情,焕发出生活的激情,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奏响人生课堂中最优美的交响乐。

[1]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

[2]王文增.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5,(13).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职业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46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