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锋
(钦州学院社科部,广西钦州535000)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教育浅析
陈 锋
(钦州学院社科部,广西钦州535000)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优劣并存、良莠不齐,因此师德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反思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相结合、与榜样示范引导相结合原则,使他们学习了解师德内涵,着力提高师德认识;明确自己的师德特点,致知内省践行,逐步养成良好师德;学习借鉴外国有益做法,陶冶自身师德。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
创先争优活动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的新形势下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和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活动在高校里与教育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等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和契合性。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与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同,从活动主体来看,前者主要是教师党员,后者主要是针对所有教师;从活动历时性来看,前者是党员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后者则是我国伦理道德修养传统在新时期和在高教领域的表现形式等。但从本质上而言,两者的主旨、载体、评判标准等有着高度一致性,尤其是两者肩负任务、面临挑战以及相应对策等,都具有极大的相同性或者说存在着关键契合点。从活动目的来看,都是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能力;从活动途径来看,都需要通过宣传普及、推广引导、典型示范等方法推进。总之,通过创先争优活动,采取点面结合、以点促面的方式。能够经由党员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特别是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的不断提高和逐步养成,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既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必要保障[1]。
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80后青年教师被引进、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并逐步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2]。这些80后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富有朝气,敢于创新,精力充沛,但是理想信念比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但是相对缺少实际工作锻炼,缺乏社会磨砺,社会阅历较浅,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竞争意识较强,但是爱岗敬业意识淡薄,严谨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精神缺乏,教学精力投入不够,集体观念和奉献意识淡薄,团结协作意识较弱;怀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进取心较强,但是大多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求知欲望强烈,渴望继续深造,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的倾向;年龄与学生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更加和谐融洽,但是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优良与缺失并存,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形成,以及他们的成长成才。师德是指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因而其师德要求比一般的职业道德更高。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赞誉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则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显然,教师不是普通教书匠,应该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和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这些说法虽然各异,但都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极端重要性。
(一)遵循师德养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师德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抽象、空洞地谈师德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教师的民主平等、自主自立、竞争、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要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唯利是图倾向,反对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以职图利的不道德行为[5]。
(二)遵循师德养成教育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反思相结合原则
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将师德规范内化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观念与自觉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师整体道德水平。道德是内在的东西,主要依靠主观努力和自觉修养。因此在师德教育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选择性、自主性、自律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作为道德修养的基础知识,他的精神修养将会是不完备的,即道德知识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为此,一要加强对师德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使其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紧跟时代进步的要求。二要建立健全有关师德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用制度管理、他律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三要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由于教师劳动的艰辛、繁重、复杂,所以在师德锻炼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的影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因此,青年教师要正确对待锻炼中出现的有违教师师德的言论和行为,学会不断反省和改正。
(三)遵循师德养成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原则
作为一名80后高校青年教师,要逐步养成、不断发展、逐渐提高师德素养,必须善于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师德修养锻炼,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从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道德行为、良好道德习惯养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因此,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还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处理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辨别善与恶,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和品质以及“即知即行、知行统一”的实践精神,并在实践中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感悟,将教育教学实践上升为一定的教育经验,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
(四)遵循师德养成教育与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相结合原则
80后青年教师对业务的孜孜以求是他们敬业爱岗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继承者、保存者和传播者,仅有高尚道德,没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即只红不专是担当不起重任的。当今时代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网络对教育影响不断增大,学生获取知识渠道一改以往单一线形结构,而变得更加多方位、立体化。学生某些方面知识可能超过老师,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教学需要,才会不落后于时代和学生。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红专结合,努力做到又红又专。
(五)遵循师德养成教育与榜样示范引导相结合原则
林崇德、孟二冬、方永刚等高校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他们对事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及对学生谆谆教诲的耐心和热情,会使青年教师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高校要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引导他们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刻苦钻研、从严执教、锐意创新、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等教师美德,提高师德修养水平;作为青年教师,在如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要虚心向先进教师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中,继承和发扬先进教师的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的高尚品质以及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不少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提高,而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在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时,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传帮带”、轻师德培养,重教书能力培养、轻育人水平传授等的不足,应当通过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制度,让德艺双馨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思想、学习、科研等全方位的传帮带,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师德水准和业务水平。
近年来,国内对80后青年教师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个别报纸、杂志报道中。诸多报道指责、抱怨80后青年教师的居多,提出针对性建议的鲜见[6]。即使提出也是偏重于教育和灌输,但是师德内蕴于教师内心,外显于其行为,它是隐性和显性的结合体。生硬的教育和说教型灌输都是外在手段,在社会腐败现象,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媒体对金钱、奢华消费等不正确导向的环境下,难以取得实效[7]。关键要通过青年教师自身的内在修养使外在教育和灌输发挥作用。师德是一个自我养成的持久过程,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应尝试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引入创先争优活动中“五好五带五争”、承诺联评、绩效考评等方法[1],探索一种从说教方式向潜移默化方式转变,从以灌输让教师被动接受方式,向以养成促教师主动内化方式转变的方式。
(一)学习了解师德内涵,着力提高师德认识
党和政府对包括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高度重视,专门制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对师德从广义角度从高到低分为三个不同层级——“师之大德、师之本德、师之品德”[5]。“师之大德”是教师之魂,体现其思想政治素质,由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师之本德”是教师能否胜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的专业素质和知识资本,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资本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师之品德”指教师的特有品行,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教育是指80后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通过对师德的养成教育训练,自觉养成良好的师德习惯、师德情感、师德品质、师德判断,进而内化为良好的师德观念、意识,外化为高尚的师德行为,提高对师德的践行度。2007年8月,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对新时期师德规范的新概括、新阐述,为全国广大教师为师从教指明方向,对于新时期加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8]。加强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首先要认真学习、正确理解胡总书记讲话精神,明确新时期师德规范的含义和要求;高校则从整个教师群体层次上,加强和完善师德规范构建,形成完善的教师价值系统,从而使师德建设有据可循[8]。胡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殷殷寄语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9]要“加强师德建设”,“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9]
(二)明确青年教师师德特点,致知内省践行,逐步养成良好师德
一般认为道德只通过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而非法律的强制处罚;它的表现方式具有一定隐蔽性,即它很大程度上是隐性的而非显性的。这就决定对于道德的衡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对于道德的完善只能有赖于个人主观意识,道德永远只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对师德追求也必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担任教师时间不是很长的80后高校青年教师,他们的师德养成更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修炼的艰苦过程。
80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养成教育,从个体上来看,主要包括:一是致知。即是个体通过深入地明伦察物,深刻认识和把握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程,是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及其感情,从而选择恰当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前提。二是内省、反思。即是一种个体自觉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三是践行。即是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实践是由特定环境中如何实现教育重要目的的信念指导的行动。四是慎独。“君子必慎其独也”,要求青年教师时时处处以高尚师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在身居独处或个人单独行动等无他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规范言行、保持操守,决不能因别人不知道,而做出违反道德的事。
(三)学习借鉴外国有益做法,陶冶青年教师师德
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他们普遍重视编制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教师在职业道德习惯养成和社会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一是注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如1986年美国新修订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对教师提出师德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如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体包括从高到低三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是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如德国要求教师具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善于营造一种快乐气氛,不把教学环境搞得使学生像老鼠看到猫一样害怕;懂得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具有民主精神,不仅认识到在教师之间应该民主,而且在师生之间也应该讲民主;具有良好师德,具有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日本要求教师:对他人具有人类之爱,并具有慈善、体谅、亲切、温暖、感谢心与同情心等;对个人与团体具有公德,遵纪守法,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四是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西方国家虽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职前和职后的培训过程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程进行简单的灌输或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其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他们的师德教育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教育之中;强调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性的说教或硬性的灌输作为主要模式。但在新时期,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教师专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教师备选者和在职教师来说,教师职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师德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趋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者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10]。此外,还应借鉴移植国外重视“朴素”道德的做法,要求教师遵守那些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准则,如坚持公道、保护学生隐私、不把学生作为“获利”的工具等等。这样我们的师德规范更加符合人性,更加符合生活发展的实际,那么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更容易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行为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1]四川新闻网财经频道综合.创先争优活动视野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EB/OL].[2010-04-22].http://www.newssc.org.
[2]陈建香,樊泽民,刘世博.高校“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特征管窥[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1).
[3]王枬.教师教育研究[EB/OL].[2004-09-13].http://www.docin.com/p -77029497.html.
[4]王培丽.用感恩的心,来践行我的责任[EB/OL].[2010-06 -11].http://www.jq.whedu21.com/FaZhan/news_view.aspx?TypeIDandNewsID=154,1375.
[5]迟乃坤.浅谈师德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
[6]孙延宾.80后新教师的特征对学校管理的启示[EB/OL].[2010 -09 -04].http://suneducation.blog.edu.cn/2010/580152.html.
[7]陈孔国,徐小林,崔坤.师德养成读本[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8]申晶晶.“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增刊 2).
[9]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日报,2011-04-24(1).
[10]王颖.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概况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13).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Young Teachers of Post-80s Gene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Feng
(Department of Society and Science,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535000,China)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young teachers of 80’s gene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different levels.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we should follow and adapt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professional ethic development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criticism and self-criticism and reflection,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enhancement of skill and competence of teachers,and model demonstration.This will enable young teachers to learn about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trive to improve awareness,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gradually improve it,and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to cultivat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ethics.
young teachers of post-80s gene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ethics;cultivation
G645.6
A
1001-7836(2011)12-0050-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2.020
2011-08-04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课题(2009MSZ019),广西高校师资研究课题(师研[2010]1号);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陈锋(1965-),男,广西浦北人,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硕士,从事高校教师师德现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