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栋,郭 蕊,吴杉杉
(1. 河北工程大学 学工部,河北 邯郸 056021;2. 邯郸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美丽的康巴诺尔湖畔有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地方戏剧,它就是康保二人台。康保二人台原属于流传在我国蒙、冀、晋地区的地方戏曲“东路二人台”。后来经过将各路戏曲艺术融会贯通,取长补短而形成了独具地方艺术特色的康保二人台。它以其丰富的剧目内容、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和秀美的音乐形象传承发展。康保二人台是各门艺术的综合,它包含了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丝竹乐、地方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是坝上游牧文化、蒙汉文化的融合,以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为素材,以当地的方言土语为念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的审美情趣。它从最早的“蹦蹦儿”发展到成熟的戏曲形式,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康保二人台贴近生活、易于传唱、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使得它在流传地“遍地开花”,与劳动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传播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莜面窝窝羊肉汤,香就香在味道上”。康保二人台的语言形象生动,清新朴素。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康保众乡亲的生活中,幽默风趣、直爽却也质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康保二人台念白的语言常有以下一些特色:
数板是康保二人台的念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对字上要求比较严格,常有音乐伴奏,类似于干嗑但是比其要更加工整。例如《父子争权》当中的“西红柿是法国秧,意大利的茄子网。荷兰豆、紫罗兰,又漂亮、味又鲜。美国西芹种的晚,差季蔬菜更卖钱。这回我可开了眼,蔬菜基地我绕了个遍。”这是儿子在向父亲夸耀自己的新的致富经的一段数板,将一个雄心勃勃要在致富的道路上创出一片天地的农村青年的形象鲜活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眼前一亮。再如《回关南》当中二板凳的一段数板:“我妈生我生得慢,取名就叫个二板凳。二板凳、二板凳,我妈腌菜我搬瓮。挪了半天挪不动,我站在一边发愣怔。有人说我是个七成货(意缺心眼)。又说我是个二卜楞。其实我不是个七成货,也不是个二卜楞,就是不知道我姐夫的外父我叫甚。”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地再现了剧中的人物那慢悠悠的性格特点。
数板是像快板的一种合辙押韵、形象生动的道白方式。在二人台众多剧目的道白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节奏明快,语言洗练,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以它鲜明的艺术特色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康保地区的方言常常将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重叠来说,称为叠字。如:小本本、一色色、甜汤汤、姨姨、一绺绺、亲蛋蛋、铜勺勺;又如:“本来是个肥溜溜的小村村,硬给闹成个空壳壳。”这是《光棍娶妻》当中牛二与其兄牛大的对白,简单的一句念白形象生动的道出了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四岁岁毛驴五岁岁牛,一声声响鞭震山沟。灰毛驴驴叫,黑犍牛牛吼,只有我笨笨两脸放光精神抖。”这是《叔嫂情》中小叔子的几句数板。小叔子笨笨在田间耕种,精神百倍,心情愉悦。作者用叠词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小叔子的神清气爽的精神状态。
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叠词俚语能够栩栩如生的进行写景或状物,并且表现形象贴切。一种真实可靠紧扣观众内心情感的舞台效果被激发出来。叠字在康保二人台的念白尤其是数板当中广泛运用,它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特点鲜明,其中的象声词叠词幽默风趣,抑扬顿挫,说起来流畅自然并悦耳动听。大大提升了康保二人台念白的语言张力。
把两句意思表达相近的话放在一起,并且在每一句话的末尾的字进行处理,使其合辙押韵,俗称串话。串话听起来节奏鲜活明快,语调自然流畅,能够增强所要塑造的人物气质特征,起到活跃舞台气氛的良好作用,达到较强的艺术效果。仍以:《叔嫂情》为例,小叔子笨笨在夸嫂子是个贤惠能干的人时有这样道白:“咱没骑过个马来没坐过个轿,闹不清娶老婆是个甚味道。反正是一口吃了一圪垯黍子糕,我嫂嫂可比那老婆好。”表现了笨笨对嫂嫂的赞美之情。“你看咱本家这些人,真是木锨、杈子可拾了个全,筛子、簸箕可旋了个圆。咱那个大管家是喝了黄河水管的宽,咱那个二掌柜是吃了葡萄有点儿酸。”在笨笨听出了嫂嫂对自己的爱慕之意后,怕人们因为世俗而反对,就运用了串话的道白方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康保二人台常在写景、抒情、叙事以及刻画人物,或是状物拟声等方面运用串话的念白方式,使戏曲的念白合辙押韵并且极其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很好的与观众产生共鸣。它是康保二人台念白的独到用法,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将人物的性格发挥地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层次鲜明地表达了人物角色的个性特征。串话的使用,把大段的内容生动的表达出来,大大加深了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在康保二人台中歇后语运用的相当广泛。长期的生活实践,老百姓所说的话里积累了丰富的歇后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歇后语的使用经常能够起到发人深思的效果,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如:“提起我小叔子笨笨,真是个花眉俊俏的好后生,安分守己的庄户人,可就是有点九月里的高粱不见红——愣头青”。“提起我嫂嫂,真是买牛没拿缰绳——捉了角(绝)啦!猪尾巴草浆炕——铁了壳(炕)啦!”这两句都来自《叔嫂情》当中,前一句是守寡的嫂嫂的念白,道出了自己对于小叔子笨笨的爱慕之情。后一句是笨笨的念白,生动形象的歇后语,将一个精明能干的嫂嫂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准确地表现了小叔子对嫂嫂的钦佩和赞扬。
歇后语的使用常能够把一句普通的话表现的含蓄、风趣、通俗易懂。它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形象生动,幽默而深具感情色彩,因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谚语是康保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康保二人台还经常将各类谚语用在念白当中。借助谚语表达一定的生活哲理是康保二人台语言的一大特色。谚语是通过极其简练的比兴手法,来反映社会和自然的某些规律,从而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艺人们把各种具有比兴手法的谚语,经过艺术加工,运用在康保二人台的各种剧情中显得更加精炼、生动。
如“鸡冠冠开花红顶顶,找男人要找个实心人。半坡坡窑洞苦水水井,心贴心熬那苦光景。”“花养蜂来蜂采花,你帮我来我帮他。”这是《光棍汉与外来妹》一剧女主人公彩霞的念白,表现了彩霞与心爱的人恩恩爱爱、齐心努力,共同奔向新生活的信心。再如《卖碗》中男主人公王成的念白:“旱地载葱门洞的风,蝎子的尾巴财主的心。又毒又辣又蜇人。”几句简练的话将旧社会,封建地主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恶行公之于众,给人一种一针见血的快感。
这类语言在内容上所表达的生活哲理并不一定完全正确,然而在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上却十分独到。再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样的女婿谁见过,秀英她大睁两眼看错人!”
在康保二人台的念白当中,人物对话尤其重要。还会出现一种叫做“谐音岔话”的语言表达方式,活泼风趣。创作者巧妙地运用语言中的谐音字,用另一个谐音字岔开表达,剧中人物在表面上听不懂别人的意思,其实是为了起到逗笑、活跃气氛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戏剧内容的喜剧色彩。如《亲情、乡情、爱情》中的大姐与二妹的对话:
(大姐敲门)二妹:谁啦?
大姐:我,你姐姐。
二妹:你想借个剪剪(jie jie)?我的剪剪正剜“春”字嘞,剜完“春”字还要铰“福”字嘞!
大姐:我不是借你的剪剪!我是你亲亲的姐姐!
二妹:你还想借个新新的剪剪?旧剪剪也没!再让你灰扑!
这个例子将谐音“姐姐、剪剪”这些字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一个害怕家里的穷亲戚登门而兜圈子不愿开门的二妹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康保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用到助词及儿化的语言,如:哇、啦、了、啊、呀和儿字等。在人物对话中尤其用得多。在康保二人台的念白中,为了加强语气,常在句子的末尾借用类似的语气助词或是儿化用语,以提升戏剧的感染力,突出戏剧的矛盾冲突。如《光棍娶妻》中:
喜妹:哎呀,好我的傻二哥嘞!
花嫂:哎呀,不对劲儿哇?
牛二:嘿嘿,挺对劲儿的。花嫂,你就看着办吧。
再如:
牛二:多会儿见过?
喜妹:刚刚儿见过。
花嫂:这会儿还和你眼对鼻子说话嘞。
又如《卖碗》中:
香兰:五个碗多少钱?
薛称心:看着给哇。
香兰:这个人,多少钱嘛,看着给哇,我该给你多少钱?
薛称心:我这是好媳妇儿抓豆芽,你说几根就几根。
这两出剧目中都用了很多的助词以及儿化语言,使人产生了一种新鲜、亲切地感觉。
在康保二人台的许多剧目中,创作者将当地的方言土语经过艺术加工,用到了二人台念白中,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如:让人安静一些或少说两句称为“悄悄(quān)儿”、称父亲为“大”、问什么用“甚”这个字,“闹不机迷”是搞不清楚的意思。“日洋”意为可笑、好笑之意。就连民间艺术家的艺名“吹破天(冯子存)、水仙花(吕宝善)、万人迷(杨宝)”都来自民间。无处不显露着与劳动人民心心相连的感情色彩。
康保二人台的剧目念白使用的语言是创作者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实践后将各种类型的精粹的语言表达形式加以综合、提炼进而升华为艺术语言。这些念白从各个角度对鲜活的人物的形象,自然景色、典型的事件、情节,进行不同程度的渲染,夸张、幽默、贴切、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常使人捧腹大笑之后发人深思。这些富于特色的语言常常是艺人们在生活中即兴编出的,地方色彩浓厚。康保二人台独有的念白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显著标志。它不同于其他戏曲道白、唱词,没有固定的套路、腔调,而是综合多种方言土语的表达方式,运用于各种角色和情节的念白中,使康保二人台的语言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情真意切、诙谐幽默的地方语言扎根在康保广阔的土地上,接受着康保风土人情的滋养,慢慢开花并且越来越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