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丹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56)
《水浒全传》“被”字句的介词宾语考察
曾 丹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56)
从语法形式上看,《水浒全传》中“被”字所介入的宾语较为丰富和复杂,不仅包括名词、代词和词组,还包括双宾语和插入性说明成分。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汉语时期被动结构由简到繁的发展趋势。从语法意义上看,“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可以是行为的主动者、行为的凭借与工具,甚至还可以是行为的受动者。“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但在“被……所……”、“被……把(将)……”以及动词不能直接与“被”字相连等情况下,介词宾语的使用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的制约,不能随意省略,必须出现。
《水浒全传》; “被”字句; 介词宾语
Abstract:In the view of grammatical forms,the prepositional objects of“bei”sentences inOutlaws of the Marshare abundant and complex,including nouns,pronouns,phrases,doubt-objects and parenthesis.Thi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of passive sentences in modern Chinese,which isfrom simple to complicated.In the viewof grammatical meanings,the prepositional objects of“bei”sentences include agents,instruments and patients.They can usually be omitted except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that they are in“bei……suo……”,“bei……ba(jiang)……”or the verbs can not connect with“bei”directly.
Key words:Outlaws of the Marsh; “bei”sentence; prepositional object
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看,“被”字句中的“被”最初是与动词直接相连的,其后不能带宾语。直到东汉末年,才逐渐出现“被+宾语+动词”的结构。[1](P494)“被”字后所带的宾语,学界常称为“受事宾语”。但是,在近代汉语中,这类宾语并不全是受事,还包括施事、行为的凭借与工具等。“受事宾语”这一称呼无法涵盖所有的宾语类型,因此,我们称出现在“被”字之后的宾语为介词宾语,以区别于谓语动词后所带的宾语。该类宾语在近代汉语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以近代汉语代表性语料《水浒全传》①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书中“被”字句介词宾语的构成情况、语法意义和必现条件,以期揭示其在近代汉语时期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征。
据笔者统计,《水浒全传》中共出现“被”字句906例。其中,出现介词宾语的被动句有787例,占被动句总量的8619%。从结构形式看,这些介词宾语主要由体词和词组构成。
(一)由体词构成的介词宾语
该类介词宾语以复音形式居多,单音形式较少。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类:
1.介词宾语为名词
(1)李逵向前抱住道:“娘呀!你一向在那里吃苦?铁牛只道被虎吃了,今日却在这里!”(1008)
(2)那官船里人急钻出来,早被挠钩搭住,三个五个,做一串儿缚了。(1186)
(3)顾恺早被林冲搠翻。(1059)
(4)王焕等众官都跪下告道:“……若斩此二人,反被贼人耻笑。”(866)
例(1)、例(2)“被”字介入的是指物名词,前者为单音词,后者为复音词;例(3)、例(4)“被”字介入的是指人名词,前者为专有名词,后者为普通名词。
2.介词宾语为代词
(5)兀颜统军听了大喝道:“无智辱子,被汝生擒,纵使得活,有何面目见咱?”(963)
(6)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779)
(7)顾倩庄家挑那担儿,不想被你们夺了。(123)
(8)毛仲义道:“这厮村人不省事,我父亲必是被他们瞒过了。”(553)
例(5)、例(6)的介词宾语由表单数的单音节代词充当,例(7)、例(8)的介词宾语由表复数的双音节代词充当。
(二)由词组构成的介词宾语
根据介词宾语的结构关系,可大致分为四类:
1.介词宾语为偏正词组
(9)左右道:“俺这小将军布了四个阵势,都被那蛮子识破了。”(952)
(10)杜迁、宋万、朱贵本待要向前来劝,被这几个紧紧帮着,哪里敢动。(204)
(1.)恭人被清风山强人掳去了。(356)
例(9)的介词宾语“那蛮子”由“指示代词+中心语”构成;例(10)的介词宾语“这几个”由“指示代词+数量词组”构成;例(11)的介词宾语“清风山强人”由“处所名词+中心语”构成。
2.介词宾语为并列词组
(12)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1140)
(13)高廉军马神兵,被宋江、林冲杀了尽绝。(613)
(14)杨雄被张保并两个军汉逼住了,施展不得,只得忍气,解拆不开。(498)
例(12)“被”字介入的介词宾语由两个单音名词并列构成;例(13)“被”字介入的介词宾语由两个双音节专有名词联合而成;例(14)“被”字后名词性成分“张保并两个军汉”由“专有名词+并列连词+偏正词组”构成。
3.介词宾语为同位词组
(15)王伦那时也要寻路走,却被晁盖、刘唐两个拦住。(204)
(16)东西二门守城军士,闭门不迭,被汤隆、唐斌二将,领兵杀入城中,夺了城池。(1052)
(17)话说这卢俊义虽是了得,却不会水,被浪里白条张顺排翻了船,倒撞下水去。(692)
例(15)介词宾语“晁盖、刘唐两个”是并列词组与数量词组构成同位关系;例(16)介词宾语“汤隆、唐斌二将”是并列词组与偏正词组构成同位关系;例(17)介词宾语为“浪里白条张顺”,“浪里白条”是梁山好汉张顺的绰号,所以这个介词宾语是由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称谓构成同位关系的。
4.介词宾语为“的”字结构
(18)不是老汉遇见时,却不被做公的拿了。(40)
(19)倘或被眼疾手快的送官,如之奈何?(478)
例(18)的介词宾语由“动宾词组+的”构成;例(19)的介词宾语则由“并列词组+的”构成。
总之,构成“被”字句介词宾语的词组,其结构都比较复杂,通常是两种或多种结构的混合体。这充分说明“被”字句在近代汉语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了解到《水浒全传》中“被”字所介入的宾语已不限于名词或代词,而扩展至词组,即使是名词和代词,也较古代汉语丰富、复杂。其实,“被”字句介词宾语的复杂化不仅仅体现于此。在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非常特殊的用例。这些例子可以说是近代汉语所特有的,上古、中古汉语中没有出现过,现代汉语也没有对之加以继承。下面,我们将对这些代表近代汉语被动句独特个性的语料进行探讨。
(一)“被”字介入双宾语
对于“被”字介入双宾语的问题,前贤曾有所提及,[2]但未能详述。笔者将在本文中对之作进一步的挖掘。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句:
(20)两位皇侄并小将阿里奇,尽是被他石子打死了。(920)
“被”字介入的成分为“他石子”。初一看,这似乎是个偏正词组,表领属关系。我们知道,表领属关系的偏正词组可以在两个组成成分之间加上结构助词“的”。也就是说,如果将“他石子”分析为偏正关系,那么“他石子”可等同于“他的石子”。然而,当我们将“他的石子”置换到例(20)中,所得到的句子是“两位皇侄并小将阿里奇,尽是被他的石子打死了。”它所表达的语义与原句并不完全相同。那么,“他石子”是不是并列词组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并列词组的各成分之间可以插入连词“和”。如果将“他石子”看作并列词组,则可用“他和石子”与之替换。替换的结果是:“两位皇侄并小将阿里奇,尽是被他和石子打死了。”显然,这个句子从语义上而言是不能成立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石子”这一结构呢?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例(20)可以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句子:
“两位皇侄并小将阿里奇,尽是被他打死了。”
“两位皇侄并小将阿里奇,尽是被石子打死了。”
“他”和“石子”虽然都处于介词宾语的句法槽中,但其语法意义并不一样。“他”是动作“打”的实际发出者,“石子”是动作行为的凭借与工具。因此,我们主张将例(20)中由“被”字介入的“他石子”处理为双宾语关系。
为了避免读者误认为例(20)是孤例,我们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句:
(21)孙立欲归阵换马,被方琼一条枪,不离左右的绞住,不能脱身。(997)
(22)初时连日下关,和林冲厮杀,被林冲蛇矛戳伤蒋印。(1204)
(二)介词宾语的音节数量增加,结构复杂化,是近代汉语被动句的一大特色
这使得被动语标与谓语动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松散。《水浒全传》中出现了在“被+宾语”之后插入复杂成分以说明介词宾语的用例。例如:
(24)山上旧有一个道院,近来新被两个强人:一个姓王,名江,一个姓董,名海,这两个都是绿林中草贼,先把道士道童都杀了,随从只有五七个伴当,占住了道院,专一下来打劫。(812)
在介词宾语“两个强人”与谓语“先把道士道童都杀了”之间,插入了介绍介词宾语姓名、身份的语句,这使得被动句的结构变得复杂而松散,整个句子显得相当冗长。又如:
(25)话说当时段景住跑来,对林冲等说道:“我与杨林、石勇,……回至青州地面,被一伙强人,为头一个唤做险道神郁保四,聚集二百余人,尽数把马劫夺,解送曾头市去了。”(755)
按照一般情况,这个句子应写作:“我与杨林、石勇,……回至青州地面,被一伙强人,尽数把马劫夺,解送曾头市去了。”插入的语句是对介词宾语“一伙强人”的进一步说明,指明这伙强盗的首领和成员数量。这样做,有利于增加句子所传达的信息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动句原有结构的凝聚力,使得整个长句看上去非常松散,而句子表意的精确度也因此有所下降。
总之,这一现象反映了被动句的结构由简到繁的发展趋势,体现出近代汉语被动句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相区别的独特之处。
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3](P145)在上文中,我们讨论了被动句介词宾语的构成方式,也就是它的语法形式。那么,这一语法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什么呢?通过对《水浒全传》中大量语料的排比分析,我们发现,出现在介词宾语这一语法位置上的并不都是动作的真正发出者,介词宾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表示行为的主动者
这种介词宾语在《水浒全传》中是最常见的。例如:
(26)戴宗又苦苦哀告道:“若是师父不肯去时,宋公明必被高廉捉了,山寨大义,从此休矣!”(601)
(27)高廉寻思:“我数年学得术法,不想今日被他破了,似此如之奈何?”(613)
(二)表示行为的凭借与工具
(28)当夜虽有月光,亦被阴云笼罩,不甚明朗。(374)
(29)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92)
例(28)、例(29)中,出现在介词宾语这一语法位置上的是无生命的“阴云”和“新草鞋”,它们本身并不能发出“笼罩”和“打破”的动作。它们是动作行为的凭借与工具。
(三)表示行为的主动者与行为的凭借、工具共现
(30)龚旺因和黄爱交战,赶过溪来,和人连马,陷倒在溪里,被南军乱枪戳死。(1207)
(31)耶律国珍正斗到热处,听的鸣锣,急要脱身,被董平两条枪绞住,哪里肯放。(916)
例(30)、例(31)“被”字介入的成分为“南军乱枪”和“董平两条枪”,其中“南军”、“董平”是行为的主动者,“乱枪”、“两条枪”则是动作行为的凭借与工具。
(四)表示行为的受动者
这种情况是相当特殊的。一般来说,“被”字介入的应是行为的发出者。当“被”字后的名词为生命体时(如“诸能被童威杀死。”(1113)),它的施事身份是毋庸置疑的;有时,“被”字后的名词为无生命体(如:“唐斌被沙迷眼目,举手无措。”(1021)),表示行为的凭借与工具。这时,它通过拟人的手法与受事联系,可视为“准施事”。然而,并不是所有出现在介词宾语位置上的无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拟人。例如:
(32)庄前李俊、张横、张顺,下水过来,被庄上乱箭射来,不能下手。(547)
(33)林冲等直杀至关下,被关上矢石打射下来,因此不能得入。(1014)
例(32)中出现在介词宾语位置上的“乱箭”与谓语动词“射”之间不是施动关系,而是受动关系。我们可以将该句置换为:“庄前李俊、张横、张顺,下水过来,被庄上射乱箭来,不能下手。”置换前后,句义不变。例(33)也可以按照同样的原理置换为:“林冲等直杀至关下,被关上打射矢石下来,因此不能得入。”“矢石”与“打射”之间的受动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但在某些情况下,介词宾语的使用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的制约,不能随意略去,必须出现。
(一)在“被……所……”式中。例如:
(34)季三思、倪慑都被乱军所杀,其余军士,四散乱窜逃生。(1112)
(35)林冲答道:“小可自火并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654)
(二)在“被……把(将)……”式中。例如:
(36)后因嫂嫂不仁,与西门庆通奸,药死了我先兄武大。被武松把两个都杀了,自首告到本县,转发东平府。(349)
(37)且说宋江次日探知乔道清被公孙胜等将兵马围困于百谷岭,即与吴学究计议攻城。(1033)
(三)动词不能直接置于“被”字之后,此时介词宾语必须出现。例如:
(38)小人怎敢故放了雷横,只是一时间不小心,被他走了。(579)
(39)那几个伴当躲在灶前,被李逵赶去,一斧一个,都杀了。(813)
(40)那汉却待挣扎,被王庆上前按住,照实落处只顾打。(1094)
例(38)中动词“走”是不及物的,它不能直接放在“被”字之后;例(39)的谓语“赶去”是“动趋”结构,也不能直接与“被”字相连;例(40)的谓语“上前按住”以趋向动词打头,亦不能省去介词宾语。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许仰民.论《水浒全传》的被动句[J].古汉语研究,1990, (1):74-77,90.
[3]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7.注释:
①[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On the Prepositional Objects of“Bei”Sentences inOutlaws of the Marsh
ZENGDan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iang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56)
H03
A
1671-9743(2011)03-0083-03
2011-02-18
曾 丹(1978-),女,湖南湘潭人,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讲师,博士,从事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