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 振 祝凤文
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最新进展
□文/汪 振 祝凤文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收敛性的论证丰富了当前学术界对收敛性问题的研究。但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收敛性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近期文献进行梳理,并给予述评。希望对当前有关研究和政府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经济增长;收敛;俱乐部收敛
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经济学家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落后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距仍越来越大。本文将依据经济增长收敛的最新进展,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进一步寻找缩小地区差异的突破口,为我国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经济增长收敛研究最早始于Ramsey(1928),其后,Abramovitz(1986)和 Baumol(1986)等进行了创导性的探索,把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推向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
(一)理论研究综述。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建立以来,围绕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争论就一直存在。关于收敛性的论述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论述,代表性的有:Ramsey(1928)、Solow(1956)、Swan(1956)、Cass(1965)等;二是新增长理论的论述,代表性的有Romer P.(1990)以及 Barro和 Sala-I-Martin(1995)等。
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论。地区经济差异的研究可追溯到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源于Frank Ramsey(1928)的“储蓄的数学理论”,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则反映在哈罗德(Harrod,1939)和多马(Domar,1947)的著作中,但对现代增长理论的影响不大。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地区经济差距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以技术进步论为中心的索洛-斯旺增长模型(1956),此模型突破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其后,Swan(1956)、Cass(1965)对新古典增长模型作了完善和扩展,并在Ramsey最优储蓄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Ramsey-Cass-Koopmans最优经济增长理论,从而完整地建立了经典的新古典增长收敛模型。此后二三十年理论界一直没有新的突破,直到Mankiw、Romer D.和Weil(1992)引入人力资本建立著名的MRW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才得到显著的发展。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论。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定的质疑,导致收敛性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保罗·罗默的“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和卢卡斯的“论经济发展机制”为标志的新增长理论,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既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又将其看成外生变量排斥于增长模型外的局限。
新增长理论主要存在两个分支:一是引入广义资本的模型。主要以Romer P.(1986)、Lucas(1988)为代表。Romer P.(1986)继承了 Arrow(1962)的基本假设,在1986年提出新增长理论模型。认为从纵向考察各国的经济增长,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存在上升趋势;从横向比较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日益扩大。而Lucas(1988)引入人力资本对 Uzawa(1965)的最优技术进步模型进行扩展,且假定规模报酬不变。Lucas(1988)认为经济不需要依赖外生力量,就能实现持续增长,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二是引入有目的的R&D活动模型。主要以Romer P.(1990)的知识溢出模型和Barro、Sala-IMartin(1995)的技术扩散模型为代表。Romer P.(1990)抛弃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技术外生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引入有目的的R&D活动构造了著名的知识溢出模型,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Barro和Sala-I-Martin(1995) 的技术扩散模型采用 Spence(1976)的生产函数并假定两个国家的贸易收支平衡,最终预言了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
(二)实证研究综述。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要结论是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间存在条件收敛,而新增长理论中的大多数都否认了收敛性的存在,从而导致二者关于经济增长收敛性问题的争论。
1、实证研究的开端。真正从实证角度开始探讨收敛性问题的是鲍默尔。在“生产增长,收敛和福利:长期数据显示了什么”一文中,根据7个工业化国家1870~1973年间的GDP数据,分析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情况,发现其相互之间的水平越来越接近。还采用Maddison的数据对16个工业化国家1870~1978年的人均数据加以回归分析,认为1870年以来,经济收敛现象在这些国家非常明显。同时,使用1950~1980年的人均产出数据,表明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间存在明显的收敛,但不发达国家没有收敛趋势。但Delong(1988)通过两个疑问来证实鲍默尔研究收敛结论可能存在问题:一是模型中实证样本的时间跨度太长;二是实证检验误差太大。基于以上两个原因,认为所得出收敛现象是不准确的。同时,Delong在鲍默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无偏样本,在加入7个新样本(阿根廷、智利、德国、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和减去日本后,收敛性几乎下降了一半。在纠正选择误差和估计误差后,Delong的计量分析认为不存在收敛现象。而Baumol承认自己样本选择的错误,但认为其结论没有错,随后进一步明确了俱乐部收敛概念,将72个国家按收入水平分组,仍得到了组内收敛的结论。
2、实证研究的发展。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收敛性研究的拓展,收敛性问题的实证研究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取得显著成果的有Barro和Mankiw的从绝对收敛过渡到条件收敛。Barro等(1991)在对绝对收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模型的改进,发展了相对收敛的形式。在否定假设各国具有相同的经济稳态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美国各州、西欧各地区和OECD各国的98个国家集合。结果显示:在所考察时期美国各州、西欧各地区、OECD各国分别呈现显著收敛态势,而且收敛速度均为每年2%。但没有证据表明收敛是样本数量为98的各国家集合的一种增长态势。Mankiw等(1992)认为,新古典增长理论蕴含的是有条件的收敛思想而非绝对收敛思想。在考虑对各国均衡状态产生决定性影响因素后,对三组不同国家样本集合的可能收敛态势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与Barro研究类似的结论:各国均衡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并非一致,各国均衡状态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数量较大,经济收敛只能是某种有意义上的条件态势而非绝对态势。
国内对收敛性问题的关注主要从建国后开始,但真正对收敛性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主要采用新古典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引入经济增长收敛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检验。
(一)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由于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两大冲击对建国以来趋于收敛有重要的影响,大致以1965年和1978年为分界点,可将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格局分为两阶段:中央计划时期(1952~1965)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1978)。
1、中央计划时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中央计划时期区域经济呈现弱收敛性,内地、沿海及东北的区域差距有所缩小。研究者对这一时期收敛的解释是,前两个五年计划在沿海和内地较为平衡布局,对内地的工业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但魏后凯、张胜等利用1952年以来各省份的人均GDP数据,对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绝对收敛经历了相当大的波动,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2、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文化大革命时期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发散,区域差距明显扩大,这一时期计划经济已达极致,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市场配置完全被阻断,代表官方资源配置的内地三线建设非但没有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差距,而且具有相反的效果。
(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的经济差距很明显,大多数学者通过引入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方法,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要存在δ-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
1、δ-收敛。魏后凯(1997)、贾成林(2004)等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δ-收敛性进行了研究,都认为1978~1990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δ-收敛,而1990年以后不存在δ-收敛。而申海(1999)通过对1978~1996年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区域存在较明显的δ-收敛,且人均GDP收敛快于人均收入收敛。鉴于以上对δ-收敛的研究都是一种“绝对”的δ-收敛,没有涉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林光平(2004)通过对δ-收敛定义进行扩展,引入“条件”收敛的概念。考虑空间相关性后,林光平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前,我国省区经济间的δ-收敛状况与原始状况相比基本上没太大区别,但是标准差的绝对数值有所下降,各地区间的趋异性在下降。
2、β-收敛。Chen、Fleisher(1996)的分析表明:1952~1978年间,我国省际人均产出呈发散状况,在投资率、FDI、沿海地区等的作用下,该时期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年均速度分别为0.9%和5.7%。魏后凯(1997)认为,我国省际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存在β-收敛趋势,但居民人均收入不存在收敛性。而申海(1999)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在1978~1996年存在β-收敛趋势,而人均收入比人均GDP收敛得快。蔡昉、都阳(2000)在考虑人力资本等影响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变量之后,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存在普遍的绝对收敛,但存在着条件收敛。王志刚(2004)在重新考察中国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异后,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条件收敛,但并不排除地区内部的条件收敛性。罗仁福等(2002)的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存在条件收敛趋势,收敛速度约为4.5%,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份已达到或接近稳定状态,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表现为一种在其均值附近波动的特征。
3、俱乐部收敛。在研究全国范围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时,学者对东、中、西部地区间俱乐部收敛现象进行了研究。蔡昉和都阳(2000)、张焕明(2004)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三大地区出现了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而刘夏明、魏英琪(2004)的分析认为,九十年代地区差距呈上升趋势,地区经济的总体差距主要来自沿海和内陆地区,在各地区内部不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但李国平、陈安平(2004)运用 Bernard、Durlarf(1995,1996)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省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检验,发现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收敛性,而中部地区各省的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收敛趋势。
(三)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主要有两个: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导致收敛)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技术普及和转移导致收敛)。刘强(2001)对新古典收敛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虽然地区间存在经济增长的收敛,但新古典收敛机制并没有起作用。夏万军在Dowrick和Rogers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同时分析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修正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81~2005年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既有新古典收敛机制的作用,又有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作用。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收敛机制在发挥作用。曹宇等(2006)通过对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技术扩散收敛机制的研究,认为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技术扩散机制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中没有自动发挥作用。邓翔(2003)提出,国家和地区经济收敛存在四种机制:资本收益递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经济一体化。但并没有深入探讨这四种机制在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马瑞永(2006)对已有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积累、劳动力流动以及技术扩散三个要素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结合已有的经验分析探讨了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主要有三种收敛机制,即资本收敛机制:资本收益递减—资本收敛—经济增长收敛;技术收敛机制:技术扩散—技术收敛—经济增长收敛;劳动生产率收敛机制:要素流动—劳动生产率收敛—经济增长收敛。
以上学者的论述丰富和加深了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认识,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但就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已有的文献关于经济增长差距及收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收敛省区间及东中西等层面,以都市圈为研究领域来研究城市增长收敛性的文献基本上是空白,所以都市圈内的城市经济增长差异有待深入研究。
(二)目前大多数收敛性的研究都是讨论区域经济的收敛性,而对经济增长收敛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在此方面,没有形成一个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完整的逻辑框架,许多的结论仅仅是基于统计意义上的单纯经验分析,对收敛假设和经济增长理论本身并没有多少贡献。
(三)在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研究中,区域分析单元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区域单元划分的越细,区域间的不均衡就越接近实际,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区域或省区为区域分析单元,而以单个城市为分析单元的还很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细化。
[1]Ramsey 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J].Economics of Journal,1928.38.
[2]Barro R.Sala-I-Martin X.Convergence[J].Journal of Politi2 cal Economy,1992.100.
[3]Lucas 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
[4]Baumol W J.Productivity Growth,Convergence,and Welfare:What the Long-Run Data Show[J].American Economic Re2 view,1986.76.
[5]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6]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1.
[7]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8]张焕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及其路径分析[J].财经研究,2005.6.
F0
A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