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路径

2011-08-15 00:44岳德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信息化

岳德良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淮南 232038)

教育信息化: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路径

岳德良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淮南 232038)

包括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在内,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话题一直是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从教育发展的实际看,教育信息化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时,正在催生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和观念,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推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关键是要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讲授性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教育信息化;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根本路径

包括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在内,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话题一直是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但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来看,研究和讨论的多,改革的少,而且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似乎总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抓手。就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而言,经过近100年的教学、研究积淀,已然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体系,并且作为一种划一的课堂模式,在大学课堂上不厌其烦地重复来、重复去。笔者认为,要变革这种情况,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来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重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IT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不仅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1]。由于信息自身的特性,以Internet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连接起来,尤其是随着家庭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远程教育的逐步实施,IT不断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打破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从根本上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但也为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这就是国内学者所说的教育信息化现象。

教育信息化已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人机交互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2]时代,它要求传统意义上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必须主动应对,熟悉基于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教学环境,熟练进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操作,向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指导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把它们变成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可见,在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育的重心已转移到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上,教学的中心也从“教”转变成了“学”,学生由“被动接受者”一跃而成为了“主动建构者”。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不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局部调整,也不是对现有班级授课制的补充,而是要求教育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从划一性教育走向个别化教育,从反主体教育走向主体教育,从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教育走向掌握获取知识和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3]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信息化已经并将继续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根本的路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它所引发的整个教育变革。就古代文学教学而言,教师一方面要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中语言和板书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4],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意义。这一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已经并将进一步向古代文学老师提出新的要求。

1、教育理念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转变教育理念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不再是独霸课堂的讲授者,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和专题培训成为信息工具的使用者、学生掌握信息资源的指导者;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是正襟危坐的被灌输者,他们可以广泛自主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古代文学老师遇到的挑战最大。他们已“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而是知识方法的指导者;不是单调的结论的宣布者,而是制造问题引发怀疑的启示者;不是雄辩于讲台的演说者,而是退隐于幕后的设计者;不是占据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权威话语’施之于学生的征服者,而是放弃‘话语霸权’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5]他们必须学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教科书等各种资源自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应课程,并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督导、咨询和帮助。

2、教学手段的优化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其最为直接的表现是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掌握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并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相对于幻灯、电影、录音、广播、投影等教育技术而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中一次质的飞跃,特别是通过有效地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是无可置疑的。

在这种教育技术条件下,古代文学老师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大,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超强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也使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借助于网络媒介,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空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辅导和交流,而且不分课内、课外。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课件视频挂在网上供学生在线学习或下载,也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仿真世界”中感受“海底探险”、“太空行走”的神奇……这些教学手段的采用有助于古代文学教学从“被动填鸭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学目标的调整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与考试大纲相一致,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把知识原封不动地转移给学生,学生只是在生硬地接受,基本上没有积极思维的可能,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的人才,只有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因为在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中,不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掌握生产劳动的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学目标向能力培养方向的调整。

在这种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古代文学老师需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因为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其中既有知识领域用以描述学习内容的部分,又有应用领域用来描述能力的部分,特别是关于能力取向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目标引导作用。根据这种新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也会相应调整自身的状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自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样创造活动始终伴随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学生也会不断地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4、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须教授的知识系统,是进行具体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信息化教学模式中,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来安排教学课程、选择教学内容,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有一个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任务,即要通过优化课程配置,调整课程门类,引入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内容,加快构建信息化时代的新课程体系。当然,整合课程内容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删减,而是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对“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6]。对课程内容整合是对教育整合的表现,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当代教学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这种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古代文学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应对,首先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古代文学课程的整合,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尤其是借助于多媒体网络,师生之间可以充分共享网上信息资源,可以随时呈现以声音、图像、录像、动漫和过程模拟等方式承载的教学内容,这无疑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品质,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其次是学科内外的整合,怎样把古代文学和其他各相关课程统整起来,怎样把文学史的讲授和文学作品的赏析结合起来,并在难度、范围、进度等问题的处理上做到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并在实践中予以丰富、完善。其实,对课程内容的整合自始至终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

实际上,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古代文学老师不仅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这些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方面入手,进行一种“凤凰涅槃”式的变革,还要提高对教学媒介、方法、评价、策略、环境等的发展变化的认识,进而牢牢掌握这场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教育变革的主动权。

应该说,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史上最为深刻的一场变革,这场旨在教育领域全面运用IT的重大变革的对象不只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将催生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和观念,同时也必将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这场变革的受益者,古代文学老师既要结合古代文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凸显讲授性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又要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掌握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关键是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改革落后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J].语言文字应用,1999,(4):17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

[3]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9):9

[4]周红.论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素质的培养[J].师资培训研究,1999,(2):29

[5]邵俊峰,孙福孟.设计与参与:文科建设中的教师角色[J].大连大学学报,2000,(3):76

[6]徐玉珍.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02,(4):26

G642

A

1009-9530(2011)06-0118-02

2011-05-21

岳德良(1970-),男,安徽泗县人,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讲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信息化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