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问题与对策

2011-08-15 00:50杨爱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6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价格农产品

□文/杨爱君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经济条件的变化、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等,都可以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调控不仅仅是实现国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要同时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内部与外部两个均衡,不断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是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探索二者的平衡点。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因此,必须要重视政府的规范和管理。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和调整与全球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背景和大环境紧密联系。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应顺应金融全球化趋势,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明确结构协调和总量平衡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目标。

二、目前经济形势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开始出现较快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创新高。在中国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的关键时期,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出现“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一系列新词汇,物价上涨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同时,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频现。为此,中央果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相关部门也紧急行动,坚决抑制对农产品等的过度投机行为。调控效果有所显现,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明显。但2010年11月份CPI涨幅继续冲高,显示出物价调控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过各种价格传导机制已经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带动整体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平稳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但居民消费价格也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同比上涨5%,其中3月份CPI涨幅达5.4%。

(二)原因分析

1、农产品成本和需求增加。农产品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成本和需求增加,主要是气候、石油价格、生物能源使用等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等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农产品生产环境愈加恶劣,农产品产量下降;其次,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石油等重要燃料变得越来越紧缺,油价上涨促使生物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生物燃料需求增多,导致小麦、大豆、棕榈油等农产品价格高涨;最后,油价上涨导致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相关运输费用提高,从而抬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售价。同时,由于对农业投入不足,土地退化、耕地面积不断趋于减少的现象日益严重,都给农产品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增产困难,农产品的供给相对不足。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升级,大家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带动了人均粮食和农产品的消费增多。研究表明,生产1公斤牛肉大约需要8公斤谷物饲料,即1∶8,猪肉约 1∶3,鸡肉约 1∶2。

2、市场流动性过剩。各种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市场流动性过剩。从国际上看,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导致发展中国家通胀的根源。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的问题仍在发展,美联储今年决定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加剧了国内市场流通性过剩问题。全球流动性泛滥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面临着更大的资本流入压力。近年来,我国经济系统中货币量快速增长,2010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71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最高。货币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力量。庞大的游资不断追逐有限的资源,导致游资流向哪里,那里的资产价格就会出现上涨。流动性过剩推升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1~3月份中国进口的原油、大豆、煤炭、铁矿石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4.5%、25.6%、21%和62.6%。目前,通胀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今后我国面临的流动性压力短期难以有效缓解。

3、其他因素。我国由于对铁矿石、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高度依赖,面临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进口的途径传导至国内,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加剧国内通胀预期。外部输入性通胀的传导,使国内资源品价格向国际水平看齐。由于工业化、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求拉动,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借贷利率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使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资金使用价格等经济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也是推动当前CPI上涨的长期因素。

农产品物价上涨,既有饮食结构改变、自然灾害加剧、耕地减少、投机加剧等因素,也有农产品成本和需求上升等必然趋势;既有国际农产品、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外部影响,也有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给物价上涨造成的压力。尽管当前物价上涨尚在可控范围,并未出现严重通胀,但从长期看,通胀压力仍将持续存在并不断扩展,对于通胀预期的管理不能松懈。到目前为止,价格波动还限制在食品领域,但通过各种价格传导机制,通货膨胀还可能扩散到其他领域。

三、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一)宏观调控重点是管理通胀预期。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所以,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要注意控制通胀,调整结构,促进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宏观调控既需要广泛多样的政策储备,又需要对经济态势的科学判断与审慎抉择。针对目前复杂的经济态势,要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政策着眼点是控制通胀,实施强力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二)增加供给和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由于农民种植农产品的比较收益不及能够从事的其他行业收益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一直在下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实行有关刺激农民种粮的多项补贴措施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下滑的趋势有了一些遏制,但总体趋势仍无法改变。我国应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保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所需的耕地资源;不断加大国家财政对基本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通过有效宏观调控和引导措施,确保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为稳定物价打下扎实基础。要加强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负责制,完善市场调控预案,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实施有针对性的举措,从多个方面维护价格水平基本稳定。

(三)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要注意控制通胀,调整结构,促进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多管并举,构筑疏导货币的政策体系,稳步控制货币规模。货币政策的调整,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流动性管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加强流动性管理要考虑长期通胀预期,改变负利率状况,支持实业发展,打击投机行为,形成经济良性发展循环,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未来通胀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在货币政策的发挥作用方向和力度都将进行调整,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需要适度调整和转变,直接或间接引导货币流向,这是出于防通胀的需要,也是出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货币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控制通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四)其他。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情况下,应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造成的冲击。物价的高低是与收入增长相对应的,物价上涨时期保持收入增长快于物价增长,特别是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得到不断的改善。宏观调控如同对弈,不能看一步走一步,应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宏观调控既要控制物价持续上涨逐渐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势头,又要调整结构,促进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归根结底,还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寻找新的、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完善形成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金融资源和重要商品资料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经济转轨。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应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明确结构协调和总量平衡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目标,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内部与外部两个均衡,不断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社会转型宏观调控,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切实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化解潜在风险,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只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卢锋.新时期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特点[J].上海经济,2010.6.12.

[2]于忠珍.宏观调控,鱼和熊掌兼得——谈金融危机形势下宏观调控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范剑平.2010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武汉商务,2010.1.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价格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价格
价格
价格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价格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