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1-08-15 00:55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教育课心理学辅导员

李 晨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备受广大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瞩目的研究议题。近年来,大学校园中的自杀自残事件频发,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天津市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2003年,北京市高校所做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调查,其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6.5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有增多趋势。另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近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各项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2006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则明确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为未来的工作任务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实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学校、教师和广大心理学工作者一起努力寻找更新更好的出路。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1.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教育混为一谈

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教育来进行。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学生的心理层面,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则偏重的是学生的思想层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混为一谈,就会认为学生的所有问题都来源于他们的思想层面,是建立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忽视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学生本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当采用恰当的心理学方法解决。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不能混为一谈,当然二者并非互相对立。

1.2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设置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1.2.1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教学形式单调简单

目前,大部分高校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许多心理健康课讲授的是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或理论,内容枯燥乏味。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却普遍存在片面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在高校开设心理学,给学生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组织几次心理学讲座,就是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不然。这样的课堂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采用的是教师讲授的教学形式,而这样单调的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验式教育,在讨论、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场景、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感受,有利于帮助学生成长,更好的自我认识和理解他人。

1.2.2 大班教学 教师难以做到深入细致

由于高校学生众多,每个学院所配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人数有限,所以必然要实行大班教学。由于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感受,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就无法达到深入的层面。团体心理辅导的参加人数一般为8~12人,但目前高校中每个班级的人数远远超过这一范围,因此团体辅导的效果难以达到。

1.3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与高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和主力军。但是目前高校中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有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占9.6%,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科专业的占3.8%,具有其他文科类学科专业的占53.7%,具有理工类、农林医类、地矿和石油化工类学科专业的占32.9%。可见高校辅导员队伍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知识结构与专业化标准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这种差距也使得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因此,只有辅导员自身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2.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课程设置多样化

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堂教学这一种形式,也不必一定在教室中进行,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或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谈心式的授课方式;也可以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要求组织一些活动,使课堂更加丰富化。另外教学内容也应当更加多样化,可以根据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学习策略、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婚姻等等,有针对性的展开师生共同讨论。

2.2 加快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建设

在高校建立完善的咨询体制,设置心理咨询室,有专人负责咨询的接待、预约等工作。咨询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使用恰当的心理测评工具,来了解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个体咨询服务。定期招募一部分有针对性的团体,例如自我认识的团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等等,就这一主题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同学们在体验中健康成长。

2.3 引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知识素养的提高

引进专业化的心理学教师,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教师的长短期培训,增强其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要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知识素养的提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定期举办研讨会,互相交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以案例分析会等形式,不断扩大不同区域间、不同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互进中,充分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点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2.4 在实践中不断寻找合适的方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和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注重积累,不断摸索适合在高校中运用的方法。例如“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就是一种适合在高校学生中运用的方法。首先,高校学生众多,通常一个学院只能配备几个辅导员,每位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也比较重,因而不能为某一位学生耗时过长。另外,高校学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信息的能力强,善于认识和分析事物,具有良好的自我反省能力。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正可以迎合以上两点。省时省力,强调问题的解决,具有高成本效益,所以非常适合高校辅导员及第一线学生工作者。“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尊重为基础的咨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生观;以自助为目的,促使个体行为自觉调整;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帮助学生在更佳的心理状态下发展。

2.5 为每一个学生设置心理档案并跟踪调查

心理档案是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材料。在大学生入学之时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将普查的结果存档,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既可以全面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可以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辅导。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及时监测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以后的整个人生,应当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当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来自于学校教育,也来自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应当站在指引者和监督者的角度,不断努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王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出路[J].社科纵横,2010,(06):222-223.

[2]朱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及其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19-120.

[3]王玉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困境和出路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2006,(02):83-84.

[4]王胜迎,巩建华.焦点解决短期咨询: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工作新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57-258.

[5]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01):14-20.

[6]胡俊婕,王晶晶.高校辅导员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人性化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6):163-164.

[7]张东伟.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111-112.

[8]林松访.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福州师专学报,2001,(06):61-63.

猜你喜欢
教育课心理学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一堂书法教育课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